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級經(jīng)濟師財政稅收-財政支出理論 1

字號:

一、按財政支出的經(jīng)濟性質分類---分為購買性支出和轉移性支出
    1、購買性支出直接表現(xiàn)為政府購買商品或勞務的活動,包括購買進行日常政務活動所需的商品和勞務的支出,也包括用于進行國家投資所需的商品和勞務的支出,如政府各部門的行政管理費支出、各項事業(yè)的經(jīng)費支出、政府各部門的投資撥款等。這些支出項目的目的和用途雖然有所不同,但卻有一個共同點,即財政一手付出了資金,另一手相應地獲得了商品和勞務,履行了國家的各項職能。
    2、轉移性支出直接表現(xiàn)為資金的無償?shù)?、單方面的轉移,主要包括政府部門用于補貼、債務利息、失業(yè)救濟金、養(yǎng)老保險等方面的支出,這些支出的目的和用途各異,但卻有一個共同點:政府財政付出了資金,都無任何商品和勞務所得。這類支出并不反映政府部門占用社會經(jīng)濟資源的要求,相反,轉移只是在社會成員之間的資源再分配,政府部門只充當中介人的作用。
    二、按財政支出在社會再生產中的作用分類
    按財政支出在社會再生產中的作用分類,可以分為補償性支出、積累性支出、消費性支出。
    1、補償性支出是用于補償生產過程中消耗掉的生產資料方面的支出。該項支出在經(jīng)濟體制改革之前,曾是我國財政支出的重要內容,但目前,屬于補償性支出的項目,只剩下企業(yè)挖潛改造支出一項。
    2、消費性支出是財政用于社會共同消費方面的支出。屬于消費性支出的項目,主要包括文教科學衛(wèi)生事業(yè)費、撫恤和社會救濟費、行政管理費、國防費等項支出。
    3、積累性支出是財政直接增加社會物質財富及國家物資儲備的支出,包括基本建設支出、流動資金支出、國家物資儲備支出、生產性支農支出等項。
    三、按財政支出的目的分類
    按照財政支出的目的性來分類,財政支出可以分為預防性支出和創(chuàng)造性支出。
    1.預防性支出是指用于維持社會秩序和保衛(wèi)國家安全,不使其受到國內外敵對力量的破壞和侵犯,以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與生活穩(wěn)定的支出。這類支出主要包括國防、司法、公安與政府行政部門的支出。
    2.創(chuàng)造性支出是指用于改善人民生活,使社會秩序更為良好,經(jīng)濟更為發(fā)展的支出。這類支出主要包括經(jīng)濟、文教、衛(wèi)生和社會福利等項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