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是從遠(yuǎn)古時代起就在人們口頭流傳的一種以奇異的語言和象征的形式講述人與人之間的種種關(guān)系,題材廣泛而又充滿幻想的敘事體故事。下面是分享的古代民間經(jīng)典故事二篇。歡迎閱讀參考!
【石人嶺】
很早很早以前,杭州還是一片干涸的海灘。周圍幾十里內(nèi)見不著一條小河,也找不到一條小溪。住在這里的老百姓,每天都要擔(dān)著水桶到老遠(yuǎn)老遠(yuǎn)的地方去挑水。他們光為這點點水就日愁夜愁,從來沒有過上開心的日子。
老一輩有人知道靈隱后山里有股清泉,因為被一道很厚很厚的石壁擋住了流不出來。多少年來,曾有好些年輕人上山去過,想把那道石壁鑿穿,可是都沒有成功。慢慢地知道的人也就少了。
后村有個小伙子名叫水兒,從小沒爹媽,是跟著他老爺爺長大起來的,從六歲起,他就跟著老爺爺一起去挑水,至今已經(jīng)整整十五年了。這一天,是水兒二十歲的生日,老爺爺為他下了一大鍋面,祖孫兩個快快樂樂地過了一天。到了晚上,老爺爺將水兒叫到面前,把靈隱后山那股清泉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水兒聽了高興,緊緊腰帶,捋捋袖子,就去把平時幾個要好的小伙子叫攏來,大家商量著一道上山去鑿石壁,一定要使這股清泉流進(jìn)村來。老爺爺見水兒有這么大志氣,高興得掉下眼淚,連夜準(zhǔn)備干糧,明天一早好讓他們上山。
第二天,水兒他們一伙十個人,帶著鐵錘、鑿子,準(zhǔn)備上山。臨走,老爺爺對小伙子們說:“你們?nèi)ヨ徥?,要一口氣鑿下去,如果停下來,它又長成原來的模樣,那就白費勁了。還有,當(dāng)石壁鑿穿的時候,里面的一股石漿噴出來,噴在身上會把人凝成石頭的。你們千萬要記住啊!”水兒他們一邊答應(yīng),一邊就上山去了。
他們到了山上,馬上就動手鑿石壁。鑿呀,鑿呀,從三月清明鑿到五月端陽,鑿子短了一截,雙手都起了血泡了,那石壁還是沒有鑿?fù)āS兴膫€小伙子說:“也許是老爺爺記錯地方了。這里哪會有什么清泉!還是回去用水桶挑吧!”說著自己回去了。
剩下水兒他們六個,從五月端陽又鑿到八月中秋,鑿子又短了一截,手上結(jié)滿了厚繭,可是石壁仍然沒有鑿?fù)āS袃蓚€小伙子說:“一口氣鑿到底,誰知道要鑿到什么時候呀,家里也該回去看看啦!”說著說著也回去了。
秋天過去,冬天來了,山上雪落得有半人多深,西北風(fēng)呼呼叫,象尖刀一般在刺人。水兒他們四個一口氣也沒松。鑿呀,鑿呀,一直鑿到了第二年春天,杜鵑花開得紅艷艷的時候,那石壁已經(jīng)鑿進(jìn)去很深很深了。
這一天是三月三,水兒突然聽見了石壁那邊有汩汩的響聲,他把耳朵貼近石壁一聽,不由驚叫起來:“??!泉水!這是泉水流動的聲音呀!”大家也都高興得跳起來了。水兒回過頭來向伙伴們說;“你們快點走開,石漿就要噴出來啦!”眼看泉水也要跟著流出來了,誰也舍不得離開那里。水兒見大家不肯走,急得大叫道:“你們再不跑開,我就停下不鑿啦!”大家聽他這么說,生怕他真的停下來,弄得前功盡棄,只得四散跑開。這時水兒打下最后一錘,只聽得“轟隆隆”一聲巨響,石漿噴了出來,把水兒凝成一個三丈多高的石人!接著,一股清清的泉水,順著山谷汩汩地流下來,流過村子,灌在海灘邊的一塊洼地里,洼地被灌得滿滿的——這就是現(xiàn)在的西湖。
