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位置與方向)教案資料

字號:

做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讓老師在教學中游刃有余,顯現(xiàn)出足夠強大的自信。而且對于教案不僅僅是學校考核的標準之一,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他會在教案中加入自己獨到的見解,可能你的見解是先進的一種方式說不準呢?以下是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啟發(fā)。
    一、教材分析: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jīng)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jīng)驗,并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jīng)會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并認識簡單的路線圖。本單元教材在編排上有下面幾個特點:依照兒童空間方位認知順序進行編排,提供豐富的生活和活動情境,幫助學生辨認方向。
    二、單元教學目標:
    1.通過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2.結(jié)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篇一】
    第1課時認識東、南、西、北方向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2至3頁例1及練習一第1題。
    教學目標:1.通過活動體驗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形成辨認東、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在觀察主題圖時,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難點: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來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2008年的奧運會在哪里舉行嗎?這是我們祖國的驕傲,也是全國人民努力的結(jié)果,大家想不想看看首都北京的美景呢?
    二、愉快體驗,探究新知
    1.觀察主題圖
    (1)出示第2頁彩圖。
    (2)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北京的*廣場,你們看見了哪些建筑物?愿意當小導游為大家介紹一下嗎?同桌之間互相解說。
    (3)指名上臺講。
    2.學習例1:出示第3頁彩圖。
    (1)圖上畫的是小明和他的學校,你能告訴老師他在干什么嗎?大家想和他一樣去我們的操場上認識這四個方向嗎?
    早上太陽在什么方向?面朝太陽,我們面對的是什么方向?背對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學生相互說說自己前面的和后面的方向。
    現(xiàn)在同學們像老師一樣伸開兩臂,我們左手指的方向是北,右手指的方向是南。
    (2)讓學生說說學校的東、南、西、北各有什么建筑物。提問學校的教學樓等建筑物在操場的哪一面?
    (3)請4位同學面朝4個方向背對背站好,讓他們說說自己面對的方向。引導其他同學觀察和發(fā)現(xiàn)東西兩個方向的同學背對背,南北兩個方向的同學背對背。
    強調(diào)東西相對,南北相對。
    (4)回教室填寫例1。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說一說教室里東、南、西、北各有什么(練習一第1題)?
    2、用東、南、西、北這些詞語說一說你座位周圍同學所在的方向。
    3、你說我做:5人一組,1人指揮,4人做動作。(1人指揮站中間,4人聽指揮站4個方向。)
    四、課堂小結(jié)
    今天大家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回家按照4個方向觀察房間的擺設,明天來告訴大家。
     【篇二】
    第2課時繪制平面圖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4頁例2及練習一第2題。
    教學目標:1.通過讓學生在圖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關系,并集體交流,使學生知道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
    2.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難點:知道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的。
    教具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知,引入情境
    復習四個方向,請學生介紹學校四個方向的建筑物。
    想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學校,可以使用校園示意圖。
    二、動手操作,學習新知
    出示第4頁彩圖。
    1.這些小朋友正在繪制示意圖,看過他們的情況你能說出繪制校園示意圖時要畫上哪些內(nèi)容嗎?
    2.生繪制校園示意圖。
    3.小組交流展示。
    4.看第4頁彩圖,說說怎樣畫更簡便、更清楚?
    三、鞏固練習
    1.出示第6頁第2題彩圖。
    這是小明的房間,你能幫他介紹一下四面的擺設嗎?
    2.一人說房間的陳設,一人繪制出平面示意圖。要求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
    3.全班交流。
    四、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把有關方向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學會了繪制簡單的平面示意圖。課后請大家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一張標準的校園示意圖給你們的爸爸媽媽看看,向他們介紹我們的校園。
     【篇三】
    第3課時看簡單的路線圖(一)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5頁例3及練習一第3、4題。
    教學目標:1.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2.培養(yǎng)學生的辨別能力和數(shù)學實踐能力。
    3.幫助學生了解生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難點: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教具準備:掛圖、指南針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第5頁例3彩圖。
    小明來到了一個陌生的街區(qū),我們來幫小明看看這個街區(qū)有哪些主要建筑物。
    在這張圖上你還能獲得哪些信息呢?
