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是每個孩子學(xué)習(xí)知識的地方,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要想保證每個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就要通過日常的觀察來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不同的習(xí)慣愛好以及思想動態(tài),進而因材施教。為您提供了精簡版幼教隨筆合輯,希望對您的教學(xué)教育有所幫助。
【一】帶班中的點滴經(jīng)驗
和劉老師配班快一年了,從劉老師身上我學(xué)到了很多,下面我就列舉幾個“劉氏法”給大家曬曬。
一、“大鳥喂食”法
從開學(xué)到現(xiàn)在每天中午孩子們吃的飯菜有限,到后剩下的,倒得很多,看的劉老師心疼死,同時又為孩子們擔(dān)心——沒吃飽!有一天,在我分菜的時候劉老師將我分剩下的菜盆搬走了拿到孩子們的面前,“青菜味道可好了,多多(前一天故事中的小男孩)什么都愛吃,愛吃的就是青菜!”邊說邊往孩子們的嘴里送青菜,沒想到啊每一個孩子的嘴都張的大大的,嘴里塞得滿滿的,不一會兒就把剩下的菜全分完了,我高興了就說:“小朋友們,轉(zhuǎn)身搬小凳子過來吧,好吃的青菜呀你們的盤子里還有哦!”我以為今天的菜應(yīng)該發(fā)揮大的作用了,可是沒想到到后還是有很多的青菜生下來,我真的很納悶,剛剛不是還吃的好好的嗎?到了第二天,我干脆就不分菜了,直接讓劉老師先喂食,奇怪的事情又發(fā)生了,只要是喂到嘴里的他們?nèi)汲裕】磥磉@些“小鳥”還挺懂得搶著吃好吃的道理的!
二、“眼皮加壓”法
每天中午我們班的孩子都睡著的,能有這樣的效果要歸功于劉老師的“眼皮加壓法”(這是劉老師授予的專利名稱。)我們班有一個身體狀況比較特殊的孩子中午不要睡覺,一個人在那里自言自語,還會踢掉被子,甚至頻繁上廁所十來次,這樣的狀況不僅嚴重影響孩子自身的身體健康,同時也會影響其他孩子的睡眠,有一天劉老師在循循善誘n久之后,實在無奈,忽然想到了一個辦法,用手指輕輕順著他的額頭一直向下捋,一下一下,沒想到不到十下他就睡著了!第二天我親自嘗試了一下,發(fā)現(xiàn)這個方法真的很有效,到后來還沒等我們“動手”他就已經(jīng)睡著了。后來劉老師還告訴我,這一辦法模仿于育嬰師培訓(xùn)中學(xué)來的“嬰兒撫觸法”,呵呵,看來是劉老師的靈活運用呀。
【二】批評不要隨便出口
今天陽光燦爛,孩子們在戶外玩,一會兒陸秋彤跑過來說:孫老師,朱致遠打我!我一瞧,朱致遠撅著嘴,一臉的不高興。我走過去:朱致遠,注意點??!顯然我的語氣有些不耐煩,因為朱致遠平時總愛招事。又過了一會兒,邵敏琪跑過來對我說:孫老師,朱致遠擰我。怎么又是朱致遠。我心里嘀咕著。當我看到他時,他只是低著頭,像是等待著我的批評。我捫心自問:我是否應(yīng)該采用另一種教育方式呢?于是,我輕輕叫過朱致遠:朱致遠,剛才怎么了?他理直氣壯地說:他們都搶我手里的玩具,我不給,他們就搶。我就不給!我看看他手里的玩具:呀,真好看,我也想跟你玩,好嗎?他高興地點點頭。我一邊和他玩,一邊自言自語:如果想跟你玩的小朋友都加入進來,咱們更開心了。朱致遠聽了我的話,很快就把剛才那幾個孩子找來一起玩了起來。聽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我為剛才的教育取得成功感到很欣慰,同時我也意識到:這又是良好的教育契機。于是,我對孩子們說:玩具好玩嗎?孩子們齊聲說:好玩。朱致遠有玩具讓大家玩,咱們謝謝他吧。于是,許多幼稚的聲音一起說:謝謝朱致遠朱致遠低下頭不好意思地笑了。
這件事讓我思考著自己平時的教育行為,我們每天可能都在處理類似的問題,但每次我都沒有認真想過:我平時的教育行為是否有問題?是否讓孩子接受?孩子是迫于老師的嚴厲接受的,還是心甘情愿接受的?朱致遠,你注意點啊!這句常說的話不是批評卻暗含批評,暗中已經(jīng)將朱致遠放在犯錯誤的位置上。一時的效果換來的卻是孩子與老師的陌生感,這樣的教育不能深入孩子的內(nèi)心。我們確實要思考:批評不要隨便出口!
【三】做一個“懶”老師
每當遇到問題總是喜歡向老師告狀老師,他搶了我的玩具;老師,他打我這里了;,回頭想想,孩子們確實長大了不少,能力水平也有所提高,但還是有不少不會獨立解決問題、勇敢面對問題的小朋友。
對于這一現(xiàn)象,我也有一些見解和大家分享一下。
造成這一現(xiàn)象,與家庭教育有一定的關(guān)系。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不少家庭都存在著幾個大人圍繞一個孩子轉(zhuǎn)的現(xiàn)象。在許多家庭中,由于孩子父母的工作關(guān)系,孩子往往由爺爺、奶奶照顧。老人由于受舊觀念的約束和影響,在育兒方面都會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易溺愛、放縱、言聽計從,特別是老人家生怕孩子碰傷了,難交待,怕孩子的父母會怪責(zé),所以更限制和溺愛幼兒,使幼兒的依賴性比較強,性格比較內(nèi)向、膽小。這對幼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很大的影響。
不妨試試做一個懶老師。這里的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懶,應(yīng)該是對教師目標的把握、時機的選擇等方面的綜合素質(zhì)的要求。教師應(yīng)該給予幼兒幫助,但并不是當幼兒一要求馬上就給予。當幼兒跑來告狀時,教師應(yīng)當首先判斷幼兒是不是真正需要幫助,是不是真的遇到了難題,不要讓孩子產(chǎn)生依賴。教師可以先引導(dǎo)幼兒你試試自己解決!你和他商量一下該怎樣辦!不是太嚴重的事,老師都不要插手,讓幼兒自己解決。無論解決后是怎樣,事后教師都要給予孩子教育和指導(dǎo)。如:幼兒一起玩時許多時候都會發(fā)生糾紛,老師,她搶了我的玩具。這時如果老師馬上幫孩子出頭就會讓她產(chǎn)生依賴。很多時候我會這樣說:那你們兩個商量一下該怎樣玩這個玩具吧。把問題扔還給幼兒。如果他們解決不了那兩個停下來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到收完玩具后再把他們叫到跟前了解事情的經(jīng)過再教育一下。當你觀察后發(fā)現(xiàn),孩子確實是遇到了問題,也不必急著幫他解決,而應(yīng)該指導(dǎo)他通過自己的能力來解決,老師的提示策略指導(dǎo)可以多一些,問題還是應(yīng)當留給幼兒。
通過教師的懶、鼓勵和教育,幼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一般都會漸漸長進,告狀也會少,還可以從中學(xué)會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