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是一篇“文摘”,不接受平淡,只收藏精彩。對于 考試而言,每天進步一點點,基礎扎實一點點,為您提供專升本語文模擬題練習,通過做題,能夠鞏固所學知識并靈活運用,考試時會更得心應手,快來練習吧!

1.以通俗易懂、雅俗共賞的詩風著稱于世的唐代詩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維
2.元雜劇《漢宮秋》的作者是()
A.關漢卿
B.馬致遠
C.王實甫
D.白樸
3.20世紀30年代,中國“現(xiàn)代派”詩歌的代表詩人是()
A.郭沫若
B.聞一多
C.艾青
D.戴望舒
4.“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一句的修辭手法是()
A.比喻
B.借代
C.暗示
D.反語
5.北宋以慢詞創(chuàng)作著稱的作家是()
A.晏殊
B.李煜
C.柳永
D.李清照
1.【精析】C白居易的詩歌以平易曉暢著稱,重寫實,尚通俗,強調諷喻,提倡為君為民而作,對當時社會的黑暗現(xiàn)實做了深刻批判。
2.【精析】B《漢宮秋》是元曲四大悲劇之一,作者是馬致遠。
3.【精析】D戴望舒是20世紀30年代中國“現(xiàn)代派”詩歌的代表人物。
4.【精析】A題干中的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詞人以“黃花”自喻,抒發(fā)了昔盛今衰、身世變遷之嘆,表現(xiàn)了詞人晚年孤苦無依的凄涼心境。
5.【精析】C柳永是北宋大力創(chuàng)作慢詞的詞人,在詞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貢獻。
6.19世紀俄國的短篇小說作家兼戲劇家是()
A.莫泊桑
B.契訶夫
C.托爾斯泰
D.歐·亨利
7.“五十步笑百步”這個成語出自()
A.《論語》
B.《寡人之于國也》
C.《李將軍列傳》
D.《報劉一丈書》
8.“古體詩”和“今體詩”的概念形成于()
A.漢代
B.唐代
C.清代
D.現(xiàn)代
9.擅長描寫戰(zhàn)爭的先秦歷史散文是()
A.《孟子》
B.《左傳》
C.《戰(zhàn)國策》
D.《史記》
10.小說《風波》的中心線索是()
A.辮子
B.張勛復辟
C.七斤
D.九斤老太
6.【精析】B契訶夫是19世紀俄國的小說家、戲劇家。
7.【精析】B“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寡人之于國也》。
8.【精析】B古體詩和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今體詩也叫近體詩。
9.【精析】B《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標志著我國敘事散文的成熟。其敘事成就突出體現(xiàn)在戰(zhàn)爭描寫方面。在描寫戰(zhàn)爭時,作者不僅寫出紛紜復雜的戰(zhàn)爭過程,而且注重交代與戰(zhàn)爭有關的政治、外交等活動,具體揭示戰(zhàn)爭的背景及勝負原因。展現(xiàn)了波瀾壯闊的戰(zhàn)爭畫卷,很多戰(zhàn)爭都寫得曲折完整,精彩動人。
10.【精析】A《風波》中辮子是封建勢力復辟與舊的思想意識束縛的象征,也是貫穿小說始終的線索。

1.以通俗易懂、雅俗共賞的詩風著稱于世的唐代詩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維
2.元雜劇《漢宮秋》的作者是()
A.關漢卿
B.馬致遠
C.王實甫
D.白樸
3.20世紀30年代,中國“現(xiàn)代派”詩歌的代表詩人是()
A.郭沫若
B.聞一多
C.艾青
D.戴望舒
4.“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一句的修辭手法是()
A.比喻
B.借代
C.暗示
D.反語
5.北宋以慢詞創(chuàng)作著稱的作家是()
A.晏殊
B.李煜
C.柳永
D.李清照
1.【精析】C白居易的詩歌以平易曉暢著稱,重寫實,尚通俗,強調諷喻,提倡為君為民而作,對當時社會的黑暗現(xiàn)實做了深刻批判。
2.【精析】B《漢宮秋》是元曲四大悲劇之一,作者是馬致遠。
3.【精析】D戴望舒是20世紀30年代中國“現(xiàn)代派”詩歌的代表人物。
4.【精析】A題干中的句子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詞人以“黃花”自喻,抒發(fā)了昔盛今衰、身世變遷之嘆,表現(xiàn)了詞人晚年孤苦無依的凄涼心境。
5.【精析】C柳永是北宋大力創(chuàng)作慢詞的詞人,在詞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貢獻。
6.19世紀俄國的短篇小說作家兼戲劇家是()
A.莫泊桑
B.契訶夫
C.托爾斯泰
D.歐·亨利
7.“五十步笑百步”這個成語出自()
A.《論語》
B.《寡人之于國也》
C.《李將軍列傳》
D.《報劉一丈書》
8.“古體詩”和“今體詩”的概念形成于()
A.漢代
B.唐代
C.清代
D.現(xiàn)代
9.擅長描寫戰(zhàn)爭的先秦歷史散文是()
A.《孟子》
B.《左傳》
C.《戰(zhàn)國策》
D.《史記》
10.小說《風波》的中心線索是()
A.辮子
B.張勛復辟
C.七斤
D.九斤老太
6.【精析】B契訶夫是19世紀俄國的小說家、戲劇家。
7.【精析】B“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寡人之于國也》。
8.【精析】B古體詩和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的音律角度來劃分的。今體詩也叫近體詩。
9.【精析】B《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標志著我國敘事散文的成熟。其敘事成就突出體現(xiàn)在戰(zhàn)爭描寫方面。在描寫戰(zhàn)爭時,作者不僅寫出紛紜復雜的戰(zhàn)爭過程,而且注重交代與戰(zhàn)爭有關的政治、外交等活動,具體揭示戰(zhàn)爭的背景及勝負原因。展現(xiàn)了波瀾壯闊的戰(zhàn)爭畫卷,很多戰(zhàn)爭都寫得曲折完整,精彩動人。
10.【精析】A《風波》中辮子是封建勢力復辟與舊的思想意識束縛的象征,也是貫穿小說始終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