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報檢員考試綜合輔導:國內動物檢疫-運輸檢疫(2)

字號:

2) 運輸檢疫的組織和方法
    ⑴ 起運前檢疫的組織
    按照運輸檢疫的要求,凡托運的動物到車站、碼頭后,應先休息2~3小時,然后進行檢疫。全部檢疫過程,應自到達時至裝車時止,爭取在6h以內完成。進行檢疫時,先驗訖押運員攜帶的檢疫證明。凡檢疫證明在3d內填發(fā)者,車站、碼頭動檢人員只進行抽查或復查,不必詳細檢查。若交不出檢疫證明,或畜禽數目、日期與檢疫證明不符又未注明原因,或畜禽來自疫區(qū),或到站后發(fā)現有可疑傳染病病畜死禽時,車站碼頭動檢人員必須徹底查清,實施補檢。認為安全后出具檢疫證明,準于啟運。
    車站碼頭檢疫因有時間限制,必須以簡便迅速的方法進行。檢查牛體溫可采用分組測溫法,每頭牛測溫時間盡可能有10min。豬、羊的檢疫利用窄廊,窄廊一般長13m,高0.65m,寬0.35~0.42m,兩側用圓木或木板構成,兩端設有活門,中間留有適當的空隙,以便檢查和測溫。檢查中發(fā)現有病畜,按規(guī)定處理。
    ⑵ 運輸途中或過境檢疫的組織
    檢查點設在預定供水的車站、碼頭。檢疫時除查驗有關檢疫證明文件外,還應深入車、船仔細檢查畜群。若發(fā)現有傳染病時,按規(guī)定要求處理。必要時要求裝載動物的車船到指定地點接受監(jiān)督檢查處理。待正常安全后方準運行。車船運行中發(fā)現病畜、死畜、可疑病畜時,立即隔離到車船的一角,進行救治及消毒,并報告車船負責人,以便與車站碼頭畜禽防檢機構聯(lián)系,及時卸下病、死家畜,在當地防檢人員指導下妥善處理。
    ⑶ 運到目的地檢疫的組織
    動物運到卸載地時,動檢人員應對動物重新予以檢查。首先驗訖有關檢疫證明文件,再深入車船仔細地觀察畜群健康情況,查對畜禽數目。發(fā)現病畜或畜禽數目不符,禁止卸載。待查清原因后,先卸健畜,再卸病畜或死畜。在未判明疾病性質或死畜死亡原因之前,應將與病畜或尸體接觸過的家畜,進行隔離檢疫。有時盡管押運人員報告死畜是踩壓致死,但也不可疏忽大意,因為途中被踩死的家畜,往往是由于患了某些急性傳染病的家畜。
    在各種運輸檢疫中都應與運輸等有關部門的協(xié)作,運輸檢疫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因此在組織運輸檢疫時,應根據具體情況,必須與運輸等有關部門作好協(xié)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