土地估價實務基礎考試大綱有關內容第29講講義

字號:

土地估價實務基礎精講班第29講講義
    基準地價系數修正法概述
    基準地價系數修正法
    (考綱要求)
    掌握:基準地價系數修正法的概念、原理、公式、步驟。
    熟悉:基準地價系數修正法的適用范圍。
    了解:農用地基準地價系數修正法的類型與基本步驟。
    (復習難點)
    1.基準地價系數修正法的概念和理論的理解;
    2,基準地價系數修正法涉及的相關公式和計算;
    3.城鎮(zhèn)基準地價系數修正法的基本步驟。
    (內容詳解)
    基準地價系數修正法概述
    1、基準地價系數修正法概念
    基準地價系數修正法,是我國土地估價的方法之一。它是利用基準地價和基準地價修正系數表等評估成果,按照替代原則,就待估宗地的區(qū)域條件和個別條件等與其所處區(qū)域的平均條件相比較,并對照修正系數表選取相應的修正系數對基準地價進行修正,進而求取待估宗地在估價期日價格的方法。
    2.基準地價系數修正法的基本原理
    基準地價系數修正法的基本原理是替代原理,即在正常的市場條件下,具有相似土地條件和使用價值的土地,在交易雙方具有同等市場信息的基礎上,應當具有相似的價格,基準地價,是某一級別或均質地域內分用途的土地使用權平均價格,該級別或均質區(qū)域內該類用地的其他宗地價格在基準地價上下波動。
    基準地價系數修正法的公式
    基準地價系數修正法的公式
     1.公式的內涵
     基準地價系數修正法的公式是依據基準地價成果,通過區(qū)域因素、個別因素、開發(fā)程度、期日、使用年期、容積率等修正得到待估宗地的價格。
     2。公式的表達式
     基準地價系數修正法的公式為:
     Pi=[P×(1±K)×T×Kij±F] ×y
     3.公式中各變量的含義如下:
     Pi——待估宗地地價;
     P——待估宗地對應的基準地價;
     K——各影響因素修正系數之和,包括區(qū)域因素和個別因素;
     T——期日修正系數;
     Kij——容積率修正系數;
     F——開發(fā)程度修正系數;
     y——待估宗地使用年期修正系數。
     4.不同基準地價表達方式的修正公式及其適用條件
     由于在基準地價建立時各地方因地制宜,所得到的基準地價成果在表達形式上 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如區(qū)域因素及個別因素的修正系數有些地方是用修正量表達 (也就是做修正時是加上或減去一定的修正量),而有些地方是用修正比率表達(也就是做修正時是乘以一定的比率);另外開發(fā)程度修正系數一般是按土地面積計算,而有些地方,尤其是廣東的部分城市基準地價的內涵是樓面地價,在作開發(fā)程度修正時需要注意兩者計算的差異。因此在實際評估工作中需要根據當地的基準地價內涵及修正體系,對上述公式作相應的調整以準確評估宗地。
    采用城鎮(zhèn)基準地價系數修正法估價的步驟
    采用城鎮(zhèn)基準地價系數修正法估價的步驟
     基準地價系數修正法估價的步驟:
     1、收集、整理當地基準地價成果
     在估價前必須收集當地有關基準地價資料,主要包括:土地級別圖、土地級別表、基準地價圖、基準地價表、基準地價因素修正系數表和相應的因素條件說明表等,并根據估價的需要加以整理,作為宗地估價的基礎。
     2.宗地級別及基準地價的確定
     根據待估宗地的位置、用途,對照前面所收集的土地級別圖表、基準地價圖表等,確定待估宗地所處的土地級別、該級別土地平均開發(fā)程度和基準地價內涵。
     3.宗地影響因素調查分析與修正系數確定
     根據已經確定的宗地級別和基準地價內涵,對待估宗地進行一般因素和區(qū)域因 素等相關因素分析,以確定地價修正的基準和需要調查的影響因素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