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巴母霉素、paromomycin、prm
性狀:其硫酸鹽為白色或微黃色粉末,無臭,引濕性強,遇光易變色,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丙酮或乙醚。
藥理和應(yīng)用:本品的抗菌譜與卡那霉素相似,對革蘭氏陽性和陰性菌均有抗菌作用,對痢疾桿菌和陰性菌均有抗菌作用,對痢疾桿菌和金葡菌作用較顯著,對結(jié)核桿菌也有較強的抑制性。另本品對阿米巴原蟲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并明顯強于依米丁,它能有效的抑制阿米巴原蟲的共生性細(xì)菌(大腸桿菌),使阿米巴原蟲生長繁殖發(fā)生障礙,并直接殺滅阿米巴滋養(yǎng)體。由于不能由腸吸收,對肝及腸外阿米巴膿腫無效,對慢性阿米巴痢疾效果也不理想。本品并有驅(qū)除牛肉絳蟲,豬肉絳蟲及短殼膜絳蟲作用。臨床主要用于阿米巴痢疾、細(xì)菌性痢疾、腸炎及絳蟲病。
用法和用量:用于痢疾、腸炎,口服:每次0.5g-0.75g,每日4次。用于絳蟲病,每日20mg-50mg/kg,連服5日為一療程。
不良反應(yīng)和注意:偶可有頭暈,惡心、厭食,腹瀉等不良反應(yīng),大劑量或長期服用對腎臟及第八對顱神經(jīng)有損害,并可能抑制呼吸。
性狀:其硫酸鹽為白色或微黃色粉末,無臭,引濕性強,遇光易變色,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丙酮或乙醚。
藥理和應(yīng)用:本品的抗菌譜與卡那霉素相似,對革蘭氏陽性和陰性菌均有抗菌作用,對痢疾桿菌和陰性菌均有抗菌作用,對痢疾桿菌和金葡菌作用較顯著,對結(jié)核桿菌也有較強的抑制性。另本品對阿米巴原蟲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并明顯強于依米丁,它能有效的抑制阿米巴原蟲的共生性細(xì)菌(大腸桿菌),使阿米巴原蟲生長繁殖發(fā)生障礙,并直接殺滅阿米巴滋養(yǎng)體。由于不能由腸吸收,對肝及腸外阿米巴膿腫無效,對慢性阿米巴痢疾效果也不理想。本品并有驅(qū)除牛肉絳蟲,豬肉絳蟲及短殼膜絳蟲作用。臨床主要用于阿米巴痢疾、細(xì)菌性痢疾、腸炎及絳蟲病。
用法和用量:用于痢疾、腸炎,口服:每次0.5g-0.75g,每日4次。用于絳蟲病,每日20mg-50mg/kg,連服5日為一療程。
不良反應(yīng)和注意:偶可有頭暈,惡心、厭食,腹瀉等不良反應(yīng),大劑量或長期服用對腎臟及第八對顱神經(jīng)有損害,并可能抑制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