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伯為黃河之神。祭祀河神,由來久遠(yuǎn),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即有“祭于河”的記載。下面是分享的 國(guó)學(xué)寶典《楚辭九歌》:河伯。歡迎閱讀參考!
《河伯》
【原文】
與女游兮九河,
沖風(fēng)起兮水揚(yáng)波①。
乘水車兮荷蓋,
駕兩龍兮驂螭②。
登昆侖兮四望,
心飛揚(yáng)兮浩蕩③。
日將暮兮悵忘歸,
惟極浦兮寤懷④。
河伯魚鱗屋兮龍?zhí)茫?BR> 紫貝闕兮珠宮⑤,
靈何為兮水中⑥?
乘白黿兮逐文魚,
與女游兮河之渚⑦,
流澌紛兮將來下⑧。
子交手兮東行,
送美人兮南浦⑨。
波滔滔兮來迎,
魚鄰鄰兮媵予⑩。
【注釋】
①九河:黃河的總名。傳說大禹治水到兗州,把河水分為九道。王逸注九河為“徒駭、太史、馬頰、覆釜、胡蘇、簡(jiǎn)、絮、鉤、磐、鬲津”。
②驂(cān):古時(shí)用四匹馬駕車,中間的兩匹馬叫服,兩邊的兩匹馬叫驂,這里作動(dòng)詞用。
③昆侖:山名,傳說為黃河的發(fā)源地。
④悵忘歸:姜亮夫《屈原賦校注》據(jù)王逸注“心樂志悅忽忘還歸也”,推斷“悵忘歸”,為“儋忘歸”之誤。此句意為:太陽將落,我們迷戀景色忘記了返回住地。
⑤魚鱗屋:以魚鱗做瓦的房屋。
⑥靈:指河伯。
⑦文魚:有斑紋的魚。《山海經(jīng)·中山經(jīng)》:“睢水東注江,其中多文魚?!弊ⅲ骸坝邪哂嘁病?。
⑧流澌:即流水。一說“流澌”是融解的冰塊。
⑨子:指河伯。
⑩媵(yìnɡ):古代陪嫁的女子叫“媵”,這里作動(dòng)詞用,陪伴的意思。
【譯文】
河神啊,與你一起游九河,
急風(fēng)沖起河水泛洪波。
乘坐水車荷葉做車蓋,
雙龍駕轅雙螭來拉車。
登上昆侖縱目望四方,
心意飛揚(yáng)胸懷多寬暢。
日暮美景流連竟忘歸,
突然警醒更懷念水鄉(xiāng)。
魚鱗做屋瓦廳堂畫蛟龍,
紫貝飾門闕珍珠飾玉宮,
河伯啊,為何久住水中?
乘上白黿文魚伴,
同游沙洲永相隨,
綿綿情深如流水。
與你攜手向東行,
送你同到河南岸。
滔滔河水來歡迎,
魚兒列隊(duì)來陪伴。
【賞析】
河伯為黃河之神。祭祀河神,由來久遠(yuǎn),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即有“祭于河”的記載。河伯之名起源于戰(zhàn)國(guó),《韓非子·內(nèi)儲(chǔ)說上》:“齊人有謂齊王曰:‘河伯,大神也?!薄肚f子·秋水》中出現(xiàn)了河伯的形象?!妒酚洝ち鶉?guó)年表》說:“秦靈公八年,初以君主妻河。”褚少孫補(bǔ)《史記·滑稽列傳》載有河伯娶親的故事。本篇為祭祀河神的樂歌,通篇以女子的語氣敘說與河伯的歡會(huì)暢游。他們乘水車駕兩龍游于九河之上,他們登上黃河發(fā)源地昆侖之巔,他們住在水中,魚鱗紫貝裝飾的宮殿富麗堂皇,他們攜手東行,波濤迎接,魚兒陪伴。古代黃河經(jīng)常泛濫成災(zāi),人們無力征服為害于人的黃河,于是采取安撫、和親、賄賂的辦法。這首祀河之歌正是這種辦法的曲折反映。也有人認(rèn)為本篇寫河伯與洛水女神的戀愛故事?!芭薄ⅰ白印?、“美人”等都指代洛水女神,全篇以河伯的語氣敘事抒情,可備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