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課件【三篇】

字號:

課件是教師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依據(jù),是教學活動正常開展的重要保障。課件,也稱課時計劃,教師經(jīng)過備課,以課時為單位設(shè)計的具體教學方案,由于學科和教材的性質(zhì)﹑教學目的和課的類型不同,課件不必有固定的形式。下面是整理分享的三年級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篇一】三年級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并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關(guān)注課文中賣火柴的小女孩命運的悲慘,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虛實結(jié)合寫法的表達方法,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通過回答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口語表達能力、概括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同情心和人道主義精神。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丹麥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話,講述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凍死在街頭的故事。寫實和寫虛交替進行,美麗的幻象和殘酷的現(xiàn)實更迭出現(xiàn),是這篇童話的.特點,也是這個凄美的故事打動人心的地方。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nèi)容,關(guān)注課文中人物的命運,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作者虛實結(jié)合的表達方式及表達效果。教學的難點是理解文中后三個自然段中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學情分析
    本文故事比較悲慘,學生要結(jié)合故事背景去理解課文,走進小女孩的感情世界去體會。
    教法與學法
    采用“引導──發(fā)現(xiàn)”的教學方法,在比較中引導學生領(lǐng)會課文的內(nèi)容,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在童話作家安徒生的筆下,我們認識了一個美麗的小女孩,她對你留下來怎樣的印象?
    生:貧窮、寒冷、饑餓、可憐……
    師:這個可憐的孩子在大年夜凍死了,但是她是懷著美好的愿望而去。
    二、下面我們研讀第二部分(出示課件)
    1、深入品讀,感受女孩的悲慘命運。
    2、以匯報的方式,通過對比感受女孩的命運的悲慘。
    (如,在擦燃火柴美好的幻象中,感受到女孩現(xiàn)實生活的殘酷:小女孩特別寒冷,渴望溫暖,就幻想到了大火爐;特別饑餓,渴望食物,就幻想到了烤鵝;現(xiàn)實中孤獨,渴望親人的疼愛,就幻想到去世的奶奶。)
    現(xiàn)實與幻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幻想的越美好,越是襯托出了現(xiàn)實的悲涼,讓人越發(fā)感覺到女孩命運的悲慘。
    3、完成表格,在美好的幻象和殘酷的現(xiàn)實對比中,突出小女孩的悲慘遭遇。小女孩后對幸福生活的渴望是那么強烈。
    三、圍繞中心,另外主題
    1、出示句子
    “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边@句話是什么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小女孩離開了人世,在美好的幻象中死去了。小女孩只要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只有寒冷、饑餓和痛苦。只有死亡才能讓她遠離寒冷、饑餓和痛苦。
    2、出示:誰也不知道她曾經(jīng)看到過多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jīng)多么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學生可能質(zhì)疑:多么美麗的東西指什么東西?為什么會看到?怎樣看到的?兩個“幸?!笔鞘裁春x,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嗎?
    3、在別人幸福地歡度新年的時候,女孩卻悄無聲息地凍死在街頭。讓我們讀讀課文的后兩部分,配樂朗讀。
    四、思考問題,體會寫作方法
    1、講解虛實結(jié)合的寫作方法及作用。
    2、練習虛實結(jié)合的寫作方法的運用。
    五、拓展延伸
    1、以寫讀后感或?qū)懶?、寫歌曲的方式練筆。
    2、課外閱讀安徒生的其他童話作品。
    板書設(shè)計:
    賣火柴的小女孩
    可憐冷酷的現(xiàn)實(實寫)
    “幸?!泵篮玫幕孟螅ㄌ搶懀?BR>    痛苦悲慘的命運(實寫)
    【篇二】三年級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課件
    一、教學內(nèi)容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第五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是安徒生的一篇童話,課文先敘述大年夜,天下著雪,又黑又冷,小女孩還在街上賣火柴;接著講小女孩為暖和一下自己,又地燃燒火柴,從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象;后講小女孩被凍死街頭。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搖籃、圍裙、蜷腿、裂縫、填滿、櫥窗等詞語。
    2.通過了解小女孩悲慘的命運,關(guān)注課文中人物的命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認識小女孩現(xiàn)實生活的悲慘和痛苦,設(shè)身處地地引導孩子走進文本。
    2.難點:讓學生體會當年小女孩的生活情境,感受小女孩的悲慘辛酸。
    四、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今天我們來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他是丹麥作家安徒生的作品,關(guān)于作者,你了解多少?
    學生交流。出示資料:
    安徒生(1805—1875),世界童話作家。因家境貧寒,安徒生幼年未進過正規(guī)學校,十四歲時獨自去哥本哈根,在劇院里打雜。后來在一些藝術(shù)家的幫助下才正式上學。他刻苦學習,終于成為了作家。主要作品:《海的女兒》《拇指姑娘》《丑小鴨》《皇帝的新裝》等。
    (二)檢查預習:
    1、生字認讀、詞語
    2、同學們已經(jīng)預習過課文,說一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3、故事中的小女孩留給你怎樣的印象?學生匯報
    (三)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1、剛才有幾位同學都交流時都用到了“可憐”、悲慘這些詞,你們和安徒生的感受是一樣的,看看書,哪個句子寫出了作者的感受?誰來讀讀。
    生:“可憐的小女孩”。
    2.“可憐的`小女孩”。哪些句子描寫了她的可憐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1——4自然段,結(jié)合課文中的句子來談一談作者是如何寫出小女孩的可憐的?
