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 道路工程
一、單選題
(2010年)13、在城市道路上,人行天橋宜設置在( )
A、重要建筑物附近 B、重要城市風景區(qū)附近 C、商業(yè)網點集中的地段 D、舊城區(qū)商業(yè)街道
(2009年)12、高速公路的路面面層,宜選用( )。
A、瀝青混凝土混合料 B、瀝青碎石混合料 C、乳化瀝青碎石混合料 D、瀝青表面處治
(2009年)13、停車場與通道平行方向的縱坡坡度應( )。
A、不超過3% B、不小于1% C、不小于3% D、不超過1%
(2008年)6、高速公路改建加寬時,應在新舊路基填方邊坡的銜接處開挖臺階,其寬度一般為( )m。
A、1.5 B、1.8 C、2.0 D、2.2
(2008年)7、面層寬度14m的混凝土道路,其墊層寬度應為( )m。
A、14 B、15 C、15.5 D、16
(2007年)6、堅硬巖石陡坡上半挖半填且填方量較小的路基,可修筑成( )。
A、填石路基 B、砌石路基 C、護肩路基 D、護腳路基
(2007年)7、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的面層應采用( )。
A、瀝青混凝土 B、瀝青碎石 C、乳化瀝青碎石 D、瀝青表面處治
(2006年)6、基礎地質條件變化不大的地段,砌石路基的伸縮縫間距一般應約為( )。
A、6~10米 B、10~15米 C、15~20米 D、20~30米
(2006年)7、道路的防護林帶一般應距離路基( )。
A、1~5米 B、5~10米 C、10~30米 D、50~100米
(2005年)7、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瀝青路面應采用( )。
A、瀝青混凝土混合料面層 B、瀝青貫入式面層 C、乳化瀝青碎石面層 D、瀝青表面處治面層
(2005年)8、路面結構中的基層材料必須具有( )。
A、足夠的強度、剛度和水穩(wěn)性 B、足夠的剛度、良好的耐磨性和不透水性
C、足夠的強度、良好的水穩(wěn)性和擴散荷載的性能 D、良好的抗凍性、耐污染性和水穩(wěn)性
(2004年)8、高速公路的路面基層宜選用( )。
A、石灰穩(wěn)定土基層 B、級配碎石基層 C、級配礫石基層 D、填隙碎石基層
(2003年)7、路基作為道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滿足的基本要求是具有( )
A、良好的耐磨性 B、良好的抗滑性 C、足夠的水溫穩(wěn)定性 D、密實穩(wěn)定的瀝青結構層
二、多選題
(2010年)63、中心城區(qū)道路綠化常見的類型有( )
A、營造喬木行道樹 B、營造灌木行道樹 C、營造綠化防護工程 D、營造防護林 E、營造風景林
(2009年)63、當路基位于山坡上時,為減少路基填方,宜優(yōu)先選用的形式有( )。
A、填土路基 B、填石路基 C、砌石路基 D、護肩路基 E、護腳路基
(2008年)62、采用瀝青碎石混合料作為面層鋪筑材料的公路,對應的公路等級是( )。
A、高速公路 B、一級公路 C、二級公路 D、三級公路 E、次高級公路
(2007年)62、二級公路路面的基層可選用( )。
A、水泥穩(wěn)定土基層 B、石灰穩(wěn)定土基層 C、石灰工業(yè)廢渣穩(wěn)定土基層 D、級配礫石基層
E、填縫碎石基層
(2006年)62、瀝青路面結構的基本層次一般包括( )。
A、面層 B、基層 C、磨耗層 D、底基層 E、墊層
(2005年)62、道路工程中的路面等級可劃分為高級路面、次高級路面、中級路面和低級路面等,其劃分的依據(jù)有( )。
A、道路系統(tǒng)的定位 B、面層材料的組成 C、路面所能承擔的交通任務 D、結構強度
E、使用的品質
一、單選題
(2010年)13、C (2009年)12、A (2009年)13、D (2008年)6、C (2008年)7、B (2007年)6、C
(2007年)7、A (2006年)6、C (2006年)7、C (2005年)7、A (2005年)8、C (2004年)8、B
(2003年)7、C
二、多選題
(2010年)63、ACDE (2009年)63、CDE (2008年)62、CD (2007年)62、ABCD (2006年)62、ABE