    如果小明問的是你,你能準確的告訴他行走路線嗎?
    二、新知探索
    1.圖上只標明了北方,其余三個方向你能辨認出來嗎?
    2.誰能說說少年宮的位置?體育場的位置呢?
    按那個小朋友告訴小明的路線能到達少年宮嗎?你能告訴小明去體育場怎么走嗎?
    3.根據(jù)掛圖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來?
    小結(jié):剛才大家說了好多行走路線,我們在為別人指路的時候要先弄清楚方向,再找到要去的建筑物的位置,然后告訴問路人行走的路線。
    三、鞏固練習
    1.出示第5頁“做一做”彩圖。
    生說圖上的信息,辨認四個方向。
    描述某些建筑物的位置。
    2.練習一第3題。
    3.練習一第4題。
    四、課堂小結(jié)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五、擴展延伸
    介紹四大發(fā)明的指南針。
     【篇四】
    第4課時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8頁例4及練習二第1、2、3、4題。
    教學目標:1、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方向。
    2、借助各種活動,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
    3.通過知識的運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七個方向。
    教學過程
    一、布置課前預習:
    1、查找有關指南針的資料。
    2、尋找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二、談話導入
    (出示課本情境圖)通過前幾堂課的學習小明學會辨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今天他帶了一個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來到校園中的操場上,準備繼續(xù)學習更多與方向有關的知識。你們猜他帶的是什么?(指南針)
    三、親身實踐,接受新知
    1、了解指南針的歷史和使用方法,增強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針圖)由學生匯報交流預習1收集的資料,教師給予歸納,并重點指導怎樣利用指南針辨別方向:
    指南針是用來指示方向的。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儀器──司南,后來又發(fā)明了羅盤。指南針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指南針盤面上的指針受地球磁場的影響,紅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北,白色的一頭總是指向南。人們根據(jù)這一原理利用指南針來辨別方向。
    2、根據(jù)指南針現(xiàn)在的指示說說校園里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是教學樓,南面是花壇,東面是圖書館,西面是體育館)
    3、借助指南針盤面上的標記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
    問:多功能廳、食堂分別在校園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導學生歸納:從“東”出發(fā),東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北,東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東南。從“西”出發(fā),西和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間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園的東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鞏固運用
    1、給出一個方向由學生討論后制成方向板?!?BR>    2、利用方向板辨認教室中的八個方向。
    3、坐在座位上,說一說你的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
    4、練習二第1、2、3題。
    5、練習二第4題:出示我國行政區(qū)域圖,問:這是哪國的地圖?適時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讓學生找出我國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十堰的位置,說說十堰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武漢的什么方向?
    五、全課小結(jié)
    1、這堂課學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2、交流預習2:生活中什么時候會用到方位的知識。
     【篇五】
    第5課時看簡單的路線圖(二)
    教學內(nèi)容:教材第9頁例5及練習二第5、6題。
    教學目標:1.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八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2.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表述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
    3.使學生敢于、樂于和他人交流。激發(fā)學生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八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教具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生活中常要用到方位知識,誰來和大家說說?
    我們在參觀游覽的時候也會用到。
    二、進入情境,運用新知
    1.出示第9頁例5彩圖。
    這幅圖畫了些什么?
    2.通過指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
    同桌交流,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3.說說各場館所在位置。
    同桌互相問答。
    4.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小結(jié):我們在參觀游覽的時候,先辨別方向,再弄清楚要去的場館和設施在什么方向,然后前往。如果有人問路,要把行走路線說清楚。
    三、鞏固運用
    1.第9頁“做一做”。
    2.小游戲:問路(第11頁第3題)
    四、課堂小結(jié):
    這堂課學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
    第12頁第5、6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