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zhàn)2009年司法考試法條串講刑訴講義一

字號:

第一章 刑事訴訟法概述
    一、刑事訴訟法的概念與淵源
    1、 狹義的刑事訴訟法
    2、 廣義的刑事訴訟法
    3、 淵源(憲法;刑事訴訟法典;其它有關法律;有關解釋;有關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地方性立法;有關國際條約)
    4、 刑事訴訟法與刑法的關系(工具價值;獨立價值)
    二、刑事訴訟法的制定目的與任務(第1、2條)
    三、刑事訴訟的基本理念
    1、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
    1)保障人權:
    A、保障社會大眾的人權;
    B、保障其他訴訟人和參與人的權利;
     C、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權。
    2)懲罰犯罪與人權保障的關系:二者并重
    2、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過程公正與結果公正)
    程序價值:工具價值,查清事實,保障實體法的正確實施。
    獨立價值,如控制權力,保障人權。
     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的關系
    3、訴訟效率
    注意:公正與效率的關系
    四、刑事訴訟的基本范疇(目的;價值;主體;結構;職能;階段)
    訴訟主體:國家專門機關和訴訟參與人
    刑事訴訟三個基本職能:審判、控訴、辯護
    第二章 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
    一、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第3條)
    1、公安機關:偵查、拘留、執(zhí)行逮捕、預審
    2、檢察機關:檢察、批準逮捕、自偵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
    3、法院:審判權
    注意:
    1)權力具有專屬性(其他任何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能行使);
    2)三機關分別行使;
    3)依法行使。
    二、嚴格遵守法律程序
    三、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第5條)
    1、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沒有權力機關)
     1)法院獨立(外部獨立;內部獨立——整體獨立)
     2)檢察獨立(外部獨立)
    2、依法行使。
    3、與黨、與人大的關系。
    四、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第7條)
    五、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jiān)督
    1.立案監(jiān)督。(檢察機關要求公安機關在7天內說明理由,若理由不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在15天內立案。)(第87條、六機關《規(guī)定》第7條)
    2.偵查監(jiān)督。(審查批準逮捕、審查起訴中的監(jiān)督;補充偵查)
    3.審判監(jiān)督。
     1)對審判活動有權提出糾正意見,但只能事后監(jiān)督;以檢察院名義;書面形式
     2)抗訴
    4.執(zhí)行監(jiān)督。
    六、各民族公民有權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
     1、各民族公民有權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
     2、公檢法用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訴訟;
    在少數民族人民聚集地,應當用當地的通用文字,訴訟和裁判文書的發(fā)布應當用當地通用的文字。
     3、如果訴訟參與人不通曉當地的語言文字(注意:外國人)
    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任何案件、訴訟階段)
    2.委托辯護人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辯護權:
     時間
    公訴案件
     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階段起,可以委托辯護人,
    自訴案件
     隨時
    3.公安司法機關有保障的義務
    八、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1.含義:定罪權只能由人民法院行使;必須依法行使
    2.體現:(1)定罪權統(tǒng)一,廢除免予起訴;
     (2)區(qū)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稱謂
     (3)證據不足不起訴;
     (4)證據不足的無罪判決。
     3.與無罪推定的關系
    九、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注意未成年人)
    十、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第15條)(重點內容)
    1法定不追究刑事責任的主要方式(撤銷案件、不起訴、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2法定情形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六種)
     (1)情節(jié)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2)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4)依照刑法規(guī)定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規(guī)定免于追究刑事責任的。
    3、特殊情形
    1) 公安機關偵查的案件,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階段發(fā)現根本沒有違法犯罪行為——應當書面說明理由,退回公安機關
    2) 公安機關偵查的案件,檢察機關在審查起訴階段發(fā)現犯罪行為并非犯罪嫌疑人所為——應當書面說明理由,退回公安機關,建議重新偵查(檢《規(guī)則》第262條)
    3) 檢察機關偵查的案件,審查起訴部門發(fā)現有上述情形的處理——退回偵查部門建議撤銷案件(檢《規(guī)則》第262、263條)
    4) 在審判階段,發(fā)現有刑事訴訟法第15條規(guī)定的第1種情形;
    5) 在審判階段,被告人死亡的(兩種情形)
    十一、追究外國人刑事責任適用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6條)
    享有外交特權和豁免權的人,通過外交途徑解決。
    十二、刑事司法協助(第17條)
    1.淵源:國際公約或條約;互惠原則
    2.主體:司法機關(檢察院和法院)(廣義的還包括:公安機關)
    3.司法協助行為(代為送達訴訟文書、代為調查取證、互為通知、移交證據;引渡——廣義)(不包括采取強制措施、生效裁判的承認與執(zh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