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釋義:第六十六條

字號:

第六十六條 根據培養(yǎng)鍛煉公務員的需要,可以選派公務員到下級機關或者上級機關、其他地區(qū)機關以及國有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掛職鍛煉。
    公務員在掛職鍛煉期間,不改變與原機關的人事關系。
    【釋義】本條是對掛職鍛煉的規(guī)定。
    一、掛職鍛煉的目的
    掛職鍛煉是培養(yǎng)公務員、促進公務員成長的有效途徑,也是一種比較特殊的交流形式。公務員掛職鍛煉的目的主要是基于工作的需要以及培養(yǎng)鍛煉公務員的需要。隨著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不斷發(fā)展,機關的管理工作也日趨復雜、多變,公務員不僅要具備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專業(yè)知識結構,而且還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靈活的應變能力。如果公務員的工作經歷比較簡單,或者從大中專學校畢業(yè)而直接進人機關從事管理工作,或者長期在高層次機關任職,其往往會由于缺乏各種工作經驗以及處理復雜工作的應變能力,難以較好地完成本職工作。因此,應有計劃地選派在職公務員到基層單位或者上級機關去鍛煉一段時期,以豐富經驗,增長才干,為培養(yǎng)中、青年公務員打好基礎。
    二、掛職鍛煉的范圍
    根據本法的規(guī)定,公務員的掛職鍛煉是一種內外混合型的交流方式,既可在上下級機關之間進行,也可以在不同地區(qū)的機關之間交流,還可以在機關與國有企事業(yè)單位之間進行。本法對掛職鍛煉范圍的規(guī)定與《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的規(guī)定不同。條例規(guī)定的掛職鍛煉的范圍,限于上級機關選派公務員到基層機關或者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擔任一定職務。實踐中,近年來一些下級機關的工作人員到上級機關或者中央機關掛職鍛煉,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本法將這一有益的做法在法律中予以體現,規(guī)定較高級別的機關可以選派公務員到基層機關去掛職鍛煉,基層機關也可以選派公務員到較高級別的機關去掛職鍛煉。
    掛職鍛煉的對象是從在職公務員中選派的,并不是每一名公務員都要輪流去掛職鍛煉,一般來說,選派掛職鍛煉的對象主要是缺乏基層工作經歷的公務員以及有培養(yǎng)前途的中、青年公務員。
    三、掛職鍛煉與其他交流方式的區(qū)別
    1.掛職鍛煉與調任和轉任不同,它不是通過交流而形成長期固定的職務關系,而只是臨時更換工作崗位,一般期限為一至二年,期滿后,仍回原機關工作。
    2.掛職鍛煉作為一種特殊的交流方式,并不引起公務員法律身份的產生或消滅,也不引起職務關系的變化。因為,在掛職鍛煉這種交流形式中,鍛煉人員并未改變他與原機關的人事關系,因此,無需辦理調動手續(xù),其檔案和編制仍在原機關,只是在業(yè)務工作上受接收單位的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