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有趣的漢字》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

字號:

《有趣的漢字》這篇課文,緊緊地圍繞漢字的有趣,激發(fā)學生識字、寫字的興趣,使學生從小就熱愛祖國的,為學生積極主動地寫字,并自我要求正確、美觀地書寫漢字奠定情感基礎(chǔ)。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有趣的漢字》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guān)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一年級語文《有趣的漢字》原文
    爺爺站在書桌旁寫毛筆字。元元看見了,驚奇地問:“爺爺,您是在畫鳥嗎?”爺爺說:“我是在寫古代的‘鳥’字?!痹幻靼?,又問:“怎么像畫畫兒呢?”
    爺爺說:“開始,人們用圖表示事物。表示大山,就畫一座山。表示羊,就畫個羊頭。后來慢慢寫成了‘山’和‘羊’?!?BR>    元元又問:“有些意思畫不出來,那怎么辦呢?”爺爺笑著說:“我們的祖先很聰明,他們有時把兩個字合在一起,就造出了一個新字來。像‘口’和‘鳥’合在一起表示鳥叫的意思,就是‘鳴’字;在‘木’的左邊加上單人旁,表示人靠著樹休息,就是‘休’字?!?BR>    元元聽了,佩服極了:“我們的祖先真是太聰明啦!”
    【篇二】小學一年級語文《有趣的漢字》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元、漢、桌、爺、毛、筆、您、事、表、示、休、息、啦”13個字;會寫“毛、筆、元、示、寫、字、太”7個字。學習新偏旁“竹字頭”、“禿寶蓋”。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感悟漢字的表意功能,受到漢字文化的熏陶,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識字、寫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難點:了解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感悟漢字的表意功能。
    課前準備:
    1、學生收集有關(guān)古人造漢字的有關(guān)資料。
    2、教師制作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猜字
    (1)出示課件。(甲骨文的“馬”字)
    你們猜一猜,這是什么字?(這是“馬”)這就是我們祖先早創(chuàng)造的文字。誰知道叫什么?(甲骨文)
    (2)出示“甲骨文”課件,教師適當講解。
    2、課件出示教材p20中的圖。
    請你們看一幅圖畫,發(fā)現(xiàn)什么了?
    (1)我發(fā)現(xiàn)圖上有兩個人在走,旁邊的字像兩個“人”字。
    出示課件“從”疊在兩個人身上。
    (2)我看見一個小孩靠在樹旁休息,旁邊的字像一個人靠在樹旁。我覺得那個字像“休息”的“休”。
    出示課件:“休”,“亻”疊在小孩身上,“木”疊在樹上。
    3、板書課題(有趣的漢字)
    4、讀課題,說說“有趣”是什么意思。
    二、讀文識字
    漢字怎么有趣?你們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1、自由讀課文、識字。
    要求:(1)遇到不認識的字,看拼音讀準字音,記住這個字。
    (2)找找有幾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3)看看課后生字表里的生字都認識了嗎?
    2、同桌互相檢查生字識記情況。
    3、利用課件檢查生字識記情況。
    (1)課件出示本課帶生字的詞語
    ①小老師教讀
    ②學生輪讀
    (2)課件出示本課的認讀生字。
    ①學生輪讀
    ②游戲鞏固生字
    三、讀文,初步了解漢字有趣的造字規(guī)律。
    1、這課有幾個自然段?用手勢告訴老師。
    2、請四名同學讀課丈,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些漢字怎么有趣?
    3、小組交流,說說漢字怎么有趣。
    4、集體匯報,交流學習情況,理解課文內(nèi)容。
    (1)引導學生讀、議一、二自然段,了解象形字的造字規(guī)律。
    ①從第一自然段中學生讀出古人寫字象畫畫。
    ②從第二自然段中學生讀出古人是用圖畫出事物的。
    ③課件演示“山、羊”這兩個字的演變過程,讓學生感受到象形字很有趣。
    ④教師貼用圖畫出事物
    ⑤指導朗讀一、二自然段,使學生感悟到這種造字方法很有趣。
    ⑥啟發(fā)學生結(jié)合以前學過的漢字和課前查找的資料進行拓展。
    你們知道古人“用圖畫出事物”的還有哪些字?
