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注會綜合階段考試真題(網友回憶版)

字號:

考完注冊會計師綜合了,總體感覺還可以,難度比以前的真題低一點。由于記憶力有限,歡迎大家補充真題,我的考號是單號。具體題目回憶如下:
    早上的題目全部是審計、會計和稅法里面的題目,沒有英文,一共10道小題,第一題是識別財務報表總體錯報風險,3.5分,第二題是識別認定層次的風險及應對措施,共9分。題目大致說A公司有多家子公司,都是從事鋼鐵和礦石生產之類的,重大錯報風險我答道了五點,更換ERP系統(tǒng),合并報表的合并對象的確定和關聯(lián)方交易,開始涉足衍生品交易,管理層業(yè)績和利潤掛鉤,市場產品需求下降,認定層次我好像答了6個,第一是存貨分散于第三方倉庫,相應的是權利和義務以及完整性;第二是子公司眾多,長期股權投資的計價和分攤;第三是行業(yè)其它公司收入下降15%,該公司收入只下降8%,可能虛構收入;第四是某一子公司位于西部大開發(fā)的區(qū)域,適用優(yōu)惠稅率15%,可能所得稅的計量,遞延資產和負債的計價和分攤出現問題;第五是市場需求下降,存貨的計價和分攤,資產減值損失的完整性,第六是大量的政府補助可能導致遞延收益和營業(yè)外收入劃分不準確。
    第三題是三個子公司的認定,問正不正確,并提出改進建議,3.5分,我說都是錯的,第一個說因為資產占集團30%,繼續(xù)用原來的重要性認定標準,繼續(xù)用集團利潤作為標準,我說該說法不對,因為今年錯報風險更大,要增加審計程序的不可預見性,還有今年利潤比去年降低了96%,繼續(xù)用利潤不對,可以考慮用收入。 第二個說的是某組成部分是重要組成部分,確定組成部分重要性與集團財務報表相同的重要性。我說不正確,組成部分重要性一定低于集團財務報表整體重要性。
    第三個是說一個子公司收入占比低,確定為非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僅實施分析程序,我說不對,因為涉及衍生品,有特定風險,然后實施三點程序。第四題問遞延所得稅資產確定對不對,我說不對,因為應該用15%的稅率計算。該題1.5分。
    第七題是道會計,長期股權投資,問合并和個別報表分別處理的對不對,9分好像。我說兩小問四個處理都不對。第一問是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我說個別報表應當以凈資產的賬面價值為基礎,多付的計入資本公積。合并報表不應確認商譽;第二問是非同一控制下,但由于兩個公司都各派1個董事,因此不構成合并,個別報表中應記為長期股權投資,合并報表不應作為子公司,應按公允價值作為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轉位權益法中,調增增加留存收益,調減本期投資收益,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相應調整。在合并報表中,剩余投資部分與原投資部分持續(xù)計算的凈資產份額部分的差額確認投資收益。
    第八題是個稅法的題目,也就這一道稅法題12分。都是問企業(yè)所得稅會計處理正不正確,感覺本題得分10+。第一題是招待費全部扣除,肯定不對,因為只能扣60%和5%較低者,納稅調增400萬元;第二題是贊助支出作為廣告費,肯定不能扣,因為廣告費需要滿足三個條件,它不滿足,納稅調增;第三題是殘疾人工資加計50%扣除,我說應該加計100%,納稅調減25萬元。第四題說按國家規(guī)定的工傷保險如實扣除,我說正確,好像就這個是正確的。第五題是12月存貨被盜。第二年1月申請保險理賠,2月拿到一半賠付,會計處理是全額扣除,我說不正確,盡管第二年才理賠,但是應作為日后事項調整,最多扣一半的費用。我說必須向稅務機關專項申報,提供證明損失符合法定損失條件,并作資產損失會計處理。如果稅務機關認可,應納稅調增50萬元。第六題是存貨減值損失扣除,我說稅法沒規(guī)定能扣,不應該扣,納稅調增。第七題是捐助幼兒園,我說不能扣,因為不是通過公益組織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納稅調增200萬元。第八題說的是母公司收取子公司的管理費,子公司能不能稅前扣除。我所不能扣除,因為稅法規(guī)定,母公司以管理費形式向子公司提取費用500萬元,子公司因此支付給母公司的管理費,不得在稅前扣除,應納稅調增500萬元。
    審計工作底稿的錯誤。
    第一題。利用專家存貨監(jiān)盤。感覺不太準確,要評價,詢問等程序。
    第二題。函證應收賬款,對方沒有回憶直接得出應收賬款沒有錯誤的結論。我的答案是要實施替代程序。
    第三小題不記得了。
    兩個會計處理題目,財務總監(jiān)咨詢第二年的新業(yè)務:第一問??紓鶆罩亟M。我的答案是沖減債務賬面價值800萬元、減值準備400萬元和資產減值損失300萬元,確認原材料或者庫存商品700萬元(因為題目說明不用考慮稅,不用計算增值稅)。
    第二問。好像是投資性房地產。題目說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模式,轉換日,公允價值部門高于賬面價值部分計入了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結果,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確認300萬元,多確認了200萬元。我的處理建議是:調增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200萬元,調減公允價值變動損益200萬元。
    第三問。好像是在建工程,轉入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問題。題目中說是先投入使用,然后才竣工決算,然后才轉入固定資產核算??⒐Q算第二個月才提折舊。我的答案是在建工程達到可使用狀態(tài),就應該轉入固定資產,第二個月計提折舊。所以,應補提兩個月折舊。下午一共十三道題。
    振華公司(其實它說的是蘇寧吧?)
