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災(zāi)求生自救常識法則

字號:

春季風力強勁、天氣干燥,且山林中春耕燒荒、上墳燒紙、郊游野炊、吸煙玩火等違規(guī)用火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極易引起森林火災(zāi)事故。那么當進入山林遭遇森林火災(zāi)時,該如何選擇正確逃生線路?什么才是有效的自救措施?以下內(nèi)容是教育頻道為大家準備的相關(guān)內(nèi)容。
    一:陡坡。陡坡會改變林火的方向和蔓延的速度。隨著山勢坡度的增加,首先會提高熱輻射的傳播;其次,火焰產(chǎn)生高溫會使上層的空中可燃物預熱。
    二:鞍部。當風越過山脊鞍形場(即兩山山脊之間相隔不遠,且山谷與山脊的高度相差不大之處),容易形成水平和垂直旋風,容易對人員造成傷害。
    三:狹窄山脊線(拱脊)。在這里產(chǎn)生的大量的熱輻射和熱傳導,往往溫度極高,人體無法忍受,而且此處容易形成飄忽不定的陣風和亂流動的空氣,所以其林火的方向瞬息萬變,難以預測。
    四:狹窄山谷。當風沿著山谷長度的方向吹,而峽谷的長度寬度各處又不同時,在狹窄處風速則增加?;鹪趰{谷處燃燒,火的速度極快。
    五:單口山谷。只有一個進出口,即三面環(huán)山。這個地形就好像我們生爐子時的那根排煙管道,為強烈的上升氣流提供了通道,又為空氣的補充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這種地形條件下,火勢會越著越旺。
    六:草塘溝。窄谷草塘溝會改變林火方向,閉塞的山谷河道會增加熱空氣的傳導速率,容易產(chǎn)生新火點。當窄谷通風狀況不良,火勢發(fā)展緩慢時,將產(chǎn)生大量煙霧并在谷內(nèi)沉積,有大量一氧化碳形成。
    “三大法則”避險自救
    一旦被林火圍困或襲擊,要果斷決策,迅速選擇突圍和避火路線,采取正確的避火方法,避免發(fā)生傷亡事故。
    1
    對風轉(zhuǎn)移
    首先記住的是不要順風而逃,這樣極易被火追上并圍堵?。灰膊荒芡貏莞咛幪由?,火順風蔓延時的速度可達8公里/小時,并能進行連續(xù)性燃燒,而人們在山林內(nèi)奔跑的速度隨著距離的增大會越來越慢,甚至遠不如火蔓延的速度快。正確的逃生方法是用衣服包頭并捂住口鼻,憋一口氣,沿著逆風方向,選擇植被稀疏的路線向下或橫走逃生。
    2
    點火解圍
    萬一被火所圍困或被火截斷了退路,在時間允許的前提下應(yīng)盡可能的為自己制造、擴大安全范圍??梢栽谧约核幬恢玫捻橈L方向點火,將山林或草原燒出一個安全區(qū)域,這個區(qū)域就是“火燒跡地”。
    如果還有道路、河溝等可以依托的地形,應(yīng)果斷在其外側(cè)迎風點火,使新點的火往大火頭方向逆風蔓延,用火去阻止大火的逼近,擴大安全范圍。
    在無河流、小溪、道路為依托時,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使用點火器點順風火,跟火進入火燒跡地避火,并用手扒出地下濕土,緊貼濕土呼吸或用濕手巾捂住口鼻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3
    臥倒避煙火
    在點火解圍來不及,就近有河流(河溝)、無植被或植被稀少的迎風平坦地段時,用水浸濕衣服蒙住頭部,兩手放在胸部,臥倒避煙(火)。臥倒避煙(火)時,為防止煙霧嗆昏窒息,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并扒個土坑,緊貼濕土呼吸,可避免煙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