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睡前成語小故事

字號:

成語故事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積淀,每一個成語都是那么深刻雋永、言簡意賅。整理了相關(guān)內(nèi)容,快來看看吧!希望能幫助到你~更多相關(guān)訊息請關(guān)注!
    大器晚成
    袁紹身邊的一位門客,名叫崔琰,他從小喜習武藝,到了23歲才開始讀《論語》、《韓詩》,求師學習。
    由于他刻苦努力,學問也逐漸多起來。當時袁紹的士兵非常殘暴,掘開墳墓將尸骨暴露出來。崔琰勸說袁紹不要這樣做,袁紹認為他說得對,封他為騎都尉。后來,崔琰跟隨曹操,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
    在他作尚書時,曹操想立曹植為嗣子,而崔琰反對,他說:“自古以來的規(guī)矩是立長子,怎么能立曹植呢?”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盡管是親屬他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崔琰有個堂弟叫崔林,年輕時既無成就也無名望,親戚朋友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卻很器重他,崔琰常對人說:“才能大的人需要長時間才能成器,崔林將來一定會成大器?!焙髞?,崔林果然當上了翼州主簿、御史中丞,還在魏文帝手下任過司空。
    疾風勁草
    西漢末年,潁[Yǐng]陽(今河南省許昌附近)有個人名叫王霸,劉秀起兵反王莽路過潁陽時,王霸帶領(lǐng)一幫朋友去拜見劉秀,請求入伍,劉秀表示歡迎。
    王霸入伍后忠心耿耿,多次打勝仗;特別是在昆陽(今河南葉縣)大破王莽的戰(zhàn)役中立了大功,因而受到劉秀的信任。
    劉秀的部隊渡過黃河,在河北省邯鄲一帶鎮(zhèn)壓王郎等各路農(nóng)民起義軍時,軍事行動遭到了很大挫折。面對逆境,當初和王霸一塊兒入伍的朋友們,現(xiàn)在都偷偷地溜走了,只有王霸繼續(xù)戰(zhàn)斗在劉秀的隊伍中。
    經(jīng)過這次考驗,劉秀對王霸更加信任了,他動情地說:“在潁陽投奔我的人現(xiàn)在大都走了,只剩下你一人留下為我出力,真是疾風知勁草啊!”
    劉秀登基做皇帝后,封王霸為偏將軍,后又任上谷(今河北省中西部)太守。王霸在上谷二十多年,始終是光武帝劉秀的心腹將領(lǐng)。
    人們常用‚疾風勁草這個成語來比喻立場堅定不移,即使遇到困難也不變節(jié)。
    匹夫之勇
    春秋時,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在吳國囚禁三年,受盡了恥辱:回國后,他決心自勵圖強,立志復國。
    十年過去了,越國國富民強,兵馬強壯,將士們又一次向勾踐來請戰(zhàn):“君王,越國的四方民眾,敬愛您就象敬愛自己的父母一樣?,F(xiàn)在,兒子要替父母報仇,臣子要替君主報仇。請您再下命令,與吳國決一死戰(zhàn)?!?BR>    勾踐答應了將士們的請戰(zhàn)要求,把軍土們召集在一起,向他們表示決心說:“我聽說古代的賢君不為士兵少而憂愁,只是憂愁士兵們?nèi)狈ψ詮姷木?。我不希望你們不用智謀,單憑個人的勇敢,而希望你們步調(diào)一致,同進同退。前進的時候要想到會得到獎賞,后退的時候要想到會受到處罰。這樣,就會得到應有的賞賜。進不聽令,退不知恥,會受到應有的懲罰?!?BR>    到了出征的時候,越國的人都互相勉勵。大家都說,這樣的國君,誰能不為他效死呢?
    由于全體將士斗志十分高漲,終于打敗了吳王夫差,滅掉了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