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藥監(jiān)局和相關專家認為,該藥本身安全性目前暫無問題,但在銷售和使用中,因缺乏監(jiān)管、濫用藥物,導致不良反應和致死風險增大。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對一些常見感冒發(fā)熱癥狀,很多市民都自主購藥治療,很多家庭自備藥箱,用藥仍存在誤區(qū)。
感冒藥最容易被濫用
出現(xiàn)感冒、咳嗽等常見“小病”,很多人都習慣自行購買藥物進行簡單治療,感冒藥是很多市民家中必不可少的常用藥。
昨天,記者在蓮花路上的海王星辰、萬澤等藥店,對20名來購買藥物的市民展開調(diào)查。18名受訪者表示,感冒發(fā)燒時會自主購買藥品;20名受訪者均無法說清自己的感冒是屬于流行性感冒還是病毒性感冒。其中兩名受訪者能分辨哪些藥物是抗生素類藥物。
記者發(fā)現(xiàn),市民到藥店買感冒藥時,一般都選擇自己熟悉的藥品,可大多數(shù)人對感冒藥的常識了解非常少。
市民陳洪告訴記者,自己感冒時,一般都是購買以前用過的感冒藥,上次吃了好用,下次感冒還會買,“如果服藥一個月左右沒什么效果,我才可能去醫(yī)院檢查”。陳洪說,自己經(jīng)常買阿莫西林等西藥,中成藥則主要是雙黃連、銀翹片等。記者問,是否知道這些藥主要適用哪些病癥時?陳洪笑著說:“這還真說不清楚!”
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是感冒患者在藥店買藥時“點擊率”的藥品之一?!半p黃連”到底是治療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一項調(diào)查中,竟有一半以上受訪者認為雙黃連適用于全部感冒病癥。記者仔細閱讀雙黃連口服液的使用說明時發(fā)現(xiàn),說明書上明確寫著,本藥品適用于風熱感冒,風寒感冒者不適用。
有市民無奈地向記者表示:“我感冒了只能吃頭孢類的抗生素藥品!”
醫(yī)生告訴記者,市民應掌握一些用藥安全常識,比如感冒時應先向醫(yī)生咨詢“我的感冒是細菌性感染嗎”。據(jù)了解,大部分感冒都由病毒引起,只有細菌性感染引起的感冒,抗生素才能起到療效。
有關專家表示,感冒藥已成為最容易被濫用的藥物之一。
感冒藥千萬不能混吃
記者還發(fā)現(xiàn),有的市民認為感冒時多吃藥,療效會更快、效果會更好、病也會好得更快。
市民羅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在感冒嚴重的情況下有時同時服用幾種感冒藥,比如與板藍根沖劑等加在一起,他認為這樣可以好得更快。專家告訴記者,羅先生的服藥習慣有可能導致藥物服用過量。
據(jù)介紹,一些感冒藥和沖劑可能同時含有某類相同成分,如果同時服用,可能會造成其中某種成分的劑量偏高,容易產(chǎn)生不良反應。比如最常見的泰諾、百服寧、感冒靈、維C銀翹片,都含有同樣成分。如果幾種藥同時服用,很容易造成劑量超標,不但不能很好地治病,往往會因用藥過量,損害健康。
如果有人患病時服用白加黑再加撲熱息痛,相當于加大了藥物劑量。“是藥三分毒”,藥品劑量增加了,毒性也會成倍增加。
據(jù)了解,含有撲熱息痛的復方感冒藥多達二三十種,有些人生病時急于緩解癥狀,自行服用幾種都含撲熱息痛的抗感冒藥,很可能造成嚴重的腎損害。24小時內(nèi)服用撲熱息痛用量超過2~4克,容易致肝損害。曾有人混吃兩種感冒藥,出現(xiàn)急性腎衰竭。
醫(yī)生告訴記者,藥物使用劑量和用藥間隔時間不是隨便確定,患者服藥一定要遵醫(yī)囑或按說明書按時按量服用。
處方藥需憑醫(yī)生處方
