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芬兩國人員來往的不斷加強,中國與芬蘭在教育上的國際交流到目前為止也非常成功。留學芬蘭共有以下幾種途徑。下面是分享的相關(guān)內(nèi)容,歡迎閱讀參考!
第一、芬蘭政府每學年向中國學生提供獎學金名額,鼓勵青年研究者、博士生和普通訪問學者到芬蘭當?shù)剡M行研究學習或交流。
第二、芬蘭教育部國際交流中心(CIMO,)除主管政府互換獎學金項目外,還受理和審批芬蘭各大學或研究機構(gòu)錄取者申請CIMO獎學金。據(jù)了解,中科院法學博士王翰靈正是通過這個渠道到芬蘭留學的。他總結(jié)出了申請CIMO獎學金的幾個要點:一張錄取通知書、一份好的履歷、一個好的項目、一個好的導(dǎo)師。實際上,每年中國都有幾名高層次人員申請到CIMO的獎學金,到芬蘭從事研究。
第三、在芬蘭的21所大學中,中國留學生人數(shù)達到800多人。他們多數(shù)人通過參加并通過芬蘭的大學考試后錄取攻讀學士、碩士學位,或申請研修、攻讀博士學位、做博士后研究。在芬蘭31所技術(shù)學院中,中國大學生有500多人。他們也同樣參加技術(shù)學院的考試后攻讀用英語授課的學士學位的。從2001年開始,申請到這些學院留學的中國學生必須具有雅思成績。
另外,芬蘭政府非常重視在校生的國際合作研究。芬蘭教育部為此建立了鼓勵和資助學生(包括外國學生)在國內(nèi)和國際的學習、研究計劃。在芬蘭學校學習的大學生、碩士生、博士生、做博士后研究者,均可向其導(dǎo)師申請,經(jīng)系、所、院批準后,即可得到由芬蘭政府提供的往返旅費和在外食宿、交通等費用的資助。學生也能申請參加國際學術(shù)會議等,一般為2周~3個月,不限制申請次數(shù)。
擴展閱讀:芬蘭文化常識須知
芬蘭介紹
芬蘭位于歐洲北部,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海岸線長1100公里。內(nèi)陸水域面積占全國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有“千湖之國”之稱。全國1/3的土地在北極圈內(nèi)。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平均氣溫冬季-14℃-3℃,夏季13℃-17℃,年平均降雨600毫米。歐盟成員之一。
芬蘭共和國(芬蘭語:Suomen Tasavalta)。簡稱芬蘭,國名的含義為湖沼之國。
芬蘭是世界高度發(fā)達國家,國民享有極高標準的生活品質(zhì)和個人素質(zhì)。芬蘭是一個高度工業(yè)化、自由化的市場經(jīng)濟體,人均產(chǎn)出遠高于歐盟平均水平,與其鄰國瑞典相當。
芬蘭是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比較高的國家之一。芬蘭早的居民為拉普人,故芬蘭又稱拉普蘭,芬蘭人遷入后,建立了芬蘭大公國。十二世紀后半期被瑞典統(tǒng)治。1809年俄瑞戰(zhàn)爭后并入帝俄,成為大公國。1917年12月芬蘭共和國宣布獨立。
芬蘭腐敗極少,政府公務(wù)員清廉高效,并且在社會形成廣泛共識。監(jiān)督世界各國腐敗行為的非政府組織“透明國際”公布全球腐敗指數(shù)報告,在176個國家和地區(qū)中,芬蘭名列第一,為清廉國家。
自然地理
芬蘭總面積共 338,000 平方公里,是歐洲第七大國。南北長距離達 1157 公里,東西寬為 542 公里。
芬蘭被譽為“千湖之國”,地勢北高南低,內(nèi)陸水域面積占全國面積的10%,有島嶼約17.9萬個,湖泊約18.8萬個。精確來說全國共有187,888個湖泊和179,584個島嶼。芬蘭地勢平坦,拉普蘭北部地區(qū)位于芬蘭、挪威邊界的哈爾蒂亞峰(Haltitunturi)海拔1,328米,為芬蘭高點。芬蘭長的河流是凱米河(Kemijoki),長 512 公里。
除了湖泊之外,全國為大片森林覆蓋,占總面積的66.7%,以松和云杉為主。可耕種面積較少,僅占8%。島嶼大多在西南部以及芬蘭半島南岸地區(qū),的有奧蘭群島。
芬蘭地處北緯60 度到70 度之間,冬季寒冷,僅南部較溫和。全國1/3的土地在北極圈內(nèi),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從南至北,1月平均氣溫約-4--16℃;7月氣溫16-13℃。年降水量約400-600毫米(三分之一為霰和雪)。水力資源豐富。有銅、鋅、金、鉻、鈷、鈦、釩等礦藏,其中釩生產(chǎn)和出口居世界前列。
