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18課《池塘邊的叫聲》課文及教學設計

字號:

《池塘邊的叫聲》是一篇充滿童真童趣的童話故事。課文通過青蛙和小魚輕快活潑的對話,展現了朋友間相互關懷的美好境界。本課還配有一幅圖,生動、形象、直觀地再現了課文內容。以下是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課文】
    小魚在池塘里遇到了青蛙,就上前打招呼:“青蛙大哥,你好!你在干什么?”青蛙說:“我在岸上玩了半天,太熱了,來洗個澡?!?BR>    小魚好奇地問:“岸上什么樣?我從來沒去過?!?BR>    青蛙的大眼睛轉了一下,說:“那好辦。你趴在我的背上,我背著你去看看?!?BR>    小魚連連擺著尾巴,說:“不行,離開水我會干死的!”
    青蛙的大眼睛轉了兩下,說:“有辦法了!每天傍晚我到池塘邊來,給你講講岸上的故事。”
    小魚高興地游到青蛙身邊,親了親青蛙的白肚皮,說:“太好了!謝謝你啦!”
    從此,每天傍晚,池塘邊就響起了“呱呱”的叫聲,那是青蛙在給小魚講岸上的故事呢。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字10個,包括多音字“干”“好”“背”,會寫7個字,能按筆順寫字,寫的正確、端正。理解、積累“池塘、遇到、打招呼、好奇、連連、從此”等詞語
    能力目標:熟讀課文,理解內容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知道青蛙樂于關心朋友,熱心幫助朋友,善于動腦筋。
    教學難點:知道青蛙是怎么幫助小魚的。
    教學方法:
    根據本課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我主要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1.情境教學法;2.隨文識字法;3.自主合作學習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字詞卡片。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字10個,包括多音字“干、好、背”。會寫7個字,能按筆順寫字,寫得正確、端正。繼續(xù)練習寫走字兒。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播放青蛙叫聲音頻,學生傾聽。
    2.認識青蛙,知道青蛙是益蟲,是人類的好朋友。
    3.青蛙“呱呱”地叫,它們在講些什么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池塘邊的叫聲》。(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用手指著課文認真聽老師讀,(通過聽,整體感知課文。)
    2.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熟悉的字圈起來,可以想想老師剛才是怎么讀的,還可以聯系上下文猜一猜。
    3.檢查交流自學情況。
    (1)四人一組,抽讀生字,組內交流,檢測。(小組合作學習。)
    (2)師出示生字卡,誰不用老師教就會認讀生字?(指名認讀。)
    (3)誰愿意當小老師領著大家讀?(學生領讀。)
    (4)你能用喜歡的字組一個詞語嗎?(學生用字組詞。)
    (5)除了這些字,你還學會了那些字?(學生回答。)(滲透性識字。)
    4.同學們真聰明!生字回到課文里,你們還能認識他們嗎?自己再把課文讀一讀。
    5.指定四名學生分自然段讀課文,讀后學生當評委評一評。教師強調多音字在詞語“干什么、好奇、趴在背上”中的讀法。(學生練習讀。)
    6.同桌互讀課文。(同桌互評。)
    7.小組賽讀課文。(學生評一評。)
    8.男女生分角色讀課文。(老師評一評。)
    9.全班齊讀課文。
    三、指導生字書寫
    1.課件出示本課中要求會寫的字,開火車讀并口頭組詞。
    2.學生自主觀察漢字筆順,想想如何記住這些字。
    3.交流記憶方法。
    (1)分類記憶法:“邊”“過”“連”都是同偏旁的字,“走字兒”第三筆捺要寫得平一些。(教師范寫,學生書空練習。)
    (2)拆字記憶法:“講”:“言字旁”加個“井”就是“講”?!稗D”:“車”字做部首時筆順有變化(第四筆是提)。(教師范寫,學生書空練習。)
    4.重點指導:“半”的第二筆是撇。(教師范寫,學生書空練習。)
    5.教學“每”:復習“母”的筆順。(教師范寫,學生書空練習。)
    6.學生寫字,教師巡視指導,強調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
    7.教師點評,個別展示。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收獲很大,一起學會了這么多生字,都能正確、流利地讀課文了,回家后把課文讀給家長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