市藥監(jiān)局專家告訴記者,消費者首先要分清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的區(qū)別。非處方藥的包裝上印有國家指定的非處方藥專有標識“0TC”標志。處方藥的說明書上則寫著:請憑醫(yī)生處方購買和使用。標有綠色0TC標志的是非處方藥,而處方藥需憑醫(yī)生處方購買。
市藥監(jiān)局專家建議,購買藥品一定要到合法的藥店買藥;購買處方藥時必須憑醫(yī)生處方才可購買和使用,而購買非處方藥時,應對患者的病情有明確的了解。此外,買藥時,一定要仔細查看藥品包裝上的生產(chǎn)日期、有效期等內(nèi)容,不要買過期藥品。
醫(yī)生特別提醒,以下四類感冒患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選擇用藥:體質(zhì)虛弱、易反復感冒者,感冒病情重或感冒病程中出現(xiàn)并發(fā)癥者,慢性疾病患者感冒,兒童、老年人、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感冒。
專家支招
家庭小藥箱
存藥有講究
對市民家中的家庭小藥箱,市藥監(jiān)局專家提醒,家庭存放藥品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應該按照藥品說明書做到避光、控溫、防潮。需低溫保存的藥品放在冰箱室溫內(nèi)即可,千萬不能放在冷(速)凍室內(nèi),否則會變質(zhì)影響療效。
二是應該做到內(nèi)服藥和外用藥分開,安眠藥物、毒性藥物和其他藥物分開。家里有兒童的,藥品存放在高處或加鎖保管。
三是應該按月清理過期失效藥品。
四是應該消除隱患。藥品已過期、口服液出現(xiàn)漏液、藥片裂片、變色或霉變、氣霧劑噴不出藥霧、橡皮膏藥失去粘性、眼藥水開封使用超過一個月和包裝已經(jīng)破損的消毒敷料等,都應及時處理。
此外,四類過期藥品的處理也很有講究。如藥片、藥丸、膠囊、藥水、口服液等可溶類藥品,用水稀釋沖到下水管道;軟膏、脂膏等類藥品,應將其膏體擠出后丟棄;噴(氣)霧劑則應在避免接觸明火條件下排空;針劑、水劑等類藥品應毀形排空。
感冒藥最容易被濫用
出現(xiàn)感冒、咳嗽等常見“小病”,很多人都習慣自行購買藥物進行簡單治療,感冒藥是很多市民家中必不可少的常用藥。
昨天,記者在蓮花路上的海王星辰、萬澤等藥店,對20名來購買藥物的市民展開調(diào)查。18名受訪者表示,感冒發(fā)燒時會自主購買藥品;20名受訪者均無法說清自己的感冒是屬于流行性感冒還是病毒性感冒。其中兩名受訪者能分辨哪些藥物是抗生素類藥物。
記者發(fā)現(xiàn),市民到藥店買感冒藥時,一般都選擇自己熟悉的藥品,可大多數(shù)人對感冒藥的常識了解非常少。
市民陳洪告訴記者,自己感冒時,一般都是購買以前用過的感冒藥,上次吃了好用,下次感冒還會買,“如果服藥一個月左右沒什么效果,我才可能去醫(yī)院檢查”。陳洪說,自己經(jīng)常買阿莫西林等西藥,中成藥則主要是雙黃連、銀翹片等。記者問,是否知道這些藥主要適用哪些病癥時?陳洪笑著說:“這還真說不清楚!”
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是感冒患者在藥店買藥時“點擊率”的藥品之一?!半p黃連”到底是治療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一項調(diào)查中,竟有一半以上受訪者認為雙黃連適用于全部感冒病癥。記者仔細閱讀雙黃連口服液的使用說明時發(fā)現(xiàn),說明書上明確寫著,本藥品適用于風熱感冒,風寒感冒者不適用。
有市民無奈地向記者表示:“我感冒了只能吃頭孢類的抗生素藥品!”
