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預估的目的、任務、特點、原則
二、基本步驟
三、主要方法
一、預估的目的、任務、特點、原則
(一)定義:收集資料、認定問題的過程
(二)目的:
1、識別問題的客觀因素:背景資料、系統(tǒng)資料、問題詳情
2、識別問題的主觀因素:對象的個人感受
3、識別問題的成因(使問題延續(xù)的因素):由表及里探查問題
4、識別(對象及環(huán)境中的)積極因素:服務對象系統(tǒng)內外資源
5、決定服務的方式、內容:介入方法和途徑
一、預估的目的、任務、特點、原則
(三)任務
1、了解存在問題(性質、成因、程序、影響)
2、了解生活經歷、行為特征(人格特征、能力、優(yōu)勢、弱點)
3、了解對象與環(huán)境的互動狀況(對問題的認識、改變的動力、能力)
4、了解環(huán)境系統(tǒng)狀況(正式、非正式)
一、預估的目的、任務、特點、原則
(四)特點
1、持續(xù)性:動態(tài)、持續(xù)、有焦點的過程:接觸持久、認識深入、預估不斷
2、(社工、對象)共同參與:一起發(fā)現問題、共同尋找解決途徑
3、行動取向:預估為了介入行動服務
4、可識別的步驟:邏輯起點:收集資料;整理分析、勾畫問題、作出報告;系統(tǒng)有序、重復進行
5、滲透了專業(yè)判斷:知識運用、專業(yè)判斷、決策選擇
6、局限性:認識有限、能力局限=不斷修正
一、預估的目的、任務、特點、原則
(五)原則
1、個別化:每個人都是獨特的
2、合作原則:對象參與、預估更準
3、避免片面:多種方式、保證可信
4、避免簡單歸因:社會環(huán)境
5、兼顧對象的弱點與長處:采用“優(yōu)勢和能力”視角,既要發(fā)現弱點,更要找出優(yōu)勢
二、預估的基本步驟
(一)收集資料
(二)分析資料、解釋問題
(三)認定問題
(四)撰寫預估報告
二、預估的基本步驟
(一)收集資料
1、個人資料——硬件與軟件或客觀與主觀:(1)基本資料(硬件);(2)主觀經驗;(3)改變動機;(4)社會功能。(上述三項:軟件)
2、環(huán)境資料:
(1)家庭情況——靜態(tài)與動態(tài):①成員情況(同上述個人資料);②家庭情況(收入、居住、健康);③角色和互動(夫妻、父母、父母子女、兄弟姐妹);④家庭規(guī)則(分歧、沖突、權威);⑤溝通方式(期望、需要、情感);⑥家庭關系(次系統(tǒng)、分工決策);( ① ②是靜態(tài),其余是動態(tài))
(2)社會環(huán)境——正式非正式:①社會支持系統(tǒng) ;②物理環(huán)境 ;③資源環(huán)境 ;④社會網絡 ;⑤社會體制。
二、預估的基本步驟
(一)收集資料:多種方法、靈活運用
3、收集方法(《綜合能力(中級)——第十章社會工作研究)
(1)詢問
(2)咨詢
(3)觀察
(4)家訪
(5)文獻
二、預估的基本步驟
(一)收集資料:多種方法、靈活運用
3、收集方法(《綜合能力(中級)——第十章社會工作研究)
(1)詢問
①直接詢問:對象本人、有關系統(tǒng)(家庭成員、工作單位、同事朋友)
②間接詢問:
A、方法:角色扮演、完成句子
B、形式:口頭、書面
③詢問方式:會談(個人會談、小組訪談)、角色扮演(互動方式展示問題)、問卷(結構性、開放性)
二、基本步驟
三、主要方法
一、預估的目的、任務、特點、原則
(一)定義:收集資料、認定問題的過程
(二)目的:
1、識別問題的客觀因素:背景資料、系統(tǒng)資料、問題詳情
2、識別問題的主觀因素:對象的個人感受
3、識別問題的成因(使問題延續(xù)的因素):由表及里探查問題
4、識別(對象及環(huán)境中的)積極因素:服務對象系統(tǒng)內外資源
5、決定服務的方式、內容:介入方法和途徑
一、預估的目的、任務、特點、原則
(三)任務
1、了解存在問題(性質、成因、程序、影響)
2、了解生活經歷、行為特征(人格特征、能力、優(yōu)勢、弱點)
3、了解對象與環(huán)境的互動狀況(對問題的認識、改變的動力、能力)
4、了解環(huán)境系統(tǒng)狀況(正式、非正式)
一、預估的目的、任務、特點、原則
(四)特點
1、持續(xù)性:動態(tài)、持續(xù)、有焦點的過程:接觸持久、認識深入、預估不斷
2、(社工、對象)共同參與:一起發(fā)現問題、共同尋找解決途徑
3、行動取向:預估為了介入行動服務
4、可識別的步驟:邏輯起點:收集資料;整理分析、勾畫問題、作出報告;系統(tǒng)有序、重復進行
5、滲透了專業(yè)判斷:知識運用、專業(yè)判斷、決策選擇
6、局限性:認識有限、能力局限=不斷修正
一、預估的目的、任務、特點、原則
(五)原則
1、個別化:每個人都是獨特的
2、合作原則:對象參與、預估更準
3、避免片面:多種方式、保證可信
4、避免簡單歸因:社會環(huán)境
5、兼顧對象的弱點與長處:采用“優(yōu)勢和能力”視角,既要發(fā)現弱點,更要找出優(yōu)勢
二、預估的基本步驟
(一)收集資料
(二)分析資料、解釋問題
(三)認定問題
(四)撰寫預估報告
二、預估的基本步驟
(一)收集資料
1、個人資料——硬件與軟件或客觀與主觀:(1)基本資料(硬件);(2)主觀經驗;(3)改變動機;(4)社會功能。(上述三項:軟件)
2、環(huán)境資料:
(1)家庭情況——靜態(tài)與動態(tài):①成員情況(同上述個人資料);②家庭情況(收入、居住、健康);③角色和互動(夫妻、父母、父母子女、兄弟姐妹);④家庭規(guī)則(分歧、沖突、權威);⑤溝通方式(期望、需要、情感);⑥家庭關系(次系統(tǒng)、分工決策);( ① ②是靜態(tài),其余是動態(tài))
(2)社會環(huán)境——正式非正式:①社會支持系統(tǒng) ;②物理環(huán)境 ;③資源環(huán)境 ;④社會網絡 ;⑤社會體制。
二、預估的基本步驟
(一)收集資料:多種方法、靈活運用
3、收集方法(《綜合能力(中級)——第十章社會工作研究)
(1)詢問
(2)咨詢
(3)觀察
(4)家訪
(5)文獻
二、預估的基本步驟
(一)收集資料:多種方法、靈活運用
3、收集方法(《綜合能力(中級)——第十章社會工作研究)
(1)詢問
①直接詢問:對象本人、有關系統(tǒng)(家庭成員、工作單位、同事朋友)
②間接詢問:
A、方法:角色扮演、完成句子
B、形式:口頭、書面
③詢問方式:會談(個人會談、小組訪談)、角色扮演(互動方式展示問題)、問卷(結構性、開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