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澳大利亞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其貿易和戰(zhàn)略利益,長期以來亞太地區(qū)成為澳大利亞外交政策的重點。然而,作為一個經濟繁榮且多元化、技術先進、一直支持自由民主價值的國家,澳大利亞的眼光并不局限于亞太地區(qū),它在尋求解決全球經濟、社會和戰(zhàn)略問題等方面也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
1997年8月,有史以來第一次,澳大利亞政府決定在《外交和貿易政策白皮書》中明確提出澳大利亞外交政策的原則和優(yōu)先考慮的問題;《白皮書》研究了未來15年澳大利亞在國際關系中所面臨的重要機遇和挑戰(zhàn)。
《白皮書》指出,全球化和東亞政治、經濟的崛起是國際環(huán)境的兩個重要趨勢,對此,澳大利亞外交和貿易政策必須作出相應的反應。為迎接新的挑戰(zhàn)而擬定的政策框架不僅要有連續(xù)性,而且要有變化,其中包括:
1.重申亞太地區(qū)是澳大利亞外交和貿易政策先考慮的地區(qū);
2.與澳大利亞的國際作用相一致,在其它地區(qū)發(fā)展澳大利亞的利益;
3.強調發(fā)展雙邊關系是增進澳大利亞國家利益的最重要途徑;
4.對參與多邊外交持選擇性態(tài)度,重點參與解決與澳大利亞國家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
5.在雙邊、地區(qū)和多邊貿易中,積極爭取澳大利亞的貿易利益,通過世界貿易組織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等論壇著重促進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
《白皮書》強調了澳大利亞同亞太地區(qū)關系的重要性,反映了貿易和戰(zhàn)略利益在國家關系中的分量;其中,同四個國家的關系對澳大利亞尤為重要,它們是:同美國的關系、同日本的關系、同中國的關系以及同澳大利亞鄰國-印度尼西亞的關系。這些國家中有些還是本地區(qū)經濟實力的國家。
《白皮書》反映了澳大利亞在同東盟、韓國的關系以及不斷加強的同南亞的關系中也有重要利益。澳大利亞參與地區(qū)事務的重要性在東亞經濟危機和東帝汶事件上得到了突出體現-兩種情況下,澳大利亞都快速作出反應,并卓有成效地幫助有關各方取得了公正的結果;歷,澳大利亞同新西蘭、巴布亞新幾內亞和南太平洋諸島國有著密切的聯系。
澳大利亞政府重視在外交和貿易政策中體現本國的社會價值觀,即強有力的自由民主傳統(tǒng),這一傳統(tǒng)已深深扎根于澳大利亞獨特而寬容的多元文化社會。
這體現在澳大利亞絕對反對種族歧視,大力支持并有效地爭取人權和個人發(fā)展的權利;澳大利亞參加了聯合國及其它有關婦女、兒童和土著人地位與發(fā)展的國際論壇;更廣泛地,澳大利亞還積極參加多邊外交,并一貫支持聯合國憲章和聯合國各專門機構的工作。
長期以來,澳大利亞積極參與國際社會解決地區(qū)和全球環(huán)境問題的努力。認識到全球性的行動應建立在公平和切實可行的基礎上,澳大利亞提倡采取富有想象力、有效和變通的方法來解決環(huán)境問題;鑒于上述原因,澳大利亞政府主張對各個國家的溫室排氣量實行不同指標,反對一刀切,因為那樣會忽視各個國家不同的經濟狀況,其結果是使環(huán)保的實際成本更高。
澳大利亞還對建立防止導彈和核武器擴散,防止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以及禁止核試驗的國際機制作出了重大貢獻,澳大利亞支持國際社會禁止使用和買賣殺傷性地雷的決定,并支持針對由地雷而引起的人身傷亡所采取的措施;澳大利亞是渥太華禁止使用、貯存、生產和運輸殺傷性地雷條約的簽字國,澳大利亞國防軍已提前四年銷毀了所貯存的地雷。
1997年8月,有史以來第一次,澳大利亞政府決定在《外交和貿易政策白皮書》中明確提出澳大利亞外交政策的原則和優(yōu)先考慮的問題;《白皮書》研究了未來15年澳大利亞在國際關系中所面臨的重要機遇和挑戰(zhàn)。
《白皮書》指出,全球化和東亞政治、經濟的崛起是國際環(huán)境的兩個重要趨勢,對此,澳大利亞外交和貿易政策必須作出相應的反應。為迎接新的挑戰(zhàn)而擬定的政策框架不僅要有連續(xù)性,而且要有變化,其中包括:
1.重申亞太地區(qū)是澳大利亞外交和貿易政策先考慮的地區(qū);
2.與澳大利亞的國際作用相一致,在其它地區(qū)發(fā)展澳大利亞的利益;
3.強調發(fā)展雙邊關系是增進澳大利亞國家利益的最重要途徑;
4.對參與多邊外交持選擇性態(tài)度,重點參與解決與澳大利亞國家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
5.在雙邊、地區(qū)和多邊貿易中,積極爭取澳大利亞的貿易利益,通過世界貿易組織和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等論壇著重促進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
《白皮書》強調了澳大利亞同亞太地區(qū)關系的重要性,反映了貿易和戰(zhàn)略利益在國家關系中的分量;其中,同四個國家的關系對澳大利亞尤為重要,它們是:同美國的關系、同日本的關系、同中國的關系以及同澳大利亞鄰國-印度尼西亞的關系。這些國家中有些還是本地區(qū)經濟實力的國家。
《白皮書》反映了澳大利亞在同東盟、韓國的關系以及不斷加強的同南亞的關系中也有重要利益。澳大利亞參與地區(qū)事務的重要性在東亞經濟危機和東帝汶事件上得到了突出體現-兩種情況下,澳大利亞都快速作出反應,并卓有成效地幫助有關各方取得了公正的結果;歷,澳大利亞同新西蘭、巴布亞新幾內亞和南太平洋諸島國有著密切的聯系。
澳大利亞政府重視在外交和貿易政策中體現本國的社會價值觀,即強有力的自由民主傳統(tǒng),這一傳統(tǒng)已深深扎根于澳大利亞獨特而寬容的多元文化社會。
這體現在澳大利亞絕對反對種族歧視,大力支持并有效地爭取人權和個人發(fā)展的權利;澳大利亞參加了聯合國及其它有關婦女、兒童和土著人地位與發(fā)展的國際論壇;更廣泛地,澳大利亞還積極參加多邊外交,并一貫支持聯合國憲章和聯合國各專門機構的工作。
長期以來,澳大利亞積極參與國際社會解決地區(qū)和全球環(huán)境問題的努力。認識到全球性的行動應建立在公平和切實可行的基礎上,澳大利亞提倡采取富有想象力、有效和變通的方法來解決環(huán)境問題;鑒于上述原因,澳大利亞政府主張對各個國家的溫室排氣量實行不同指標,反對一刀切,因為那樣會忽視各個國家不同的經濟狀況,其結果是使環(huán)保的實際成本更高。
澳大利亞還對建立防止導彈和核武器擴散,防止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以及禁止核試驗的國際機制作出了重大貢獻,澳大利亞支持國際社會禁止使用和買賣殺傷性地雷的決定,并支持針對由地雷而引起的人身傷亡所采取的措施;澳大利亞是渥太華禁止使用、貯存、生產和運輸殺傷性地雷條約的簽字國,澳大利亞國防軍已提前四年銷毀了所貯存的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