(2005年)62、BCDE
一、單選題
(2010年)13、在城市道路上,人行天橋宜設置在( )
A、重要建筑物附近 B、重要城市風景區(qū)附近 C、商業(yè)網點集中的地段 D、舊城區(qū)商業(yè)街道
(2009年)12、高速公路的路面面層,宜選用( )。
A、瀝青混凝土混合料 B、瀝青碎石混合料 C、乳化瀝青碎石混合料 D、瀝青表面處治
(2009年)13、停車場與通道平行方向的縱坡坡度應( )。
A、不超過3% B、不小于1% C、不小于3% D、不超過1%
(2008年)6、高速公路改建加寬時,應在新舊路基填方邊坡的銜接處開挖臺階,其寬度一般為( )m。
A、1.5 B、1.8 C、2.0 D、2.2
(2008年)7、面層寬度14m的混凝土道路,其墊層寬度應為( )m。
A、14 B、15 C、15.5 D、16
(2007年)6、堅硬巖石陡坡上半挖半填且填方量較小的路基,可修筑成( )。
A、填石路基 B、砌石路基 C、護肩路基 D、護腳路基
(2007年)7、高速公路瀝青路面的面層應采用( )。
A、瀝青混凝土 B、瀝青碎石 C、乳化瀝青碎石 D、瀝青表面處治
(2006年)6、基礎地質條件變化不大的地段,砌石路基的伸縮縫間距一般應約為( )。
A、6~10米 B、10~15米 C、15~20米 D、20~30米
(2006年)7、道路的防護林帶一般應距離路基( )。
A、1~5米 B、5~10米 C、10~30米 D、50~100米
(2005年)7、高速公路、一級公路瀝青路面應采用( )。
A、瀝青混凝土混合料面層 B、瀝青貫入式面層 C、乳化瀝青碎石面層 D、瀝青表面處治面層
(2005年)8、路面結構中的基層材料必須具有( )。
A、足夠的強度、剛度和水穩(wěn)性 B、足夠的剛度、良好的耐磨性和不透水性
C、足夠的強度、良好的水穩(wěn)性和擴散荷載的性能 D、良好的抗凍性、耐污染性和水穩(wěn)性
(2004年)8、高速公路的路面基層宜選用( )。
A、石灰穩(wěn)定土基層 B、級配碎石基層 C、級配礫石基層 D、填隙碎石基層
(2003年)7、路基作為道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滿足的基本要求是具有( )
A、良好的耐磨性 B、良好的抗滑性 C、足夠的水溫穩(wěn)定性 D、密實穩(wěn)定的瀝青結構層
二、多選題
(2010年)63、中心城區(qū)道路綠化常見的類型有( )
A、營造喬木行道樹 B、營造灌木行道樹 C、營造綠化防護工程 D、營造防護林 E、營造風景林
(2009年)63、當路基位于山坡上時,為減少路基填方,宜優(yōu)先選用的形式有( )。
A、填土路基 B、填石路基 C、砌石路基 D、護肩路基 E、護腳路基
(2008年)62、采用瀝青碎石混合料作為面層鋪筑材料的公路,對應的公路等級是( )。
A、高速公路 B、一級公路 C、二級公路 D、三級公路 E、次高級公路
(2007年)62、二級公路路面的基層可選用( )。
A、水泥穩(wěn)定土基層 B、石灰穩(wěn)定土基層 C、石灰工業(yè)廢渣穩(wěn)定土基層 D、級配礫石基層
E、填縫碎石基層
(2006年)62、瀝青路面結構的基本層次一般包括( )。
A、面層 B、基層 C、磨耗層 D、底基層 E、墊層
(2005年)62、道路工程中的路面等級可劃分為高級路面、次高級路面、中級路面和低級路面等,其劃分的依據(jù)有( )。
A、道路系統(tǒng)的定位 B、面層材料的組成 C、路面所能承擔的交通任務 D、結構強度
E、使用的品質
一、單選題
(2010年)13、C (2009年)12、A (2009年)13、D (2008年)6、C (2008年)7、B (2007年)6、C
(2007年)7、A (2006年)6、C (2006年)7、C (2005年)7、A (2005年)8、C (2004年)8、B
(2003年)7、C
二、多選題
(2010年)63、ACDE (2009年)63、CDE (2008年)62、CD (2007年)62、ABCD (2006年)62、ABE
(2005年)62、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