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際商務師專業(yè)知識輔導:交易風險的管理(4)

字號:

二、外匯期貨交易
    三、貨幣期權交易
    貨幣期權交易的適用范圍與遠期外匯交易基本相同。其操作方法是:
    (1)進口商或債務人在成交時買進該貨幣的買權。如果支付日即期匯率高于協(xié)定匯率,則可以要求執(zhí)行期權,行使按照協(xié)定匯率買進該貨幣的權利;反之,如果即期匯率低于協(xié)定匯率,則可以放棄執(zhí)行期權,讓合同自動失效,而在外匯市場上按照相對低的即期匯率買進該貨幣。
    (2)出口商或債權人在成交時買進該貨幣的賣權。如果收款日即期匯率低于協(xié)定匯率,則可以要求執(zhí)行期權,行使按照協(xié)定匯率賣出該貨幣的權利;反之,如果即期匯率高于協(xié)定匯率,則可以放棄執(zhí)行期權,讓合同自動失效,而在外匯市場上按照相對高的即期匯率賣出該貨幣。
    例如,某公司在3個月后要收回一筆100萬英鎊的款項,公司擔心英鎊對美元貶值會給自己帶來損失,于是決定通過購買100萬英鎊的英鎊賣權來防范匯率風險,協(xié)定匯率為1英鎊=1.5美元,期權費為0.02美元/英鎊,共2萬美元。3個月后的情況可能有三種情況:
    * 市場上即期匯率低于協(xié)定匯率,設為1英鎊=1.45美元。這時期權處于實值狀況,公司決定行權,按照合同規(guī)定的匯率賣出100萬英鎊,獲得150萬美元,減去2萬美元的期權費,實際收回148萬美元。如果不做期權交易,公司只能收回145萬美元,少收了3萬美元。
    * 市場上即期匯率等于協(xié)定匯率。這時期權處于兩平狀況,期權本身沒有任何盈虧,減去期權費,公司實際收回148萬美元。與不做期權交易相比,公司多付出了2萬美元的期權費。
    * 市場上即期匯率高于協(xié)定匯率,設為1英鎊=1.56美元。這時期權處于虛值狀況,公司決定不行權,讓其自動失效,而是按照市場匯率賣出100萬英鎊,獲得156萬美元,減去2萬美元期權費,實際收回154萬美元。
    從上例可以看出,用期權來防范匯率風險,確定了賣出的底價(賣權)和買人的頂價(買權),同時還可以享受匯率變動帶來的好處。在上例中,無論匯率如何變動,期權能夠保證公司至少收回148萬美元。
    四、借款與投資
    借款與投資適用于短期外匯收付的場合。它是通過現(xiàn)時持有與未來收付所需外匯相反的頭寸來避免匯率風險。借款是指向銀行借入一筆與其遠期收入期限、幣種相同的外匯,并用未來的外匯收入支付到期貸款本息;投資是指將一筆現(xiàn)匯投資于貨幣市場,到期本息用于支付。借款和投資可以達到融通資金、防范匯率風險和改變匯率風險時間結構的目的。
    BSI法
    借款與投資和其他金融交易結合在一起使用,可以達到更好的防范風險效果,這就是所謂的借款—即期外匯交易—投資(Borrow-Spot-Investment),簡稱BSI法。其操作方法是:
    在有遠期外匯收入時,向銀行借入一筆與未來外匯收入期限相同的外匯,通過即期外匯交易兌換為本幣,用本幣投資的收益抵補相關的費用,到期用收回的外匯收入償還借款;(應收賬款下)
    在有遠期外匯支出時,向銀行借入一筆本幣,通過即期外匯交易兌換為所需外匯,并將該筆外匯投資于貨幣市場,期限與未來支付相匹配。(應付賬款下)
    例如,一家美國公司3個月后要向其荷蘭供貨商支付101萬歐元,當前即期匯率是USD1=EUR1,美元利率為10%,歐元利率為4%。
    該公司可以采用BSI法防范歐元支出的風險,向銀行借入100萬美元,期限為3個月,并按1∶1的匯率兌換成100萬歐元,按4%的利率投資,3個月后本息共101萬歐元用于支付荷蘭供貨商。該公司購進歐元的美元成本,應包括100萬和3個月后2.5萬美元的利息,共計102.5萬美元。因此該公司實際上是用102.5萬美元償還了101萬歐元貨款,實際匯率是:1美元=101÷102.5=0.9854歐元。
    五、貨幣互換
    貨幣互換適用于長期對外借貸場合。具體是互換雙方按照某一確定匯率,交換不同幣種的債務或債權。例如某公司需要支付分期還本付息的一筆外幣貸款,就可以通過互換交易將其轉化為支付本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