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集錦【三則】

字號:


    由于不同年齡幼兒的認(rèn)知、思維和表達表現(xiàn)的能力與水平不同,教師要不斷地記錄觀察,小編整理了小班幼兒觀察記錄,希望對你有幫助。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一
    觀察對象:小班幼兒小沈
    觀察時間:
    小沈平時一向由媽媽給他接送,因此每一天來園較早。這天他又早早的第一個到校,媽媽一個勁地跟他說:“快叫老師早呀!”小沈沒有反應(yīng),低著頭繼續(xù)往前走。于是我蹲下身子跟他說:“小沈早上要跟老師怎樣說呀”他還是低著頭不看老師,我跟他說:“那你就看一眼老師吧,”他還是不肯看,更不用說說老師早。他母親嘆口氣說:“咳,這孩子真是的就是這樣不肯叫人,總在背后說,在家里也一樣。在活動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他在跟小朋友一齊說話時聲音很響亮,可一到群眾面前說話時,他就不敢大聲說,剛開始甚至還不敢上臺。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二
    看到一個畫面,記錄下來。
    場景一:中午吃面。緣的桌上灑出了幾根,“老師,是恬的弄清的!”緣和恬坐在一組,中間隔了一位瑾?!霸趺椿厥?”兩人嘟著嘴,滿臉的氣憤,互不相讓,決沒有道謙的想法。了解后得知:緣說讓欣不要與恬好,恬氣急之下去動緣的調(diào)羹,幾根面就這樣掉了出來。
    場景二:吃完午飯,大家把小椅子搬到兩邊,他們喜歡和朋友放一起,各自的小群體。緣先吃完,放在了魚缸旁觀察著魚兒。恬吃完后把椅子搬到了緣的附近,然后對她說:“我不是來和你坐一起的,我是來跟你說對不起的!”緣看著恬,不說話,但接受了她的道歉,把自己的椅子挪了一下,接著恬把椅子放在附近,兩人一起看起了魚兒。
    反思:
    從矛盾的出現(xiàn)到矛盾的消失,只是孩子的一小段生活片段。我想把它記錄下來,因為從這一瞬間看到了孩子的成長片段,他們的真實想法。
    這從案例上看,這個矛盾的起源是孩子間的一句話,僅僅是一句話怎能讓一個孩子如此氣憤?這要說到孩子之間的關(guān)系。成人有成人的群體,孩子也同樣有自己群體,也就是他們的朋友。于是坐在一組的孩子就成為一個小小的群體。上課時,他們相互討論;做游戲時,他們互分角色;空余時開始聊天、說熱鬧。雖說,大家都是好朋友,我也常常會把這話掛嘴邊,但孩子的好朋友還是有一定界線的。恬想嬴得朋友的愛,欣就坐在恬的旁邊,要是真不和自己好了,那多沒趣。為此她為緣的話而生氣,停不了緣的嘴,只能另想辦法對付,于是場景一的畫面就出現(xiàn)了。
    這個案例給我大的啟發(fā)是:孩子之間能自己解決矛盾。我們通常的做法是,幫助分清是非然后讓他們相互道謙,孩子是口服心不服,師以為這樣就結(jié)束了。其實不然。恬的道歉是自發(fā),她想與緣在一起,也知道剛才的做法不太好會影響她們的關(guān)系,于是很自然的道謙,之后兩人又成了密友。
    原來,孩子的矛盾里也有學(xué)問。
    幼兒園小班觀察記錄三
    今天,我們做紙工《香香的被子》。我在講解示范后,孩子們都開始自主操作了,辰辰拿起他面前的材料和剪刀,比劃了一下,欲哭,對我喊道:“老師,我不會。”我起先是有一點疑惑,辰辰明明早上剪輪胎剪得很好呀,這個是簡單地直線條剪,他怎么會不會?我鼓勵他,“辰辰,和剪輪胎剪呀!像這樣,剪下去?!蔽椅罩匠降氖郑袅艘幌?,然后讓辰辰自己去剪,我就去別的地方指導(dǎo)了。繞了一圈回來,辰辰居然一動都沒動,他還是哭著說“不會”。我就奇怪了,我問辰辰:“你早上剪輪胎不是剪得很好嗎?這個怎么不會剪了?”“我怕!”辰辰哭道。我好想一下子明白了什么,于是握著辰辰的手和他一起剪,剪了一會,我放手,辰辰自己剪,他好像不太害怕了,剪得很順。
    辰辰的這種情況是受他的心理影響,他的性格是比較膽小的,做任何事情都畏畏縮縮,生怕做錯事情,所以他猶豫不決,不敢剪下去。但我知道,辰辰使用剪刀還是比較熟練的,剪出來的東西也很光滑平整,因此我要做的是幫助他克服心理障礙。所以,我?guī)е匠揭黄鸺?,讓他感受到新的東西也并沒有想象得那么可怕,即使剪壞了也沒有關(guān)系,在他逐漸適應(yīng)了之后,我馬上收手,他也能自己剪下去。
    辰辰缺乏的是自信,只要我們多給他一點鼓勵,平時也逐步讓他嘗試一些新鮮的事物,來增強他對新事物的適應(yīng)能力,同時,也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共同來幫助辰辰增強自信心,克服恐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