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二級建筑師:風象

字號:

2.風象
    由風向、風速、風級組成。
    (一)風向
    風向表示風吹來方向。其中又包含以下幾個內(nèi)容:
    (1)風向頻率:某月、季、年、數(shù)年某一方向來風次數(shù)占同期觀測風向發(fā)生總次數(shù)的百分比,即稱該方位的風向頻率。
    (2)風向玫瑰圖:將各方位風向頻率按比例繪制在方向坐標圖上,形成封閉折線圖形,即為風向(頻率)玫瑰圖。以風向分8、16、32個方位。又有夏、冬和全年不同風頻圖形表示。玫瑰圖上所表示的風的吹向,是自外吹向中心。中心圈內(nèi)的數(shù)值為全年的靜風頻率,玫瑰圖中每圓圈的間隔為頻率5%。圖中夏季系指6、7、8三個月風速平均值,冬季系指12、1、2三個月風速平均值,全年系歷年年風速平均值。
    (二)風速
    以米/秒為單位,各方位平均風速繪制方向坐標圖上,形成封閉折線平均風速圖。
    (三)風級
    根據(jù)風速確定相應(yīng)的級別
    風 級 風 名 相當風速(m/s) 地面上物體的象征
    0 無 風 0~O.2 炊煙直上,樹葉不動
    l 軟 風 O.3—1.5 風信不動,煙能表示風向
    2 輕 風 1.6~3.3 臉感覺有微風,樹葉微響,風信開始轉(zhuǎn)動
    3 微 風 3.4~5.4 樹葉及微枝播動不息,旌旗飄展
    4 和 風 5.5—7.9 地面塵土及紙片飛揚,樹的小柱搖動
    5 清 風 8.O~lO.7 小樹枝搖動,水面起波
    6 強 風 10.8~13.8 大樹枝搖動,電線呼呼作響,舉傘困難
    7 疾 風 13.9~17.1 大樹動搖,迎風步行感到阻力
    8 大 風 17.2~20.7 可折斷樹枝,迎風步行感到阻力很大
    9 烈 風 20.8—24.4 屋瓦吹落,稍有破壞
    10 狂 風 24.5~28.4株木連根拔起或摧毀建筑物,陸上少見
    1l 暴 風 28.5~32.6 有嚴重破壞力,陸上很少見
    12 颶 風32.6以上 摧毀力極大,陸上極少見
    (四)污染系數(shù)
    污染源的下風向受害程度。即用較大風向頻率與該平均風速之比稱該風向的污染系數(shù):
    污染系數(shù)=風向頻率/平均風速
    為避免污染源對其他設(shè)施的危害,應(yīng)將污染源布置于主導(dǎo)風向的下風向。
    (五)局地風
    地形、地物錯綜復(fù)雜引起的風向、風速改變,形成局地風,如水陸風、山谷風、順坡
    風、越山風、林源風、街巷風等,往往對一個局部地區(qū)的風向、風速起主要作用。因此局部風效應(yīng)與地區(qū)風向玫瑰圖可能不會完全一樣。
    例:風象由(ABE)組成。
    A.風向
    B.風速
    C.風力
    D.風頻
    E.風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