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河流水質采樣斷面與取樣點設置的原則
5.1一般情況下應布設對照、控制、消減三種類型的斷面。河流取樣斷面的布設遵循以下原則:⑴在調查范圍的兩端應布設取樣斷面;⑵調查范圍內重點保護對象附近水域應布設取樣斷面。⑶水文特征突然變化處(如支流匯入處)、水質急劇變化處(如污水排入處)、重點水工構筑物(如取水口、橋梁涵洞處)附近。⑷水文站附近等應布設采樣斷面,并適當考慮水質預測關心點。⑸在擬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處應設置一個取樣斷面。
5.2取樣斷面上取樣垂線的布設:每個斷面處按照河寬布設水質取樣垂線。當河流面形狀為矩形或相近于矩形時,可按下列原則布設:小河-在取樣斷面的主流線上設一條取樣垂線。大、中河-河寬小于50m者,共設兩條取樣垂線,在取樣斷面上各距岸邊1/3水面寬處各設一條取樣垂線;河寬大于50m者,共設三條取樣垂線,在主流線上及據(jù)兩岸不少于0.5m,并有明顯水流的地方各設一條取樣垂線。特大河-由于河流過寬,應適當增加取樣垂線數(shù),且主流線兩側的垂線數(shù)目不必相等,擬設置排污口一側可以多一些。
如斷面形狀十分不規(guī)則時,應結合主流線位置,適當調整取樣垂線的位置和數(shù)目。
5.3垂線上水質取樣點設置的原則:每根垂線上按照水深布設水質取樣點。在一條垂線上,水深大于5m時,在水面下0.5m水深處及在距河底0.5m處,各取樣一個;水深為1~5時,只在水面下0.5m處取一個樣;在水深不足1m時,取樣點距水面不應小于0.3m,距河底不應小于0.3m。三級評價的小河,不論河水深淺,只在一條垂線上一個點取一個樣,一般情況下取樣點應在水面下0.5m處,距河底不應小于0.3m。
5.4水樣的對待:一級評價,每個取樣點的水樣均應分析,不取混合樣。二、三級評價,需要預測混合過程段水質的場合,每次應將該段內各取樣斷面中每條垂線上的水樣混合成一個水樣。其它情況每個取樣斷面每次只取一個混合水樣。
5.1一般情況下應布設對照、控制、消減三種類型的斷面。河流取樣斷面的布設遵循以下原則:⑴在調查范圍的兩端應布設取樣斷面;⑵調查范圍內重點保護對象附近水域應布設取樣斷面。⑶水文特征突然變化處(如支流匯入處)、水質急劇變化處(如污水排入處)、重點水工構筑物(如取水口、橋梁涵洞處)附近。⑷水文站附近等應布設采樣斷面,并適當考慮水質預測關心點。⑸在擬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處應設置一個取樣斷面。
5.2取樣斷面上取樣垂線的布設:每個斷面處按照河寬布設水質取樣垂線。當河流面形狀為矩形或相近于矩形時,可按下列原則布設:小河-在取樣斷面的主流線上設一條取樣垂線。大、中河-河寬小于50m者,共設兩條取樣垂線,在取樣斷面上各距岸邊1/3水面寬處各設一條取樣垂線;河寬大于50m者,共設三條取樣垂線,在主流線上及據(jù)兩岸不少于0.5m,并有明顯水流的地方各設一條取樣垂線。特大河-由于河流過寬,應適當增加取樣垂線數(shù),且主流線兩側的垂線數(shù)目不必相等,擬設置排污口一側可以多一些。
如斷面形狀十分不規(guī)則時,應結合主流線位置,適當調整取樣垂線的位置和數(shù)目。
5.3垂線上水質取樣點設置的原則:每根垂線上按照水深布設水質取樣點。在一條垂線上,水深大于5m時,在水面下0.5m水深處及在距河底0.5m處,各取樣一個;水深為1~5時,只在水面下0.5m處取一個樣;在水深不足1m時,取樣點距水面不應小于0.3m,距河底不應小于0.3m。三級評價的小河,不論河水深淺,只在一條垂線上一個點取一個樣,一般情況下取樣點應在水面下0.5m處,距河底不應小于0.3m。
5.4水樣的對待:一級評價,每個取樣點的水樣均應分析,不取混合樣。二、三級評價,需要預測混合過程段水質的場合,每次應將該段內各取樣斷面中每條垂線上的水樣混合成一個水樣。其它情況每個取樣斷面每次只取一個混合水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