芬蘭擁有世界上緯度第二高的首都赫爾辛基,僅次于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
首都
赫爾辛基(Helsinki),人口58.9萬 (底) 。夏季平均氣溫16℃,冬季平均氣溫-5℃。赫爾辛基素稱“波羅的海明珠”,是一座 花園般現(xiàn)代化都市,街道寬闊,商業(yè)繁榮,現(xiàn)代建筑和 中世紀建筑具濃郁的民族特色,市內(nèi)眾多的各種類型的博物館吸引著各地游人。
國旗
芬蘭國旗名為“藍色十字”旗(芬蘭語:Siniristilippu),1818年5月正式定為國家市民旗幟?!背书L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8∶11。旗地為白色。稍偏左側(cè)的十字形藍色寬條將旗面分為四個白色長方形。芬蘭以“千湖之國”著稱,西南臨波羅的海,旗上的藍色象征湖泊,河流和海洋;另一說象征藍天。藍色和白色國旗也象征著與芬蘭19世紀曾經(jīng)是沙皇俄國的大公國。芬蘭國旗反映了和瑞典和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關(guān)系。芬蘭有三分之一的領(lǐng)土在北極圈內(nèi),氣候寒冷,旗上的白色象征白雪覆蓋著的國土。
另一種國旗為特殊旗,即在市民旗幟的藍色十字加上國徽(紅底黃獅),該旗幟為總統(tǒng)和軍隊用旗。芬蘭國旗是由埃羅·斯奈爾曼(Eero Snellman)和布魯諾·圖烏卡能(Bruno Tuukkanen)設(shè)計的,今天使用的國徽和總統(tǒng)旗上的自由十字是歐羅夫·埃里克森(Olof Eriksson)設(shè)計的。
國徽
芬蘭國徽在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一世時被采用。在芬蘭作為大公國時代也采
用了此徽,一直沿用至今。為紅色盾徽。盾面上為一只頭戴王冠的金色獅子,前爪握著一把劍,后爪踩著一把彎刀。九 朵白色的玫瑰花點綴在獅子周圍。國徽上的獅子來源于富爾孔家族,它同樣也出現(xiàn)在瑞典國徽上。劍和彎刀與卡累利阿國徽相類似。踩在獅子腳下的俄羅斯彎刀則反映了當時的政治形勢。彼時,瑞典與俄羅斯正處于長期戰(zhàn)爭中。九朵玫瑰據(jù)推測是代表了芬蘭歷的九個省,但玫瑰的數(shù)量幾經(jīng)變化。
節(jié)日
獨立紀念日:12月6日(1917年)
大學生戴帽節(jié):赫爾辛基的大學生從四面八方聚集到南碼頭廣場,為廣場中央圓形
噴池中的哈維斯·阿曼達少女青銅塑像舉行戴帽儀式。同時,在場的大學生戴上象征大學生的白帽子,暢飲已經(jīng)準備好的香檳酒,祝賀他們自己的節(jié)日。
圣誕節(jié):芬蘭是圣誕老人的故鄉(xiāng),盡管距離圣誕節(jié)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圣誕老人已早早來到首都赫爾辛基,參加傳統(tǒng)的圣誕節(jié)開燈儀式。當?shù)厝嘶b成小雪花、森林動物、白雪公主等,牽著來自北部地區(qū)的馴鹿,興高采烈地參加*慶?;顒?。
赫爾辛基桑巴狂歡節(jié):2009年6月13日,赫爾辛基舉行第xx屆桑巴狂歡節(jié)。當日,來自芬蘭全國各地的桑巴舞愛好者和桑巴舞學校的師生在赫爾辛基市中心舉行狂歡節(jié)大*。
采摘節(jié):到野外采摘野漿果和野蘑菇,是領(lǐng)略芬蘭清純大自然的途徑之一。在其他國家,你可能需要繳費,并且有地區(qū)限制,但在芬蘭國家法規(guī)Everyman's Rights的保障下,可以隨意采摘。
在芬蘭,有67%的人會以此作為夏季的活動項目。
國花
鈴蘭, 繡球菊。鈴蘭花似小鈴,生于花莖頂端呈總狀花序?;ò咨珣掖谷翕彺磺o著花六至十朵,清香四溢,叫人陶醉。在友情交往中,鈴蘭歷來表示“幸福、純潔、處女”的驕傲,“幸福賜予純情的少女”等美好的祝愿。
國樹
櫟樹,也稱橡樹或柞樹,是殼斗科的一個屬——櫟屬。
以上是對芬蘭國家的基本介紹,想去芬蘭旅游或者留學的同學可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