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xué)二年級數(shù)學(xué)教案:《分香蕉》

字號:

以下內(nèi)容為收集整理小學(xué)二年級數(shù)學(xué)教案:《分香蕉》,供大家學(xué)習(xí)參考。
    教學(xué)目標(biāo):
    1. 結(jié)合“分一分”的具體情境與經(jīng)驗,抽象出除法算式,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
    2. 掌握除法算式的讀法、寫法,并記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 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釋平均分的具體過程。
    教學(xué)重點:
    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過程和結(jié)果,理解除法算式的意義。
    教學(xué)難點:
    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
    教學(xué)過程:
    一、分分填填,溫故鋪墊。
    1. 填空:
    三( )十二 ()六十二 二( )十八 ()六十八
    2.
    ⑴平均分給了三個人,每人分( )個。
    ⑵每人分三個,可以分給(?。┤?。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師:一天,猴媽媽買了12根香蕉,要分給猴哥哥和猴弟弟,要使猴哥哥和猴弟弟都滿意,猴媽媽要怎么分香蕉呢?
    生:平均分。(板書: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根。)
    1. 磁鐵代替香蕉分一分
    師:現(xiàn)在老師在黑板上畫兩個圓圈表示有2只猴子,用磁鐵代替香蕉,有誰要上臺來幫忙分香蕉?
    師:我們看每只猴子分到了6根香蕉,每只猴子同樣多,也就是平均分了。
    2. 認(rèn)識除法算式的寫法、讀法、各部分的名稱,理解除法算式的意義。
    師:像這樣平均分的過程,我們可以用除法算式來表示。12÷2=6(根)
    師:注意,這個算式里面有一個新的數(shù)學(xué)符號“÷”,叫做“除號”。你們看,它的中間是一條橫線,上下有兩個小圓點。
    師:小朋友們,你們誰能把這個算式讀出來?
    生:十二除以二等于六。學(xué)生跟讀2遍。
    師:現(xiàn)在誰能說說這個除法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是什么?
    生:12表示有12根香蕉,除號表示平均分,2表示平均分給兩只小猴子,6表示每只小猴子分到6根香蕉。
    師:那么整個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呢?
    生:這個算式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給2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6根。
    3. 介紹除法算式的另一種意義
    師:現(xiàn)在猴媽媽讓小猴把這12根香蕉,每4根裝1盤,那么需要幾個盤子呢?(板書:每4根香蕉裝1盤,需要()個盤子。)
    師:可以看出一共是需要3個盤子,能把12根香蕉分完。
    師:這個分的過程是平均分嗎?
    生:是的。
    師:那我們還是可以用除法來表示剛才分的結(jié)果。12÷4=3(個)
    學(xué)生讀一遍這個算式。
    師: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生:12表示有12根香蕉,除號表示平均分,4表示1個盤子裝4根香蕉,3表示用了3個盤子。
    師:整個算式表示的是什么呢?
    生:把12根香蕉,每4根裝1盤,需要3個盤子。
    師:我們都知道加法、減法、乘法算式中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稱,同樣的除法算式的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稱,你們知道它們叫什么嗎?
    師:(總結(jié))除號前面的數(shù)叫做被除數(shù),除號后面的數(shù)叫做除數(shù),除得的結(jié)果叫做商。
    師:剛才解決這兩個問題我們都運用了除法,為什么可以用除法來解決呢?
    總述:以后我們遇到平均分的問題,比如求每份是多少或求分成了幾份,都可以用除法來解決。
    三、實踐操作,拓展思維。
    1、12根香蕉還可以怎樣平均分?用除法算式表示。(學(xué)生分小組合作,在全班交流。)
    2、看圖填一填:(同學(xué)們幫小猴解決了難題,小猴又拿出一些水果來感謝大家。)出示水果圖。
    (1)12個草莓,平均分成3份,每份( )個。
    (2)把15個蘋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個。
    3、把18根骨頭平均分給6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得幾根骨頭?
    4、有一堆蘋果,平均分給5只猴,正好分完。猜一猜,這堆蘋果少有多少個?
    5、數(shù)學(xué)書38頁試一試。
    四、總結(jié)回顧
    小朋友們,這節(jié)課你們都學(xué)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