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考試輔導之卑微的母親案例分析
主訴:
我的家庭比較貧寒,由于沒有文化,我也一直無法去改變自己的命運。為了不讓兒子重蹈覆轍,我希望他能好好讀書,考上重點大學。
在初中的時候,兒子成績還算不錯,但就是喜歡貪玩。上了高中后,為了監(jiān)督兒子的學習,并在生活中全方面照顧他,我也就辭掉了“雞肋”般的工作,專門在家陪讀,為兒子創(chuàng)造好的學習環(huán)境。連周圍的鄰居也都說:“天底下哪有像你這么關心孩子的?!逼鋵?,我覺得只要兒子能考上重點大學,這一切都值得。
可能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兒子今年高考發(fā)揮失常,成績居然比平時的水準還差一大截,分數(shù)勉強達到二本線。得知這樣的結果,我覺得天仿佛在瞬間轟塌了,感覺衰老了很多。這三年來,我付出了多少心血,每天都要六點起床子做早餐,晚上一直陪兒子看書到12點??傻筋^來不僅沒能幫到兒子,反而拖了后腿。
現(xiàn)在的我整天昏沉沉的,不想吃,不想喝,只想躺在床上,任由家里狼藉一片。我更沒有勇氣走出家門,怕別人嘲笑,怕別人說某某考上了大學。雖然看到疲憊不堪的丈夫下班回家后還要照顧自己時,有種自責涌上心頭,但是心里更多的是恨,是憤怒。
我無法忍受自己的事業(yè)、家庭和子女教育都如此失敗,有時甚至想要一死了之。否則,我的心里終日都將被痛苦撕咬。
點評:
猛一看,文章中的這個媽媽似乎與我們聽到的那些,因為把自己的夢想轉嫁給孩子,卻未能實現(xiàn)之后的崩潰很像。然而,那樣的家長往往帶給我們的感覺是“指向外的憤怒”,即:通常這樣的家長會抱怨孩子的不爭氣,抱怨自己犧牲了那么多卻未能如愿以償,這類父母常常給人一種高高在上,帶著試圖控制孩子一生的強勢感席卷而來,等等。但是,細細品味上面的主訴內容,會有一種強烈的‘自責’感涌上來。
“這三年來,我付出了多少心血,每天都要六點起床子做早餐,晚上一直陪兒子看書到12點。可到頭來不僅沒能幫到兒子,反而拖了后腿?!边@句話,看似母親在抱怨孩子的不爭氣,但實則這么母親是在對自己進行評價,即:“我這么努力的幫助兒子,到頭來還拖了他的后腿!”當我們強調這句話的時候,那種自責感就會更加明顯。似乎在這個母子關系上,我們會感受到母親的地位要低于兒子在家庭中的位置。
接著文中提到“雖然看到疲憊不堪的丈夫下班回家后還要照顧自己時,有種自責涌上心頭,但是心里更多的是恨,是憤怒?!蔽覀兛梢栽囅?,當一個女人心離或身體不適的時候,得到丈夫應有的照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然而,這個女人會為此感到自責,那種不平等的感覺又被我們覺察到了。似乎她并不值得丈夫為自己這樣付出。雖然,文中并沒有說她心中的恨與憤怒究竟指向誰?但是我大膽的猜測,很可能指向的是自己。
主訴:
我的家庭比較貧寒,由于沒有文化,我也一直無法去改變自己的命運。為了不讓兒子重蹈覆轍,我希望他能好好讀書,考上重點大學。
在初中的時候,兒子成績還算不錯,但就是喜歡貪玩。上了高中后,為了監(jiān)督兒子的學習,并在生活中全方面照顧他,我也就辭掉了“雞肋”般的工作,專門在家陪讀,為兒子創(chuàng)造好的學習環(huán)境。連周圍的鄰居也都說:“天底下哪有像你這么關心孩子的?!逼鋵?,我覺得只要兒子能考上重點大學,這一切都值得。
可能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兒子今年高考發(fā)揮失常,成績居然比平時的水準還差一大截,分數(shù)勉強達到二本線。得知這樣的結果,我覺得天仿佛在瞬間轟塌了,感覺衰老了很多。這三年來,我付出了多少心血,每天都要六點起床子做早餐,晚上一直陪兒子看書到12點??傻筋^來不僅沒能幫到兒子,反而拖了后腿。
現(xiàn)在的我整天昏沉沉的,不想吃,不想喝,只想躺在床上,任由家里狼藉一片。我更沒有勇氣走出家門,怕別人嘲笑,怕別人說某某考上了大學。雖然看到疲憊不堪的丈夫下班回家后還要照顧自己時,有種自責涌上心頭,但是心里更多的是恨,是憤怒。
我無法忍受自己的事業(yè)、家庭和子女教育都如此失敗,有時甚至想要一死了之。否則,我的心里終日都將被痛苦撕咬。
點評:
猛一看,文章中的這個媽媽似乎與我們聽到的那些,因為把自己的夢想轉嫁給孩子,卻未能實現(xiàn)之后的崩潰很像。然而,那樣的家長往往帶給我們的感覺是“指向外的憤怒”,即:通常這樣的家長會抱怨孩子的不爭氣,抱怨自己犧牲了那么多卻未能如愿以償,這類父母常常給人一種高高在上,帶著試圖控制孩子一生的強勢感席卷而來,等等。但是,細細品味上面的主訴內容,會有一種強烈的‘自責’感涌上來。
“這三年來,我付出了多少心血,每天都要六點起床子做早餐,晚上一直陪兒子看書到12點。可到頭來不僅沒能幫到兒子,反而拖了后腿?!边@句話,看似母親在抱怨孩子的不爭氣,但實則這么母親是在對自己進行評價,即:“我這么努力的幫助兒子,到頭來還拖了他的后腿!”當我們強調這句話的時候,那種自責感就會更加明顯。似乎在這個母子關系上,我們會感受到母親的地位要低于兒子在家庭中的位置。
接著文中提到“雖然看到疲憊不堪的丈夫下班回家后還要照顧自己時,有種自責涌上心頭,但是心里更多的是恨,是憤怒?!蔽覀兛梢栽囅?,當一個女人心離或身體不適的時候,得到丈夫應有的照顧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然而,這個女人會為此感到自責,那種不平等的感覺又被我們覺察到了。似乎她并不值得丈夫為自己這樣付出。雖然,文中并沒有說她心中的恨與憤怒究竟指向誰?但是我大膽的猜測,很可能指向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