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試頻道為大家推出【2017年司法考試課程!】考生可點擊以下入口進入免費試聽頁面!足不出戶就可以邊聽課邊學習,為大家的取證夢想助力!
【手機用戶】→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電腦用戶】→點擊進入免費試聽>>
1、 論英國衡平法。
答案:(1)衡平法的產生。13世紀開始英國出現(xiàn)了許多新的財產關系需要法律進行調整。普通法拘泥于嚴格的訴訟程序,顯得嚴格而僵硬,不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要求。越來越多的當事人權利和利益得不到普通法的保護而求助國王,到14世紀前期,國王轉命大法官審理,隨后成立由大法官主持的單獨法院,專門處理這類案件,逐漸形成一套法律規(guī)范體系,稱為“衡平法”。衡平法是大法官為彌補普通法的缺陷,在司法實踐中博采多種法律淵源而創(chuàng)造的規(guī)范體系。(2)衡平法的訴訟程序簡便、靈活,以快速、經濟、切實解決當事人的爭端為宗旨。訴訟只要有原告的起訴書即可,起訴書不拘泥于形式,請求范圍也不受限制;審理案件時,由大法官進行書面審理,終作出判決;法庭使用的文字簡單,無需特定的法律用語。初不要求嚴格遵循先例,法官具有極大自由裁量權,以后先例原則逐漸在衡平法院確立,也要求嚴格遵循先例。(3)衡平法對英國法發(fā)展的影響:衡平法的產生只是對普通法的補充,從實踐領域看,衡平法只關注普通法調整不力的方面,如信托等;從救濟方法看,只有在普通法的救濟方法不足以彌補當事人損失時,衡平法的救濟方法才能充分發(fā)揮作用;衡平法是一種“補償性”制度,以普通法的存在為前提。衡平法在其發(fā)展過程中,創(chuàng)制出許多新的救濟方法,及時確認、保護了當事人的權利,對英國法律體系的完善作出了重要貢獻。1875年以后,雖然普通法院與衡平法院兩大系統(tǒng)合而為一,所有法院都可適合英國法的全部規(guī)則,但這并不意味著普通法和衡平法已經融合,更不意味衡平法已消失。直至今日,衡平法仍是創(chuàng)造新原則和補救原則的重要手段。衡平法優(yōu)先原則也在1981年《高法院法》中重申。衡平法仍在英國法律體系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只是它已不能獨立發(fā)展,沒有了單獨適用的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