醫(yī)生告訴記者,市民應掌握一些用藥安全常識,比如感冒時應先向醫(yī)生咨詢“我的感冒是細菌性感染嗎”。據(jù)了解,大部分感冒都由病毒引起,只有細菌性感染引起的感冒,抗生素才能起到療效。
有關專家表示,感冒藥已成為最容易被濫用的藥物之一。
感冒藥千萬不能混吃
記者還發(fā)現(xiàn),有的市民認為感冒時多吃藥,療效會更快、效果會更好、病也會好得更快。
市民羅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在感冒嚴重的情況下有時同時服用幾種感冒藥,比如與板藍根沖劑等加在一起,他認為這樣可以好得更快。專家告訴記者,羅先生的服藥習慣有可能導致藥物服用過量。
據(jù)介紹,一些感冒藥和沖劑可能同時含有某類相同成分,如果同時服用,可能會造成其中某種成分的劑量偏高,容易產(chǎn)生不良反應。比如最常見的泰諾、百服寧、感冒靈、維C銀翹片,都含有同樣成分。如果幾種藥同時服用,很容易造成劑量超標,不但不能很好地治病,往往會因用藥過量,損害健康。
如果有人患病時服用白加黑再加撲熱息痛,相當于加大了藥物劑量。“是藥三分毒”,藥品劑量增加了,毒性也會成倍增加。
據(jù)了解,含有撲熱息痛的復方感冒藥多達二三十種,有些人生病時急于緩解癥狀,自行服用幾種都含撲熱息痛的抗感冒藥,很可能造成嚴重的腎損害。24小時內(nèi)服用撲熱息痛用量超過2~4克,容易致肝損害。曾有人混吃兩種感冒藥,出現(xiàn)急性腎衰竭。
醫(yī)生告訴記者,藥物使用劑量和用藥間隔時間不是隨便確定,患者服藥一定要遵醫(yī)囑或按說明書按時按量服用。
處方藥需憑醫(yī)生處方
市藥監(jiān)局專家告訴記者,消費者首先要分清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的區(qū)別。非處方藥的包裝上印有國家指定的非處方藥專有標識“0TC”標志。處方藥的說明書上則寫著:請憑醫(yī)生處方購買和使用。標有綠色0TC標志的是非處方藥,而處方藥需憑醫(yī)生處方購買。
市藥監(jiān)局專家建議,購買藥品一定要到合法的藥店買藥;購買處方藥時必須憑醫(yī)生處方才可購買和使用,而購買非處方藥時,應對患者的病情有明確的了解。此外,買藥時,一定要仔細查看藥品包裝上的生產(chǎn)日期、有效期等內(nèi)容,不要買過期藥品。
醫(yī)生特別提醒,以下四類感冒患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選擇用藥:體質(zhì)虛弱、易反復感冒者,感冒病情重或感冒病程中出現(xiàn)并發(fā)癥者,慢性疾病患者感冒,兒童、老年人、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感冒。
專家支招
家庭小藥箱
存藥有講究
對市民家中的家庭小藥箱,市藥監(jiān)局專家提醒,家庭存放藥品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應該按照藥品說明書做到避光、控溫、防潮。需低溫保存的藥品放在冰箱室溫內(nèi)即可,千萬不能放在冷(速)凍室內(nèi),否則會變質(zhì)影響療效。
二是應該做到內(nèi)服藥和外用藥分開,安眠藥物、毒性藥物和其他藥物分開。家里有兒童的,藥品存放在高處或加鎖保管。
三是應該按月清理過期失效藥品。
四是應該消除隱患。藥品已過期、口服液出現(xiàn)漏液、藥片裂片、變色或霉變、氣霧劑噴不出藥霧、橡皮膏藥失去粘性、眼藥水開封使用超過一個月和包裝已經(jīng)破損的消毒敷料等,都應及時處理。
此外,四類過期藥品的處理也很有講究。如藥片、藥丸、膠囊、藥水、口服液等可溶類藥品,用水稀釋沖到下水管道;軟膏、脂膏等類藥品,應將其膏體擠出后丟棄;噴(氣)霧劑則應在避免接觸明火條件下排空;針劑、水劑等類藥品應毀形排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