從此,這一片地方再也不愁沒有水了。水兒鑿過的那座山,后來就叫做“石人嶺”。
【月桂峰】
在唐朝時候,有一年的中秋節(jié)夜里,圓圓的月亮掛在天上,照得滿世界晶亮晶亮。
半夜時分,靈隱寺里的燒火和尚德明,起身到廚房去燒粥,聽見了一陣滴滴答答的聲音,覺得很奇怪,望望窗戶,月亮明光光的,哪里來的雨聲呢?于是他就開門出去,仰頭望望,見有無數(shù)珍珠般的小顆粒兒,從月亮里紛紛落下來,掉在寺邊的山峰上。他看著看著,等那小顆粒兒落完了,就來到山峰去尋找。尋一粒,拾一粒。尋一粒,拾一粒……那小顆粒兒都有飽飽綻綻如黃豆那么大,色彩多樣,真好看呢。他拾呀拾呀,從半夜拾到大天亮,拾了滿滿一兜。
第二天清早,德明和尚把夜里拾來的那些小顆粒兒拿去給智一老和尚看,問他這是什么東西。智一老和尚細(xì)細(xì)看了一會,說:“月宮里有一株大桂樹,還有個莽漢子叫吳剛。他一年到頭砍這株桂樹,但總是砍不斷。有時使勁過大了,就會把桂子震落下來。說不定這就是月宮中落下來的桂子呢!”
德明和尚聽了很高興,說:“師父,我們把它種起來,讓大家見識見識月宮里的桂樹,聞聞月宮里的桂花香。”
于是,他們便把那些色彩多樣的小顆粒兒種在寺前寺后的山坡上,過了些天,居然發(fā)出了芽;到一個月,芽又長了一尺多高的小樹苗,抽出了翠綠的葉子。
這月宮里的桂樹,長得可真快呀,一月長一尺,一年高一丈,到第二年的中秋節(jié),就長得又高又大,每株樹上開滿了小花朵兒,有橙黃的,有凈白的,有緋紅的,什么色彩都有。德明和尚就按照桂花的不同色彩,把它叫做金桂,銀桂,丹桂……從這時候起,西湖四周就有各種各樣的桂花了。
現(xiàn)在,靈隱寺旁邊有一個山峰,叫月桂峰,傳說就是當(dāng)年月宮落下桂子的地方。
【石人嶺】
很早很早以前,杭州還是一片干涸的海灘。周圍幾十里內(nèi)見不著一條小河,也找不到一條小溪。住在這里的老百姓,每天都要擔(dān)著水桶到老遠(yuǎn)老遠(yuǎn)的地方去挑水。他們光為這點點水就日愁夜愁,從來沒有過上開心的日子。
老一輩有人知道靈隱后山里有股清泉,因為被一道很厚很厚的石壁擋住了流不出來。多少年來,曾有好些年輕人上山去過,想把那道石壁鑿穿,可是都沒有成功。慢慢地知道的人也就少了。
后村有個小伙子名叫水兒,從小沒爹媽,是跟著他老爺爺長大起來的,從六歲起,他就跟著老爺爺一起去挑水,至今已經(jīng)整整十五年了。這一天,是水兒二十歲的生日,老爺爺為他下了一大鍋面,祖孫兩個快快樂樂地過了一天。到了晚上,老爺爺將水兒叫到面前,把靈隱后山那股清泉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水兒聽了高興,緊緊腰帶,捋捋袖子,就去把平時幾個要好的小伙子叫攏來,大家商量著一道上山去鑿石壁,一定要使這股清泉流進(jìn)村來。老爺爺見水兒有這么大志氣,高興得掉下眼淚,連夜準(zhǔn)備干糧,明天一早好讓他們上山。
第二天,水兒他們一伙十個人,帶著鐵錘、鑿子,準(zhǔn)備上山。臨走,老爺爺對小伙子們說:“你們?nèi)ヨ徥?,要一口氣鑿下去,如果停下來,它又長成原來的模樣,那就白費勁了。還有,當(dāng)石壁鑿穿的時候,里面的一股石漿噴出來,噴在身上會把人凝成石頭的。你們千萬要記住啊!”水兒他們一邊答應(yīng),一邊就上山去了。
