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思想?yún)R報:相信黨相信中國

字號:

這篇關于《2013思想?yún)R報:相信黨相信中國》,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尊敬的黨組織:
    近來,有關“中國威脅”論的另一種形式——“中國制造”(質量安全問題),成了國際國內的重點關注話題,彷佛“中國制造”不但在威脅世界各國,同時也在威脅中國自己。然而,恰恰是這個“中國威脅”論中的“中國制造”風波逐步演變成了“相信中國制造”的國際攻關行動與“感謝中國威脅”的國家理性行為。
    中國產品的質量問題突然成為全世界輿論關注的焦點,甚至殃及整個“中國制造”的形象,這是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從來沒有過的,究竟為什么會在2007年爆發(fā)質量問題,并且引起強烈國際關注呢?難道真的是中國產品質量一直存在問題或是近年出現(xiàn)下滑嗎?
    國家質量監(jiān)督總局局長李長江指出,中國出口的產品質量,這些年來一直都是穩(wěn)步提高的。以食品為例,從2004年開始,中國出口到美國的食品合格率都在99%以上,出口到歐盟和日本的合格率為99.8%,而且這幾年基本是穩(wěn)定了這樣一個比例。這說明,目前國際輿論大肆渲染“中國制造”質量問題,顯然是夸大了事實。在這當中,不乏一些政客別有用心地四處鼓噪,惡意妖魔化貼著“中國制造”標簽的商品,以偏概全地把一批中國產品不合格說成是所有中國產品不合格,把這不到1%的“中國制造”的“問題產品”變成他們攻擊中國的靶子。
    短短的時間內,“中國威脅”論中的“中國制造”風波,就被一些政治層面的國家主義和精神層面的民族主義的恐慌擴大到了全球,致使“中國制造”和中國國家形象蒙受極大的不白之冤。而這些都是源于目前國際上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的趨勢。當一般管制貿易手段,如稅收、配額等達不到預定效果時,一些國家就采取技術性手段對貿易加以間接的限制和控制?,F(xiàn)如今,對產品質量大做文章,則是一種直接的貿易保護的表現(xiàn)。
    就事實而言,“中國制造”已成為世界經濟貿易發(fā)展的重要動力。2006年,我國出口總額已達9690億美元,是1978年的100倍,僅次于德、美,位居世界第三,是歐盟、日本進口來源國,是美國第二大進口來源國。質優(yōu)價廉的“中國制造”,對降低全球生產成本,優(yōu)化資源配置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世界各國因為有了“中國制造”,世界的消費者才得到質量好價格低廉的實惠。而中國絕大多數(shù)的出口企業(yè)都是能夠從法律的角度、從合同的角度履行合同的義務,是完全能夠保證中國出口的質量的。
    中國已經有許多產品創(chuàng)造了世界第一,主導著貿易價格。除鋼鐵、水泥、糧食外,特別是通訊設備、機電產品,還有小商品、如吸管、紐扣、拉練等等,全世界70%的牙刷都是中國制造,75%的玩具都是中國制造,100%的微波爐也是中國制造的。
    與此同時,“中國制造”也是國際分工協(xié)作的成果和結晶。從貿易方式看,中國出口中50%以上是加工貿易出口,這些產品都是按照外國訂貨商的要求和標準生產的。從出口主體看,外商投資企業(yè)出口占中國出口總額的58%。在國內外市場上,國有、民營、外商投資企業(yè)相互學習,相互合作,平等競爭,共同培育了“中國制造”。在這個意義上,“中國制造”實際上也是“世界制造”,是世界制造業(yè)發(fā)展和國際分工的必然結果,是經得起考驗的。
    面對“中國威脅”論中的“中國制造”風波,中國政府除了外交慣例的正常表態(tài)和對“中國威脅”論的嚴肅批駁外,在理性的國家行為表現(xiàn)中,由央視經濟頻道開設的“相信中國制造”的系列特別節(jié)目,終于用國際攻關的行動手法、以事實說話的方式展現(xiàn)在了中外各界人士的視野中。透明化的“中國制造”過程、國際化的“中國制造”方式、生活化的“中國制造”體驗、抒情化的“中國制造”評論,無一不在告訴世界:“中國制造”就是中國信心,“中國制造”就是中國承諾,“中國制造”就是中國責任,“中國制造”就是中國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