    第一題是戰(zhàn)略用SWOT分析(4分),題干中總結的很清楚,復制一下就行了,這題應該是下午題目中得分的。
    第二題是列舉三種主要戰(zhàn)略,指出1-4事項分別屬于哪一種細分戰(zhàn)略(4.5分)。我寫的有產品開發(fā)、市場開發(fā)、市場滲透和相關多元化。
    第三題是問1-4項符不符合債券發(fā)行,我說都不符合。題目1是發(fā)行9個月的普通債券,我說要滿1年才行,題目2是10年期的不可分離可轉債,題目3是6個月的分離可轉債,這兩題我不會,我說資產負債率是71%,都不符合要求,題目4是一次核準,多次發(fā)行,第一次發(fā)行25%,我說要50%。
    第四題是債務成本的估計方法,我答得對4個,風險調整,可比公司,到期收益率法,財務比率法。然后問上1題1-4項哪個成本低,我說事項4最低,然后是1,3,2.
    第五題是除了增發(fā)的一般條件,發(fā)行可轉換債券的適用條件。然后列舉不能發(fā)行的法定情形。我分別說對了三種情形,大概能得一半分。法規(guī)提出了保護債券持有人的哪些措施,我根本沒聽說過。
    第六題是英文,簡述振華公司能在香港發(fā)行的債券總數。另外,振華公司應發(fā)行長期債券還是短期債券(3.75分)
    說除了大陸發(fā)行外,公司還能在香港發(fā)行多少錢的債券,我算出來是80億*0.4-10億=22億元。然后問公司發(fā)行長期還是短期債券好,并找出理由。我說長期好,因為公司準備融資進行長期投資,用于長期項目投資,跟短期不匹配。
    第七題是說夠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以及構成重大重組的條件,我說構成,因為超過凈資產營業(yè)收入超過50%,還有需不需要報證監(jiān)會并購重組委員會審核,我說要。(陳華亭老師NB?。?實際不需要,并購重組委員會審核要達到70%以上。
    第八題英文題,給出Project A,B,C的現金流量及現值信息表,總量有限的情況下的項目選擇(4分)
    英文,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分配資金,我說是凈現值化;計算三個項目的凈現值,這題很簡單,直接給出現值,凈現值加一下就可以了,不過容易算錯的,結果顯示B>c>a, 后來感覺還是錯了,因為題目中有index,要求算的是現值指數,不是凈現值;有哪些可供選擇的組合,我說可以A+B,B+C,A+C;哪種組合。我說B+C 組合,因為凈現值。
    第九題是振華公司是否應提供擬購買資產的盈利預測報告;未達到盈利預測報告的金額會如何(1.5分)
    我說要。實際上,不需要,盈利預測要求跟并購重組委要求類似,很嚴。沒達到目標,上市公司和會計事務所要受到什么樣的待遇。
    第十題:內控審計報告的錯誤,有4分(見附件)。感覺基本能得2-2.5分
    第11題:英語題描述內控的五個因素,識別資金管理的風險(4.5分)。五個要素閉著眼都會寫出來,資金管理風險,感覺就是翻譯一下材料中的中文部分。
    第12題,英語題,英文題,剩余收益和經濟增加值的計算,白色家電還是黑色家電表現好(4.25分)。沒找到那個美國被收購企業(yè)的稅率,沒算稅率,不知道是否正確。如果真的沒給稅率,那就謝天謝地了,這樣算應該是正確的。這道題閆老師有類似的,我特意留意了一下,閆老師的算法更準確,需要的條件更多,比如不僅僅要知道稅率,還要知道資產負債比率,負債資本成本等信息,但是資料給的信息很有限,感覺這道題本身有點小瑕疵。剩余收益和調整后的經濟增加值結果不一致,結果以經濟增加值為準,因為經濟增加值理論上是財富增加值的準確方法,比剩余收益更準確。
    具體為:剩余收益:白的,7000-4000*12%=2200 黑的7400-42000*13%=1980
    經濟增加值:白的,7000+1800-(40000+1800)*12%=4038 黑的,7400+2400-(42000+2400)*13%=3980
    考試結束前檢查了一下,發(fā)現題目給出的數據都是萬美元,1980萬美元,可是英語沒有萬,應該換算成19.8billion,可是時間來不及了。因為不影響比較結果,可能還是能得點分的。
    第13題,英語題,用P/E,P/B,P/S三種模型分別估值每股價值,并說明P/B的局限性(5.5分)。P/E=0.5*(1+8%)/(10%-8%)*0.5=13.5,P/B=0.5*(1+8%)/(10%-8%)*20%*1.25=6.75,P/S=0.5*(1+8%)/(10%-8%)*5%*10=13.5。(13.5+6.75+13.5)/3=11.25≈11美元。資料四給出了發(fā)行價格,確定發(fā)行價格11美元。
    P/B的局限性。首先,賬面價值受會計政策選擇的影響,如果各企業(yè)執(zhí)行不同的會計標準或會計政策,市凈率會失去可比性。其次,固定資產很少的服務性企業(yè)和高科技企業(yè),凈資產與企業(yè)價值的關系不大,其市凈率比較沒有什么實際意義。最后,少數企業(yè)的凈資產是負值,市凈率沒有意義,無法用于比較。
