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注冊會計師考試財務成本管理每日一練(5月4日)

字號:

企業(yè)擬投產一新項目,預計新項目產品的市場適銷期為5年,新產品的生產可利用原有舊設備,該設備的原值為400萬元,稅法規(guī)定的使用年限為4年,已使用1年,按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稅法規(guī)定的殘值為20萬元。目前變現(xiàn)價值為l50萬元,5年后的變現(xiàn)價值為10萬元。生產A產品需墊支營運資本50萬元,項目投產后,每年可以為公司增加稅前經營利潤80萬元。該公司目前的資產負債率為b0%,投產新項目后資本結構不變,負債的稅后資本成本為7%;該公司過去沒有投產過類似項目但新項目與-家上市公司的經營項目類似,該上市公司權益的盧值為1.6,其資產負債率為50%。目前證券市場的無風險收益率為5%,證券市場的平均收益率為10%。兩個公司的所得稅稅率均為40%。
    已知:(P/S,10%,l)=0.9091,(P/S,10%,2)=0.8264,(P/A,10%,2)=1.7355(P/S,l0%,4)=0.6830,(P/S,10%,5)=0.6209
    要求:
    (1)計算類比企業(yè)無負債的口值;
    (2)計算目標企業(yè)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3)計算項目每年的折舊額;
    (4)計算項目的投資額;
    (5)計算項目結束時回收的資金數(shù)額;
    (6)按照“稅后經營利潤+折舊+回收額”計算經營期各年的實體現(xiàn)金流量;
    (7)計算該項目引起企業(yè)價值增加的數(shù)額。
    【正確答案】
    (1)類比企業(yè)的負債做益=50%/(1-50%)=1
    無負債的β值=β資產=β權益/[1+(1-所得稅率)×負債/權益]
    =1.6/[l+(1-40%)×1]=1
    (2)目標企業(yè)的負債/權益=60%/(1-60%)=1.5
    目標企業(yè)β權益=β資產×[1+(1-所得稅率)×負債/權益]
    =1×[1+(1-40%)×1.5]=1.9
    目標企業(yè)的股東要求的報酬率=5%+1.9×(10%-5%)=14.5%
    目標企業(yè)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7%×60%+14.5%×40%-4.2%+5.8%-l0%
    (3)年折舊率=2/4=50%
    第一年折舊=400×50%=200(萬元)
    第二年折舊=(400-200)×50%=100(萬元)
    第三年折舊=(400-200-100-20)/2=40(萬元)
    第四年折舊=(400-200-100-20)/2=40(萬元)
    (4)舊設備變現(xiàn)時已經計提了一年的折舊額200萬元
    折余價值=400-200=200(萬元)
    變現(xiàn)價值為150萬元
    變現(xiàn)損失抵稅=(200-150)×40=20(萬元)
    項目的投資額一變現(xiàn)價值+變現(xiàn)損失抵稅+墊支營運資本=150+20+50=220(萬元)
    (5)回收的營運資本為50萬元
    回收時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20(萬元)
    變現(xiàn)價值為10萬元
    變現(xiàn)損失抵稅=(20-10)×40%=4(萬元)
    項目結束時回收的資金數(shù)額=50+10+4=64(萬元)
    (6)第一年的實體現(xiàn)金流量=80×(1-40%)+100=148(萬元)
    第二年的實體現(xiàn)金流量=80×(1-40%)+40=88(萬元)
    第三年的實體現(xiàn)金流量=80×(1-40%)+40=88(萬元)
    第四年的實體現(xiàn)金流量=80×(1-40%)=48(萬元)
    第五年的實體現(xiàn)金流量=80×(1-40%)+64=112(萬元)
    (7)該項目引起企業(yè)價值增加的數(shù)額=按照實體現(xiàn)金流量計算的項目凈現(xiàn)值
    =148×(P/S,10%,l)+88×(P/A,10%,2)×(P/S,10%,l)+48×(P/S,10%,4)+112×(P/S,10%,5)-220
    =48×0.9091+88×1.7355×0.9091+48×0.6830+112×0.6209-20
    =-64.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