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病史 患者自1969年始,每遇天氣轉冷,即有咳嗽咯痰,清晨咳嗽較劇,痰量少,白色粘稠。無氣急、氣喘、咯血及盜汗。每次持續(xù)約7~10天,經(jīng)服四環(huán)素、枸櫞酸維靜寧(咳必清)等藥即可好轉。每年發(fā)作2~3次,多在秋末冬初時。工作、生活不受影響。1981年以來,咳嗽、咯痰加重,早晚尤劇,有時伴氣急。每日痰量約10~20ml,為白色泡沫樣。紅青霉素等藥物治療可緩解。每次持續(xù)約3個月以上,天氣轉暖時上述癥狀緩解。上樓、干重活有心悸、氣急感,但日常生活尚可自理。曾多次到地段醫(yī)院就診,診斷為慢性氣管炎、肺氣腫。常服用止咳、化痰、平喘藥。1989年冬始,咳嗽、咯痰終年不停,無明顯季節(jié)性。時有發(fā)熱(多在38℃左右)。痰量每日50~60ml,仍為白色泡沫樣。發(fā)熱時,痰呈黃色膿性,痰量可增至100ml左右,伴有氣急、心悸、胸悶、雙下肢浮腫。動則氣急、心悸加重。去年在本市東海醫(yī)院住院三次,診斷均為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經(jīng)青霉素、鏈霉素、氨茶堿、氫氯噻嗪、氨苯蝶啶等藥物治療,心悸、氣急好轉,浮腫消退。出院后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有時靜臥亦覺氣急。
今年11月23日受涼后,上述癥狀又發(fā)作。痰為黃色膿性,不易咯出,心悸、氣急、雙下肢明顯浮腫、尿量減少,口唇、指端發(fā)紺,進食少許即覺上腹部飽脹不適,伴惡心,無嘔吐。經(jīng)慶大霉素、氨茶堿、消咳喘、氫氯噻嗪治療未見好轉。今日下午來我院就診,血像:白細胞11×109/L(11000/μl),中性80%,胸部透視提示慢性支氣管炎、兩下肺感染、肺氣腫,今日下午收容入院。
過去史 平素身體較差。幼年曾患“麻疹”、“水痘”、“流腮”,10歲患“流腦”,1965年患“流感”。近10年未作預防接種。
五官器:無畏光、迎風流淚及經(jīng)常流膿涕史,無嗅覺及聽力障礙史。牙因齲病拔除。
呼吸系:過去無咳嗽、咯痰、咯血、呼吸困難史。
循環(huán)系:過去無心悸、氣急、發(fā)紺、浮腫、心前區(qū)疼痛史。
消化系:無慢性腹痛、腹瀉、嘔血、黑便史。1978年經(jīng)X線鋇餐攝片檢查,診斷“胃下垂”。目前仍有胃納欠佳,食后上腹部飽脹感。
今年11月23日受涼后,上述癥狀又發(fā)作。痰為黃色膿性,不易咯出,心悸、氣急、雙下肢明顯浮腫、尿量減少,口唇、指端發(fā)紺,進食少許即覺上腹部飽脹不適,伴惡心,無嘔吐。經(jīng)慶大霉素、氨茶堿、消咳喘、氫氯噻嗪治療未見好轉。今日下午來我院就診,血像:白細胞11×109/L(11000/μl),中性80%,胸部透視提示慢性支氣管炎、兩下肺感染、肺氣腫,今日下午收容入院。
過去史 平素身體較差。幼年曾患“麻疹”、“水痘”、“流腮”,10歲患“流腦”,1965年患“流感”。近10年未作預防接種。
五官器:無畏光、迎風流淚及經(jīng)常流膿涕史,無嗅覺及聽力障礙史。牙因齲病拔除。
呼吸系:過去無咳嗽、咯痰、咯血、呼吸困難史。
循環(huán)系:過去無心悸、氣急、發(fā)紺、浮腫、心前區(qū)疼痛史。
消化系:無慢性腹痛、腹瀉、嘔血、黑便史。1978年經(jīng)X線鋇餐攝片檢查,診斷“胃下垂”。目前仍有胃納欠佳,食后上腹部飽脹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