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科普知識:各國的平安夜習俗

字號:

★這篇《兒童科普知識:各國的平安夜習俗》,是特地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平安夜的習俗有哪些?平安夜有什么習俗?平安夜怎么過?平安夜是圣誕前夕,即12月24日?!?BR>    美國人過平安夜就像中國人過春節(jié)一樣,幾乎每家每戶都會擺飾圣誕樹,和家人共進晚餐,吃火雞是許多地方的傳統(tǒng)習俗。
    平安夜有什么習俗
    佳音隊
    圣誕節(jié)前夕也就是俗說的平安夜,當晚,全家人會團聚在客廳中,圍繞在圣誕樹旁唱圣誕歌曲,互相交換禮物,彼此分享一年來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表達內心的祝福及愛。在這天晚上都會看到一群可愛的小男生或小女生,手拿詩歌彈著吉他,一家一家的唱著詩歌報佳音。到底佳音隊這種節(jié)日活動是怎么來的呢?
    耶穌誕生的那一晚,一在曠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聽見有聲音自天上傳來,向他們報耶穌降生的好消息。根據圣經記載,耶穌來是要作世人的王,因此天使便透過這些牧羊人把消息傳給更多的人知道。
    后來人們就效仿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到處報人傳講耶穌降生的消息,直到今日,報佳音已經變成圣誕節(jié)不可缺少的一個節(jié)目。
    通常佳音隊是由大約二十名青年人,加上一備裝扮成天使的小女孩和一位圣誕老人組成。在平安夜晚上大約是九點過后,開始一家一家的去報佳音。每當佳音隊去到一個家庭時,先會唱幾首大家都熟悉的圣誕歌曲,然后再由小女孩念出圣經的話語讓該戶人家知道今夜是耶穌降生的日子,過后大家一起禱告再唱一兩首詩歌,再由慷慨大方的圣誕老人派送圣誕禮物給那個家庭中的小廳子,整個報佳音的過程就完成了!
    整個報佳音的活動大約要持續(xù)到第二天凌晨四點左右才結束。
    圣誕夜的高潮是基督教堂在圣誕夜舉行的活動。圣誕夜彌撒一般分為兩次,晚上9~10點的一次對教眾舉行;另一次是子夜時分的大彌撒,這是圣誕夜的高潮。子夜大彌撒在午夜結束,此時,正好圣誕節(jié)來臨,常常伴隨著教堂的鐘聲,敲響了對世界的寬恕、祝福和歡樂、幸福。
    平安夜怎么過
    基督教文化圈
    平安夜亦被認為是圣誕老人及其他地區(qū)類似人物,四處向兒童派禮物的時間。在意大利,禮物在平安夜當日早上已開啟,而在英國、愛爾蘭、瑞典、丹麥、挪威、芬蘭、葡萄牙及波蘭,圣誕禮物通常在平安夜晚上,或圣誕日早上開啟。在德國大部份地區(qū),圣誕禮物則在平安夜晚上開啟。在冰島,圣誕節(jié)在平安夜下午6時開始。教堂鐘聲會被敲響,人們會與家人一起享用節(jié)日晚餐,之后便會拆禮物,一起渡過晚上。在北美洲,大部分家庭會在圣誕日早上拆禮物。對于已離婚的家庭,孩子可能分開兩日,與父親或母親其中一方慶祝。在西班牙,禮物則要到1月6日顯現日早上才會被拆。不少傳統(tǒng)圣誕故事都在平安夜晚上發(fā)生。
    非基督教文化圈
    日本
    在日本,大多數人都信奉傳統(tǒng)的神道教以及佛教,圣誕節(jié)的宗教氣息淡薄,一般人鮮少注意圣誕節(jié)或平安夜的宗教意義。大多是年輕人受到商業(yè)炒作的影響,將圣誕節(jié)等同于禮物交換、狂歡節(jié)或是情人節(jié)的延伸。年輕人開派對,情侶往往在圣誕夜約會、吃大餐,造成餐廳與旅館人潮,遠多于教堂的現象。
    香港和澳門
    中國也非傳統(tǒng)基督教國家,然而,香港及澳門在殖民時期分別受到英國及葡萄牙的影響。平安夜是年輕人、小孩子以至所有人都會慶祝的日子。數以十萬計的香港市民會到尖東欣賞圣誕燈飾,及到酒店吃自助餐;不少人會在平安夜交換禮物。年輕情侶則會到尖沙咀欣賞圣誕燈飾,開圣誕派對,或到蘭桂坊等地狂歡;基督教及天主教徒則會參加報佳音等宗教聚會。
    臺灣
    在臺灣,原本只有占人口少數的基督徒以傳統(tǒng)方式慶祝,然而近年受到西方文化的刺激,以及日本節(jié)目、ACG文化的影響,在年輕人之間興起了過平安夜的風潮,慶祝的方式除了移植自日本及美國之外,許多地方還會舉辦圣誕狂歡舞會。
    中國內地
    受中西文化融合影響,圣誕節(jié)漸漸被中國的年輕人所接受,同時加入了中國特有的元素,在大陸,流行平安夜年輕人之間互贈禮物,吃“平安果”(即蘋果,蘋與平安夜的平同音)。
    平安夜的習俗有哪些的專家觀點
    平安夜是個比較年輕化的節(jié)日,在廣大年輕人中流行,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重視,我們可以多去了解這些節(jié)日,增長自己知識的同時也可以體驗其中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