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注冊稅務師《稅收相關法律》第四章預習(6)

字號:

第四節(jié) 擔保物權
    一、擔保物權的概念和特征
    擔保物權,是指以確保債務履行為目的,于債務人或第三人的特定物上所設定的一種定限物權。包括抵押權、質權和留置權。特征:
    1、擔保物權具有從屬性和附隨性。
    2、擔保物權具有不可分性。
    3、擔保物權具有物上代位性。擔保物滅失、毀損,而受有賠償金時,該賠償金即為擔保物的代替物。擔保物權人得就該賠償金行使其權利。
    二、擔保物權的分類
    為便于了解不同擔保物權的特點,可依不同標準對擔保物權作如下分類:
    1、法定擔保物權與意定擔保物權。抵押權和質權是意定擔保物權;留置權是法定擔保物權。
    2、優(yōu)先性擔保物權與占有性擔保物權。抵押權屬于優(yōu)先性的擔保物權,質權和留置權是占有性的擔保物權。
    3、動產(chǎn)擔保物權、不動產(chǎn)擔保物權與權利擔保物權。
    4、登記擔保物權與非登記擔保物權。
    5、固定財產(chǎn)擔保物權與非固定財產(chǎn)擔保物權。
    第五節(jié) 占有
    一、占有概述
    (一)占有的概念和特征
    占有,是人對物有事實上的管領力的事實。其中,對物為管領之人,稱占有人;被管領之物,稱占有物。
    占有的構成要件:1、占有的客觀要件,即須有占有人的占有行為存在。2、占有的主觀要件,即須占有人主觀上有占有的意思。
    (二)占有的分類
    1、有權占有與無權占有。有權占有,是指基于本權即基于法律上的原因而為的占有。無權占有,又稱無權源占有,是指非基于本權或說是欠缺法律上原因的占有。
    2、善意占有與惡意占有。善意占有,指占有人不知無占有的權源而誤信有正當權源且無懷疑地占有。惡意占有,指占有人明知無占有的權源,或對是否有權源雖懷疑而仍為占有。
    3、公然占有與隱秘占有。公然占有,指依物的性質而為一般的占有,即占有狀態(tài)無避免他人發(fā)現(xiàn)的意思。如佩帶珠寶出入社交場所。隱秘占有,指恐他人知曉而藏匿,不公示于眾的占有。如小偷將贓物藏匿。
    4、和平占有與強暴占有。和平占有,指以合法手段而為的占有。如通過贈與而取得占有。強暴占有,指以法律禁止的手段而為的占有。如搶奪他人財物。
    5、自主占有與他主占有。自主占有,指以所有的意思為占有。如買受人對標的物的占有。他主占有,指不以所有的意思為占有。如借用人對借用物的占有。
    6、直接占有與間接占有。直接占有,指占有人事實上占有其物,即直接對物有事實上的管領力。如質權人、保管人對質物、保管物的占有。間接占有,指基于一定法律關系而對事實上占有其物之人有返還請求權的占有。如出質人、寄托人對質物、保管物的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