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七言律詩: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yīng)制

字號:

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
    鑾輿迥出千門柳,閣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
    為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游玩物華。
    注解
    1、渭水:即渭河,黃河支流,在陜西中部。
    2、秦塞:猶秦野。塞:一作“甸”。這一帶古時本為秦地。
    3、黃山:黃麓山,在今陜西興平縣北。
    4、漢宮:也指唐宮。
    5、鑾輿:皇帝的乘輿。
    6、迥出:遠(yuǎn)出。
    7、千門:指宮內(nèi)的重重門戶。意謂鑾輿穿過垂柳夾道的重重宮門而出。
    8、上苑:泛指皇家的園林。
    9、雙鳳闕:漢代建章宮有鳳闕,這里泛指皇宮中的樓觀。闕:宮門前的望樓。
    10、陽氣:指春氣。
    11、宸游:指皇帝出游。宸:北辰所居,借指皇帝居處,后又引伸為帝王的代稱。
    12、物華:美好的景物。兩句意謂,皇帝本為乘此順應(yīng)時令,隨陽氣而宣導(dǎo)萬物,并非只為賞玩美景。
    譯文
    渭水縈繞著秦關(guān)曲折地東流,
    黃麓山環(huán)抱著漢宮長年依舊。
    皇輦遠(yuǎn)出千重宮門夾道楊柳,
    閣道回看上林百花恰似錦繡。
    帝城高聳入云的是鳳閣鳳樓,
    春雨潤澤千家樹木美不勝收。
    為了把住春光時令出巡民憂,
    不是因為玩賞春光駕車逛游!
    賞析
    這是應(yīng)對皇帝作的詩。這種詩一般以頌揚居多,內(nèi)容上價值不高。詩的題意在于為天子春游回護(hù),因此,開頭雖寫道中景物,儀衛(wèi)豐盛,春色醉人,結(jié)句卻掩蓋玩春之實,而頌揚他披澤于世之虛。蘅塘退士編選這首詩,有否讓當(dāng)時應(yīng)試書生揣摹借鑒的目的,尚不可知。但這首詩的寫作技巧,還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