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頻道為大家整理的輔導資料,供大家學習參考。
為了廈門大學的“爬樹運動”該不該列入選修課,論者爭來議去,沒法統(tǒng)一。
選修爬樹,爬到十米高,有沒有實用價值?現(xiàn)在法律是護樹,你爬得再高也是一畢業(yè)就叫你Stop;愛鳥已成時尚,豈容你仿照舊時代的閏土,隨隨便便爬樹抓雛鳥、掏鳥蛋乎?
只是,請你掂掂該校教師吳飛騰的說法:“學校開設這門課也并非簡單地讓學生學會爬樹,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挑戰(zhàn)自我、臨危不懼的危機處理能力。”
不在爬樹好玩,要在危機演練,道理一經(jīng)闡明,課程價值陡升。原來,它不比選修那些嘻嘻哈哈的魔法課、品酒課、“三國殺”課,不是為著爬上爬下享受“上上下下的快樂”。它著眼的是——洪水來臨,飛流急湍,亂石穿空,游泳已經(jīng)派不上用場,能夠攀爬到高處則生,否則就玩完。一生一死,應急機變,效用立見。
在我看來,但凡涉及應急應變能力演練的課程,至少,就該支持它列入選修課。因為,滔滔天下,放眼望去,實在重視者少,殊屬稀缺品哩。由此,甚至進一步,建議索性將它列入必修課也不為過。
曾經(jīng)讀到唐若水的一篇譯文,說的是美國華盛頓州米爾頓鎮(zhèn)的真事——一車司機駕駛途中突發(fā)心臟病,倒在方向盤上不省人事。此刻,車上12名13歲左右的學生怎么樣?一名男孩一個箭步?jīng)_向駕駛座,緊緊握住方向盤并將車溜往路邊,然后拔出車鑰匙剎了車。兩名孩子立即對昏迷的司機大叔實施心臟按壓急救術(shù),而其他孩子則打開了校車門窗,為的是讓昏迷患者能呼吸到更多氧氣。另外的,有人打電話叫救護車,有人在校車后安置紅色警示燈,避免可能的追尾……如此不慌亂、高效率的應急處置,緣于其學校日常的多次演練。
在浦東棗莊路,也有一則滅火自救的成功故事。因患過腦梗而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姚阿婆,住在3樓,正看電視。忽然脫排油煙機自燃,火苗猛竄。對門的戴師傅見狀即撥打119火警電話,隨即用自來水撲救。其他居民也紛紛趕來,用滅火器用水,齊心協(xié)力。當消防車趕到時,火已被撲滅。飲水思源,居民們稱贊街道經(jīng)常組織的消防演練,教會了大伙如何遭遇火災時自救互救等知識。
列為選修課也好。列入必修課更好,總之是要加強平日應急演練。僥幸之心不可有,忌諱心理當掃除。從前在我們鄉(xiāng)下,臨家人出洋或赴外埠打工,孩子言不可及“翻船”、“火燒”、“水淹”,甚至跟“翻”、“淹”之類諧音的字眼也避諱,否則就大不吉利,該打*了。大家伙哪懂得,絕對安全的前程不過是一種幻象,防火防洪防災卻是一種時時處處的實在之需,亟待補習應急演練常識?!安慌乱蝗f,只怕萬一。”萬一,概率確實小,但它絕對存在。
說是“萬一”,小概率卻也在放大。生活水平提高了,天南海北都有錢去旅游,人在旅途,人際碰撞率高,周圍變數(shù)大,風險必然上升。東西都買得起了,不但城市,連鄉(xiāng)村里都隨處可見冰箱、彩電、電腦,觸電和起火的可能性難道還能不大起來?所以,“萬一”在變成“萬二”、“萬三”……。不要再延宕,“應急應變”的演練課,真是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