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土工程師考試輔導:灌注砼時堵管有哪些主要要點

字號:

灌注砼時發(fā)生堵管主要由灌注導管破漏、灌注導管底距孔底深度太小、完成二次清孔后灌注砼的準備時間太長、隔水栓不規(guī)范、砼配制質(zhì)量差、灌注過程灌注導管埋深過大等原因引起。
    灌注導管在安裝前應有專人負責檢查,可采用肉眼觀察和敲打聽聲相結(jié)合的方法進行檢查,檢查項目主要有灌注導管是否存在小孔洞和裂縫、灌注導管的接頭是否密封、灌注導管的厚度是否合格。必要時采用試拼裝壓水的方法檢查導管是否破漏。灌注導管底部至孔底的距離應為300~500mm,在灌漿設備的初灌量足夠的條件下,應盡可能取大值。隔水栓應認真細致制作,其直徑和園度應符合使用要求,其長度應≤200mm。
    完成第二次清孔后,應立即開始灌注砼,若因故推遲灌注砼,應重新進行清孔。否則,可能造成孔內(nèi)泥漿懸浮的砂粒下沉而使孔底沉渣過厚,并導致隔水栓無法排出導管外而發(fā)生堵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