    (2)引導學生讀第三自然段,了解會意字的造字規(guī)律。
    ①通過讀、議學生知道有些意思畫不出來的時候,古人就把兩個字合在一起,造出一個新字。
    ②演示課件“鳴、休”的造字方法,讓學生感受到會意字也很有趣。
    ③教師貼把兩個字合在一起
    ④指導朗讀第三自然段,使學生感悟到這種造字方法很有趣。
    ⑤啟發(fā)學生結(jié)合以前學過的漢字和課前查找的資料進行拓展。
    你們還知道哪些字也是這樣造出來的?
    (3)小結(jié)談話,齊讀第四自然段。
    (4)總結(jié)談話,分角色朗讀全文。
    ①通過元元和爺爺?shù)膶υ挘覀冎懒藘煞N有趣的造字方法。一種是——,另一種是——。(教師指板書)
    ②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全文,進一步感悟漢字的有趣。
    四、指導書寫
    1、指導書寫“毛”字。
    (1)課件出示“毛”,讓學生仔細觀察“毛”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學生說,教師范寫。
    重點指導:豎彎鈞從豎中線的左邊起筆。
    (3)學生練習書寫“毛”。
    2、指導書寫“筆”。
    (1)出示實物毛筆。問:筆頭、筆桿都是什么做的?然后課件出示“毛”“竹”。
    (2)讓學生說“筆”字怎么寫?課件出示“筆”。上邊竹字頭,下邊是毛,合在一起就是毛筆的“筆”。
    (3)學習新偏旁“竹字頭”。
    課件出示“”,和“竹”比較,哪些筆畫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4)課件出示“毛”和“筆”,讓學生觀察“毛”和“筆”這兩個字里的“毛”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學生練習書寫“筆”字
    3、指導書寫“元、太、字、寫、示”。
    (1)學生自己觀察字形。
    (2)師生共同討論怎樣把這幾個字寫好看。
    ①“元”和“示”進行比較。
    “元”字第二橫稍微向右上斜一點,“豎彎鉤”從橫中線和豎中線交又處稍向上一點起筆。
    ②“寫”與“字”進行比較。
    a、“寫”的偏旁是“禿寶蓋”,提醒學生注意“禿寶蓋”與“寶蓋頭”的區(qū)別。
    b、“寫”的第四筆是“豎折折鈞”,注意這個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學生練習書寫。
    4、利用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的字,并進行評議。
    【篇三】小學一年級語文《有趣的漢字》教學反思
    漢字作為中國的代表性文字,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人們的智慧結(jié)晶。
    為了讓學生了解我們的祖國,并引發(fā)他們早期閱讀的興趣,激發(fā)孩子對認字產(chǎn)生興趣。我先出示圖一,讓學生找找哪些文字是我國的漢字,大多數(shù)學生很快的說出了第一項,有的讀出了“中國、多少”等漢字。你們知道漢字是哪國發(fā)明的。他們很快說出是中國發(fā)明的。中國人是怎樣來發(fā)明漢字的呢?我順便跟他們講了一下漢字發(fā)明的起源。出示圖二:我先把畫有圖畫形狀的一半讓學生先看。讓他們說出這是什么?(火、山、人),看了這樣的形狀你能猜出后面的子應(yīng)該如何寫?接下來再讓學生看(火、山、人)的寫法,讓他們認一認,讀一讀。你們看這些文字像不像它的形狀。我告訴孩子們我國早的文字是“象形字”,它是從圖畫的形象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
    孩子明白了這道理后,這樣認字的興趣高了。我拿出了認字卡先讓學生看圖,然后再讓學生猜背后是一個什么字,在認讀過程中,并及時糾正學生不正確的發(fā)音。
    后,我向?qū)W生講述了學習漢字的重要性,讓他們明白學會漢字的本領(lǐng),你能自己看書,在書上能學到好多的知識和本領(lǐng)。鼓勵他們今后要認真學習漢字。培養(yǎng)孩子渴望認識漢字的一種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