    總結:職業(yè)道德totally沒考。
    經濟法考了12.5分,我基本上都不太會,我感覺今年最難的部分了,原以為不會考死記硬背的,結果基本上是死記硬背的,主要考點是重大資產重組和債券發(fā)行上市的條件。幸好中午沒休息,看了一個小時的書,花了十幾分鐘看了證券法。最虧的是,考前沒有重點復習陳老師經濟法串講講義,里面涵蓋了考試幾乎所有內容。當時想,陳老師不是搞經濟法的,偶爾搞一下經濟法也只是打醬油的,就看了一兩遍,關鍵是考前沒看,虧死了。
    審計考的比較老,總體錯報風險、認定層次風險,集團審計,函證,存貨盤點借助他人的成果,應收款承兌等,和歷年真題差不多,偏簡單。
    稅法只考了企業(yè)所得稅的稅前扣除,比較簡單,各科中最簡單的,只有12分。
    會計考的長期股權投資和企業(yè)合并比較簡單,遞延所得稅,債務重組,應收票據附追索權的核算,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列報,固定資產的計提折舊的起始時間,固定資產轉為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今年會計我覺得比較簡單,不是很偏,考得也不深。
    戰(zhàn)略基本上不用太背,考了SWOT,戰(zhàn)略的類型,內控五要素,考的很簡單,基本上看了書都會,也不用太背。難得就是內部審計報告的格式和內容。
    財管考得比較多,難度中等,有債務成本的確定,長期負債和短期負債的抉擇,相對價值法估值,股利流量模型,剩余收益和經濟增加值,投資決策的選擇。
    今年英語22分,但是不太難,都是戰(zhàn)略和財管的,基本上不用寫完整的文章,四級水平足以,今年英語應該是歷年來最簡單的。
    附:標準內部控制審計報告
    (考試后下載的,跟考試內容差不多,只是試卷時有問題的報告)。
    XYZH/2012SZA2008
    深圳市×××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全體股東:
    按照《企業(yè)內部控制審計指引》及中國注冊會計師執(zhí)業(yè)準則的相關要求,我們審計了
    深圳市桑達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股份公司)2012 年 12 月 31 日財務報告內
    部控制的有效性。 第一個答案,我說的是2012年期末。第二個答案,我說的是內
    部控制的運行有效性。
    一、企業(yè)對內部控制的責任
    按照《企業(yè)內部控制基本規(guī)范》 、《企業(yè)內部控制應用指引》 、《企業(yè)內部控制評價
    指引》的規(guī)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內部控制,并評價其有效性是桑達股份公司董事會的
    責任。
    二、注冊會計師的責任
    我們的責任是在實施審計工作的基礎上,對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fā)表審計意
    見,并對注意到的非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重大缺陷進行披露。 我沒說對。
    三、內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
    內部控制具有固有局限性,存在不能防止和發(fā)現錯報的可能性。此外,由于情況的變
    化可能導致內部控制變得不恰當,或對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據內部控制審
    計結果推測未來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風險。
    四、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審計意見
    我們認為,×××股份公司于 2012 年 12 月 31 日按照《企業(yè)內部控制基本規(guī)范》和相
    關規(guī)定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 我說的是內部控制設計考核,運行有效。
    ×××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中國注冊會計師:×××
    中國注冊會計師:×××
    中國北京二○一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深圳市×××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