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記日記范文:游徽州古鎮(zhèn)

字號: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游記日記范文:游徽州古鎮(zhèn)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位于皖南的徽州是一個文化古城,它有三絕聞名于世,分別是牌坊、民居和祠堂。除此之外,徽州還有它的獨門三雕———木雕、石雕和磚雕。去徽州游覽一直是我的愿望,國慶長假,我終于實現(xiàn)了這個夢想。
    一路上,青山環(huán)繞,樹木蔥蘢,一條潺潺的溪流緊傍著山腳向前延伸著,一輛輛汽車沿著腰帶似的公路,在群山中繞行著。
    來到徽州歙縣,首先去的地方是“棠樾牌坊群”。牌坊是封建社會的榮譽象征,一般是用來標榜功德、宣揚封建禮教的?!疤拈信品蝗骸敝泄灿衅咦品?,全都是延續(xù)了十八代的鮑氏家族的。牌坊按“忠、孝、義”的順序排列,在這里的每一座牌坊背后都有一個令人驚嘆的故事。如:鮑燦孝行坊、鮑文齡妻子汪氏節(jié)孝坊、樂善好施坊、鮑文淵繼妻吳氏節(jié)孝坊、鮑象賢尚書坊、鮑逢昌孝子坊。
    最讓我感動的是那座慈孝里坊的故事。據(jù)說當時徽州府守將叛亂,劫匪橫行。棠樾鮑宗巖被劫匪捉住,綁在松樹上,當鋒利的尖刀刺向鮑宗巖的脖子時,躲在草叢中的鮑宗巖的兒子一躍而起,擋在劫匪的尖刀前要代父受死。父親吃驚之下,立即又擋在兒子的前面要救兒子。這一幕父子爭死的場面,震撼了劫匪,他們最后放了鮑宗巖父子。這個故事也震撼了我。父親因為有對兒子的慈愛才愿意替兒子死;而兒子因為有孝心,才會來為父親擋尖刀,我理解了“慈孝里坊”的意義了。這個故事讓我想到,從古到今,上慈下孝,一直都是我們要尊崇的美德啊!
    看完了牌坊,我們去西遞參觀民居。民居是徽州三絕之一。這里的民居十分好看,全都是白墻黑瓦,房子與房子之間隔著一道馬頭墻。據(jù)說,這個馬頭墻是為了用來防火,在我看來,也是為了美觀。你瞧,那一個個高高低低的馬頭墻和遠遠近近的青山綠水連成一體,互相映襯,多像一幅美妙的山水畫呀。
    我們參觀了一些古代大家族的房子。我的感受是古代人的生活也太講究了,比如:坐座位,男人要坐在左邊,女人要坐在右邊,左為上,這體現(xiàn)了“男尊女卑”;人們的居家擺設也很奇特,在每個家族的正廳房里,朝南的墻下都有一張桌子,桌子上一般要擺三樣東西:中間放一個座鐘,左面放一個花瓶,右面放一面鏡子,當鐘聲響起時,取其諧音為“終(鐘)身(聲)平(瓶)靜(鏡)”;還有人家在院子里大門的兩邊種上兩棵柿子樹,大門的門頭上有一塊刻著如意葫蘆的磚雕,取其諧音為“事事(柿柿)如意”。
    至于徽州的那獨門三雕就更神奇了。許多民居的門梁上、大門上、窗子上、天花板上、墻上以及所有的家具上,都雕滿了各種圖案。木雕、石雕一般在房子里面,磚雕一般是在門梁上。在這些雕刻物上,雕刻著人物、花鳥、走獸,栩栩如生。
    我真佩服古代勞動人民,他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智慧,創(chuàng)造出這么多珍貴的藝術品。同時,我也感到惋惜,因為在“*”時期,有好多牌坊、祠堂都被砸掉了。
    這次游覽,我增長了不少知識,更激發(fā)了我要探究古代文化的興趣。以后,我應該多多去了解、學習祖先留下的珍貴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