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城市規(guī)劃師規(guī)劃原理考前復習知識點(12)

字號:

-
    第五章 主要專項 (2)
    17個知識點
    a:交叉口間距:快速路:1500-2500米,主干道:700-1200米,次干道350-500米,支路150-250米。
    b:道路網密度:(1)城市干道網密度=干道(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總長度/城市用地總面積。規(guī)范:大城市2.4-3km/km2;中等城市2.2-2.6km/km2。建議:大城市3-5,中小城市2.5-4;(2)城市道路網密度:規(guī)范:大城市5-7;中等城市5-6;建議6-8;
    c:道路紅線寬度:(車行道、步行道、綠化帶、分割帶);紅線寬度不應是一條直線;快速路60-100,主干路40-70,次干路30-50,支路20-30。(各地城市一律暫停批準紅線寬度超過80米(含80米)城市道路項目;城市主要干道包括綠化帶的紅線寬度,小城市和鎮(zhèn)不得超過40米,中等城市不得超過55米,大城市不得超過70米;城市人口在200萬以上的特大城市,城市主要干道確需超過70米的,應當在城市總體規(guī)劃中專項說明。要改進城市道路交通規(guī)劃管理,針對城市交通中存在的問題,合理規(guī)劃路網布局,加大路網密度,改善交通組織管理。)
    d:道路橫斷面類型:一塊板:適合機非交通量一方較大,另一方較小,或兩方都不大的狀況,“鐘擺式”交通流,占地小,投資省,通過交叉口時間短,交叉口通行效率高的優(yōu)點。兩塊板:解決了對向快速車流干擾,車速大于50時設置,具有景觀綠化要求,有高差的分割帶,機非分離,可在量大的一側設輔路。三塊板:機非分道行使,保障交通安全;景觀好;對向機動影響;適合機動車量不十分大而又有車速、暢通要求,自行車量較大的生活性道路或交通性客運干道;不適合機動和自行車量都大的交通性干道,城市快速路,占地大,投資高,交叉口通行受限。四塊板:解決對向影響,交叉口問題多,占地投資大,不宜采用。
    3、城市交通調查與分析
    a:基礎資料調查與分析:社會經濟類資料(人口、就業(yè)、收入、消費、產值);運輸現狀類資料(公交客運總量、貨運總量、對外總量);交通設施資料(各類車輛保有量、出行率、交通樞紐及停車設施);道路環(huán)境污染與治理資料;分析、預測車輛、客貨運量的增長。
    b:城市道路交通調查與分析:現狀交通量(機非人)在路的時空分布;過境交通對路網的影響;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
    c:交通出行od調查:
    目的:出行的起終點調查,以得到現狀交通的流動特性。
    交通區(qū)劃分
    居民出行調查:對象:6歲以上城市居民及暫住、流動人口。內容:社會經濟屬性、出行特征。方式:抽樣調查4-20%,專業(yè)調查人員家庭訪問法。
    貨運出行調查:方法:抽樣發(fā)調查表或深入單位訪問。了解不同貨物運輸量、貨運車輛的時空分布規(guī)律。貨運與城市土地使用特征、經濟條件之間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