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媽媽發(fā)愁:寶寶吃飽了嗎?

字號:

十個媽媽有九個會擔心寶寶吃不飽:寶寶哭鬧不已,是不是沒吃飽?晚上睡覺不踏實,是不是白天沒喂夠?吃完*還是漲漲的,是否需要繼續(xù)喂?的確,對于新手媽媽來說,由于缺乏經(jīng)驗,加之寶寶又不會說話,簡單問題如“吃飽了嗎?”也變得不簡單了。
    一、怎樣判斷寶寶吃飽了沒呢?
    宏觀方面,比如看大小便、體重增長情況:
    1.看大小便
    次數(shù):如果每天至少有6次小便,3-4次大便,就說明寶寶吃得很好。
    之后隨著月齡的增加,寶寶的大便次數(shù)會逐漸減少。
    顏色:寶寶剛出生,大便顏色是粘稠的深綠色,隨著月齡的增加會慢慢變成正常的黃色。
    如果寶寶的便便顏色一直發(fā)暗,排便次數(shù)也不多,那很可能是喝奶量不夠。
    2.看體重增長情況
    體重增長是寶寶吃飽的硬指標。
    0-2周:體重會出現(xiàn)生理性下降。下降幅度一般在5%-10%;超過10%,就需要看醫(yī)生。
    2周-4周:每周增重約110~200g,體重開始平穩(wěn)增長;
    2-6個月:每月體重增加450~670g,增重明顯;
    6-12個月:體重每月增加350~450g,增速開始變慢。
    當然,每個寶寶的生長軌跡并不一樣,不能要求寶寶嚴格按照以上體重增長。只要圍繞著WHO生長曲線,在3%~97%范圍內(nèi)的都屬于達標。
    直觀判斷,可以看寶寶的表現(xiàn):
    1.吃奶速度慢了
    吃奶速度慢下來了,吸吮力度也減弱了,開始顯得漫不經(jīng)心,這就說明寶寶要吃飽了。
    2.對*失去興趣
    會主動把奶頭吐出來,開始跟媽媽或周圍的人咿呀“說話”,頭轉(zhuǎn)向離開*的方向,對*不再關(guān)注。
    如果媽媽想強行把*塞給寶寶,寶寶會轉(zhuǎn)頭躲開,或用哭鬧表示*。
    3.精神狀態(tài)是放松和滿足的
    寶寶如果吃飽了,就會特別“滿足”。不哭也不鬧,一般能夠安靜地入睡2~4個小時,如果醒了,還能玩一會兒。
    如果沒吃飽,則表現(xiàn)為:煩躁、精神不振、哭鬧不安等,或沒睡1-2個小時就醒了。
    新手媽媽都會發(fā)愁的問題:寶寶吃飽了嗎?
    二、母乳喂養(yǎng),如何保證寶寶吃飽喝足?
    有句話叫“母乳不是你想喂,想喂就能喂”,確實,母乳喂養(yǎng)是很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兒。
    ①母乳不足,寶寶不夠吃怎么辦?
    做好*排空,刺激泌乳:奶是越吸越多的,只有做到*排空,才能生產(chǎn)更多的奶。親喂做不到完全排空或不能親喂時,要用吸奶器排空奶水。
    采取正確的喂養(yǎng)姿勢:喂奶姿勢不正確,寶寶銜接不舒服,會影響寶寶在單位時間的吃奶量。
    混合喂養(yǎng):不要覺得喂奶粉有負罪感,配方粉就是補充母乳不足的,它沒什么不好,同樣營養(yǎng)。
    ②母乳充足,警惕過度喂養(yǎng)!
    母乳充足也有困擾?當然,媽媽們會覺得奶還有這么多,是不是沒吃飽?。亢苋菀走^度喂養(yǎng)!
    按需喂養(yǎng):餓了就喂,吃飽就不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