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專升本政治模擬試題及答案四

字號: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3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7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是(  )
    A.群眾路線     B.為人民服務
    C.對立統一規(guī)律 D.實事求是
    2、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根本方法是(  )
    A.分析和綜合的統一 B.邏輯和歷史的統一
    C.理論聯系實際 D.虛心向群眾學習
    3、時間的一維性是指它的(  )
    A.可逆性 B.不可逆性
    C.無限性 D.持續(xù)性
    4、在內容和形式的矛盾運動中( ?。?BR>    A.內容總是落后于形式的變化
    B.內容活躍易變,形式相對穩(wěn)定
    C.形式決定內容,內容反作用于形式
    D.內容相對穩(wěn)定,形式活躍易變
    5、系統是指(  )
    A.諸要素相互聯結的統一整體
    B.事物的普遍聯系
    C.同事物有關的諸要素的總和
    D.事物前后相繼的聯系
    6、下列說法中揭示了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是(  )
    A.太陽東升西落
    B.水往低處流
    C.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fā)展的要求
    D.國家是調和階級矛盾的工具
    7、古語說:“奢靡之始,危亡之漸”。這句話是說,奢侈逐步發(fā)展會導致危亡。其中包括的哲學道理是(   )
    A.現象是本質的外部表現
    B.特殊性中包含著普遍性
    C.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D.質變會引起新的量變
    8、理性認識高于感性認識,因為(  )
    A.理性認識反映了事物的本質,感性認識反映了事物的現象
    B.理性認識是抽象的,感性認識是具體的
    C.理性認識是絕對的,感性認識是相對的
    D.理性認識可靠,感性認識不可靠
    9、真理是指(  )
    A.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性
    B.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性的正確認識
    C.對人們有用的理論
    D.先進階級的進步觀點
    10、人的本質是(  )
    A.永恒不變的 B.隨主觀意志的變化而變化
    C.隨社會關系的變化而變化 D.隨個性的變化而變化
    11、歷最早的被剝削階級是( ?。?BR>    A.奴隸階級 B.農民階級
    C.工人階級 D.自由民
    12、毛澤東思想的精髓(   )
    A.實事求是 B.群眾路線
    C.獨立自主 D.解放思想
    13、中國工人階級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的標志是( )
    A.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B.五四運動
    C.五洲運動 D.新文化運動
    14、中國近代社會的性質是(   )
    A.殖民地社會 B.封建社會
    C.資本主義社會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5、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  )
    A.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B.中國無產階級的誕生
    C.新文化運動的爆發(fā) D.五四運動
    16、指導建立社會主義中國基本政治制度的是毛澤東的(   )
    A.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B.社會主義革命理論
    C.人民民主專政理論
    D.社會主義建設理論
    17、毛澤東明確提出馬克思主義必須中國化是在( ?。?BR>    A.1921年 B.1927年
    C.1938年 D.1949年
    18、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人民革命的第一個和最兇惡的敵人是( ?。?BR>    A.帝國主義 B.封建主義
    C.官僚資本主義 D.民族資本主義
    19、中國共產黨提出無產階級領導權和工農聯盟的大會是(  )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四大 D.中共五大
    20、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基礎是(   )
    A.三民主義 B.新三民主義
    C.愛國主義 D.民主主義
    21、抗戰(zhàn)爆發(fā)后,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第一個敵后抗日根據地是(  )
    A.陜甘寧根據地 B.太行山根據地
    C.晉察冀根據地 D.晉察魯豫根據地
    22、全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是(  )
    A.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B.鄂豫皖革命根據地
    C.左右江革命根據地 D.洪湖革命根據地
    23、解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   )
    A.必須堅持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
    B.必須堅持以國有企業(yè)改革為中心
    C.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D.必須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中心
    24、鄧小平理論科學理論的邏輯起點是( ?。?BR>    A.改革開放
    B.獨立自主
    C.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D.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25、鄧小平關于促進地區(qū)經濟協調發(fā)展的戰(zhàn)略構想是(  )
    A.各地區(qū)均衡發(fā)展
    B.各地區(qū)非均衡發(fā)展
    C.地區(qū)經濟梯次推進共同發(fā)展
    D.優(yōu)先發(fā)展中西部地區(qū)
    26、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明確提出(   )
    A.勞動者是第一生產力
    B.生產工具是第一生產力
    C.管理是第一生產力
    D.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27、我國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的是( ?。?BR>    A.集體經濟   B.國有經濟
    C.非公有制經濟    D.外資經濟
    28、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的會議是( ?。?BR>    A.黨的十四大
    B.黨的十五大
    C.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
    D.黨的十六大
    29、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權制度是企業(yè)制度的(   )
    A.組織制度    B.基礎的核心
    C.管理制度   D.財務制度
    30、在我國產業(yè)結構調整與優(yōu)化中,應積極發(fā)展的產業(yè)是(  )
    A.農業(yè) B.第二產業(yè)
    C.工業(yè) D.第三產業(yè)
    31、我國現階段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采取的形式是(  )
    A.國家所有制
    B.股份制
    C.股份合作制
    D.承包經營制
    32、我國對外開放是( ?。?BR>    A.對社會主義國家的開放
    B.對發(fā)達國家的開放
    C.對發(fā)展中國家的開放
    D.全方位的開放
    33、“三全有利于”標準的核心是(   )
    A.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
    B.有利于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制度
    C.有利于發(fā)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
    D.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4、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中的領導地位是由(  )
    A.黨的性質決定的 B.黨的宗旨決定的
    C.黨的綱領決定的 D.黨的路線決定的
    35、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是(  )
    A.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 B.人民當家作主
    C.民主集中制 D.維護社會主義制度
    二、辨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20分,每小題10分。
    36、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劇中人”,英雄人物是歷史的“劇作者”。
    37、經濟發(fā)展速度要快,經濟效益就不能要求過高。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
    38、簡述社會基本矛盾是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動力。
    39、簡要說明毛澤東所著《論人 民民主專政》的主要內容和意義。
    40.簡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內涵及其相互關系。
    四、論述題:本大題滿分20分。
    41、試述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的主要內容
    五、部分答案。
    D 2.C 3.B 4.B 5.A 6.C 7.C 8.A
    9.B 10.C 11.A 12.A 13.B 14.D 15.D 16.C
    17.C 18.A 19.C 20.B 21.C 22.A 23.C 24.C
    25.C 26.D 27.B 28.D 29.B 30.D 31.A 32.D
    33.C 34.A 3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