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報:“踩線生”如何避免“上線落榜”

字號:

荊楚網(wǎng)消息 (楚天金報) 分數(shù)剛剛達到批次線,或是在同一批次的考生中,分數(shù)并不占優(yōu),這樣的考生被稱為“踩線生”。在往年的錄取過程中,“踩線生”最容易“上線落榜”,這類學生該如何填報志愿?在報告會上,張才生進行了指導。
    第一批本科
    從往年情況看,我省第一批院校生源狀況呈現(xiàn)如下特點:武漢、北京高校好于其他地區(qū)高校;東南部高校好于西北部地區(qū)高校;省會城市高校好于非省會城市高校;“ 211工程”高校好于其他高校;綜合大學好于其他高校;省屬高校、農林地礦醫(yī)學類生源不好。
    張才生特別提示,段內相對低分考生(一般為理工類批次線上25分以內,文史類批次線上20分以內)第一志愿要避熱就冷,區(qū)域和類型上都熱的高校不宜做二志愿填報。
    批次線上5分以內的考生更須謹慎,第一志愿可填報往年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或近兩年新調整到第一批的院校。
    [案例]湖北考生A文化成績548分(當年第一批理工類線524分)
    第一批志愿——
    第一志愿:北京理工大學
    第二志愿(平行志愿):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浙江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上海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第二批志愿——
    第一志愿:北京工商大學
    錄取結果:北京工商大學
    [點評]該生超一批理工類線24分,可是落選了,原因在志愿填報不當。他填的第一批第一志愿北京理工大投檔線567分,第二志愿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上海理工大學第一志愿投檔線都是524分。如果把其中的任何一所學校放在第一志愿就不會在第一批落選。一般來說,填報第一批和第二批志愿時,不要把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填在第二志愿(平行志愿)。這些地方的高校,在第一志愿錄取時大部分錄滿了。
    第二批本科
    第二批院校往年生源狀況呈現(xiàn)如下特點:武漢北京高校好于其他地區(qū)高校;東南部高校好于西北部地區(qū)高校;省會城市高校好于非省會城市高校;“大學”比“學院”走俏;師范醫(yī)學體育類院校不及其他類型院校。
    張才生提示,段內低分考生(理工類批次線上15分以內,文史類批次線上10分以內)第一志愿要避熱就冷,區(qū)域和類型上都熱的高校不宜做二志愿填報。二本(一)、(二)合并可能在少數(shù)省會城市高校出現(xiàn)低分段考生扎堆。低分考生填報省會城市高校一定要謹慎。
    [案例]湖北考生B,文化成績510分。
    二批(一)志愿——
    第一志愿:大連大學
    第二志愿:浙江傳媒學院、北方工業(yè)大學、湖北中醫(yī)學院、成都理工大學、北京工商大學
    錄取結果:湖北中醫(yī)學院
    [點評]大連是個比較熱門的旅游城市,這里的大學在同類院校中分數(shù)線往往比較高。大連大學文科2005—2007年線差均值是6,而07年是小年,校線即批次線,06年與07年校線相隔9分,預測08年校線波動系數(shù)應該取10,那么預計 08年校線為508+16=524。也就是說524分以下的文科考生08年不宜填報該校,可是該生第一志愿填了。這是不理智的,幸虧二志愿填了湖北中醫(yī)學院,否則要掉到二批(二)。
    第三批本科
    第三批院校往年生源狀況呈現(xiàn)如下特點:部委院校和武漢高校舉辦的獨立學院生源較好;部分辦學時間較長、辦學條件較好的獨立學院生源比較充足;新開辦的獨立學院和地處偏遠地區(qū)的獨立學院生源嚴重不足;大多數(shù)民辦高校好于獨立學院;省會城市高校好于非省會城市高校;醫(yī)學類獨立學院生源較好。
    張才生提醒稱,段內低分考生(批次線上15分上下)第一志愿要避開部委院校和武漢高校舉辦的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區(qū)域和類型上都熱的高校不宜做二志愿填報。
    第四批高職高專
    四批(一)往年生源狀況呈現(xiàn)如下特點:三批院校有幾萬人落選進入四批(一);部分學校校線高于三批本科甚至二批(二)批次線;本科院校舉辦的高職高專生源較好;省內高校生源好;武漢及上海、南京等發(fā)達地區(qū)生源特好;辦在市州的高校生源相對較差。
    四批(二)往年生源狀況呈現(xiàn)如下特點:段內分數(shù)跨度大、生源多;省屬高校、特別是武漢高校生源較好;外省發(fā)達地區(qū)生源較好,欠發(fā)達地區(qū)和辦在市州的高校生源不太好;與時下熱門行業(yè)相關的高校生源較好;獨立學院、民辦高校和中外合作辦學生源狀況較差。
    張才生提醒稱,段內低分考生(四批一線上20分,四批二線上30分)第一志愿要避開往年生源狀況較好的高校,更不宜把生源較好的高校填在第二志愿。
    [案例]湖北考生C文化成績493分(當年四批一批次線為410分)
    四批(一)志愿——
    第一志愿:華中師范大學高職
    第二志愿:江漢大學 湖北財經(jīng)高等專科學校 江漢大學實驗師范學院 湖北教育學院
    征集志愿:黃岡師范學院等
    錄取結果:黃岡師范學院
    [點評]從該考生填報志愿的情況看,初次填報得不夠成功,第一志愿填高了,第二志愿全部選武漢的高校更不恰當,一般來說,武漢市的高校做二志愿錄取的可能性非常小,何況他選的這些學校無論從辦學條件、學習的氛圍,還是教學實力、教學質量,在四批(一)的學校中都是比較好的,所以落選了。幸虧征集志愿時,省里給黃岡師院追加計劃錄取批次內相對高分的考生,該考生才沒有從該批次落選。
    [案例]湖北考生D文化成績338分(當年四批二批次線為248分)
    四批(二)志愿——
    第一志愿:上海邦德職業(yè)技術學院
    第二志愿:上海中僑職業(yè)技術學院、上海東海職業(yè)技術學院、上海思博職業(yè)技術學院、上海中華職業(yè)技術學院、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上海建橋學院。
    錄取結果:落選
    [點評]上大學未必就要到上海。這名考生的分數(shù)沒有優(yōu)勢,一、二志愿共7個院校志愿,6個填上海的學校,就等于沒有給自己留下退路。想到上海發(fā)展,上學并不是的通道。我們首先不要想到通過升學去上海,而是應該想到,我分數(shù)不高,先立足上一所高校,畢業(yè)了,再去上海發(fā)展不遲!(記者趙莉 實習生水夢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