他們到了山上,馬上就動手鑿石壁。鑿呀,鑿呀,從三月清明鑿到五月端陽,鑿子短了一截,雙手都起了血泡了,那石壁還是沒有鑿?fù)āS兴膫€小伙子說:“也許是老爺爺記錯地方了。這里哪會有什么清泉!還是回去用水桶挑吧!”說著自己回去了。
剩下水兒他們六個,從五月端陽又鑿到八月中秋,鑿子又短了一截,手上結(jié)滿了厚繭,可是石壁仍然沒有鑿?fù)āS袃蓚€小伙子說:“一口氣鑿到底,誰知道要鑿到什么時候呀,家里也該回去看看啦!”說著說著也回去了。
秋天過去,冬天來了,山上雪落得有半人多深,西北風(fēng)呼呼叫,象尖刀一般在刺人。水兒他們四個一口氣也沒松。鑿呀,鑿呀,一直鑿到了第二年春天,杜鵑花開得紅艷艷的時候,那石壁已經(jīng)鑿進(jìn)去很深很深了。
這一天是三月三,水兒突然聽見了石壁那邊有汩汩的響聲,他把耳朵貼近石壁一聽,不由驚叫起來:“??!泉水!這是泉水流動的聲音呀!”大家也都高興得跳起來了。水兒回過頭來向伙伴們說;“你們快點走開,石漿就要噴出來啦!”眼看泉水也要跟著流出來了,誰也舍不得離開那里。水兒見大家不肯走,急得大叫道:“你們再不跑開,我就停下不鑿啦!”大家聽他這么說,生怕他真的停下來,弄得前功盡棄,只得四散跑開。這時水兒打下最后一錘,只聽得“轟隆隆”一聲巨響,石漿噴了出來,把水兒凝成一個三丈多高的石人!接著,一股清清的泉水,順著山谷汩汩地流下來,流過村子,灌在海灘邊的一塊洼地里,洼地被灌得滿滿的——這就是現(xiàn)在的西湖。
從此,這一片地方再也不愁沒有水了。水兒鑿過的那座山,后來就叫做“石人嶺”。
【月桂峰】
在唐朝時候,有一年的中秋節(jié)夜里,圓圓的月亮掛在天上,照得滿世界晶亮晶亮。
半夜時分,靈隱寺里的燒火和尚德明,起身到廚房去燒粥,聽見了一陣滴滴答答的聲音,覺得很奇怪,望望窗戶,月亮明光光的,哪里來的雨聲呢?于是他就開門出去,仰頭望望,見有無數(shù)珍珠般的小顆粒兒,從月亮里紛紛落下來,掉在寺邊的山峰上。他看著看著,等那小顆粒兒落完了,就來到山峰去尋找。尋一粒,拾一粒。尋一粒,拾一粒……那小顆粒兒都有飽飽綻綻如黃豆那么大,色彩多樣,真好看呢。他拾呀拾呀,從半夜拾到大天亮,拾了滿滿一兜。
第二天清早,德明和尚把夜里拾來的那些小顆粒兒拿去給智一老和尚看,問他這是什么東西。智一老和尚細(xì)細(xì)看了一會,說:“月宮里有一株大桂樹,還有個莽漢子叫吳剛。他一年到頭砍這株桂樹,但總是砍不斷。有時使勁過大了,就會把桂子震落下來。說不定這就是月宮中落下來的桂子呢!”
德明和尚聽了很高興,說:“師父,我們把它種起來,讓大家見識見識月宮里的桂樹,聞聞月宮里的桂花香。”
于是,他們便把那些色彩多樣的小顆粒兒種在寺前寺后的山坡上,過了些天,居然發(fā)出了芽;到一個月,芽又長了一尺多高的小樹苗,抽出了翠綠的葉子。
這月宮里的桂樹,長得可真快呀,一月長一尺,一年高一丈,到第二年的中秋節(jié),就長得又高又大,每株樹上開滿了小花朵兒,有橙黃的,有凈白的,有緋紅的,什么色彩都有。德明和尚就按照桂花的不同色彩,把它叫做金桂,銀桂,丹桂……從這時候起,西湖四周就有各種各樣的桂花了。
現(xiàn)在,靈隱寺旁邊有一個山峰,叫月桂峰,傳說就是當(dāng)年月宮落下桂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