    學生交流匯報
    a、天冷極了,下著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后一天——大年夜.
    環(huán)境的惡劣襯托出小女孩的可憐。(環(huán)境描寫)
    b、“小女孩只好赤著腳,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BR>    抓住了小女孩的外貌體會到了他的可憐。
    c、她又冷又餓,哆哆嗦嗦地向前走。在一座房子的墻角里坐下來,蜷著腿縮成一團。動作描寫寫出了小女孩的可憐。
    d、這一整天,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個硬幣。
    指導朗讀(強調(diào)三個“一”,抓關(guān)鍵詞)。(強調(diào)“誰也沒”,讀起來體會不一樣的感覺)
    師總結(jié):通過交流,我們發(fā)現(xiàn)作者通過外貌、動作、環(huán)境和一些小細節(jié)的描寫讓我們感受到了小女孩是如此的可憐,然而,同學們,這篇文章大的寫作特點還不止這些,安徒生,這位偉大的童話大師用他獨特的表達方式來詮釋著小女孩的可憐。
    (四)合作交流,重點探究,感悟童話的表達特點,進一步體會小女孩的可憐。
    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幾次火柴,?每次她都看到了什么景象?結(jié)果又是怎樣的呢?認真讀書,填表格。
    1.讓我們先來走進小女孩第擦然火柴的情景。
    大屏幕出示:來,請你來讀。(第擦然火柴的情景)
    (大屏幕上“多么溫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簡直像一支小小的蠟燭。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小女孩兒覺得自己好像坐在一個大火爐前面,火爐裝著閃亮的銅腳和銅把手,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變成紅色。)為什么在火柴的光亮中看見大火爐?生(因為太冷,渴望得到溫暖)
    指導朗讀。
    學生速讀,交流。師完善板書。
    2.那我們再走進課文來找一找,小女孩5次擦然火柴的情景,哪些句子是寫她想象的,哪些又是現(xiàn)實的?
    用括號括出想象的句子,用波浪線劃出現(xiàn)實的句子。
    生交流。
    3.小女孩的現(xiàn)實就是這樣,可是作者為什么要寫上這么多想象的畫面呢?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學生體會:幻想越美好,現(xiàn)實就越殘酷,同學們,這就是童話的特點,通過想象和現(xiàn)實的對比更讓我們感受到小女孩的可憐。
    4.那么帶著你的新感受,再來讀一讀小女孩幻想的句子,找出你想讀的想象情景,讀一讀。
    讀完這些對幻想的描寫,你得出了什么結(jié)論?生交流。
    (這些都是美好的,而現(xiàn)實是殘酷的,用幻想來襯托現(xiàn)實的殘酷。這樣寫,讓我們更感覺到小女孩的可憐。)
    (五)體會作者情感,引起共鳴。
    那么同學們,小女孩的境遇為什么會如此可憐,為什么會有這么悲慘的命運?
    聯(lián)系社會背景(出示資料)
    那么你還讀出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生交流:同情,憎恨。
    過渡:小女孩在這美好的幻想中死去了,第二天清晨,小女孩坐在墻角里,臉上帶著微笑,兩腮通紅,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
    同學們來看,小女孩死了,臉上還帶著微笑,你是怎么理解的?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什么?
    讓我們對小女孩的死不再那么悲傷,有了一絲絲的安慰。
    所以文章的結(jié)尾寫道,生齊:誰也不知道她曾經(jīng)看到過多么美麗的東西,她曾經(jīng)多么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師: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嗎?生交流。
    現(xiàn)在,你讀懂了安徒生的情感了嗎?那就是對出于社會底層人們的同情,對貧富不均現(xiàn)象的憎惡。有個叫劉倩倩的小女孩,讀完這個故事后,寫了一首詩歌,請大家讀——《你別問,這是為什么》》。由此可以看出她對小女孩的同情。請你也寫幾句關(guān)注和同情小女孩的話,深情地讀給她聽,抒發(fā)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
    (六)拓展延伸
    《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感動了每一個讀者,安徒生一生寫下了168篇童話,象……(出示PPT)等,今天學習完賣火柴的小女孩,再來品讀這些作品時,你又會有怎樣的收獲呢?希望同學們課外用心去閱讀,相信你們一定會受益匪淺。
    板書:
    賣火柴的小女孩
    寒冷——火爐————溫暖
    饑餓——烤鵝————滿足
    痛苦——圣誕樹—渴望—快樂——同情
    孤獨——奶奶————疼愛
    悲慘——奶奶————快樂
    【篇三】三年級語文《賣火柴的小女孩》課件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字里行間感受賣火柴小女孩命運的悲慘,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領(lǐng)悟作者基于現(xiàn)實合理想象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從字里行間感受賣火柴小女孩命運的悲慘,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簡案)
    一、導入新課
    1、今天,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走進19世紀丹麥作家、被稱為“世界童話”的安徒生的童話世界。
    2、說說你對安徒生的了解。(學生根據(jù)自己收集的資料交流)
    3、老師簡介賣火柴小女孩的寫作背景。(1848年,他到國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來信,要求他按照信中寄來的三張畫片寫一篇故事。其中一張畫片上,畫的是一個窮苦的小女孩,金黃的長頭發(fā)打成卷兒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麗,她手里拿著許多火柴,瞪大了一雙可憐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著這張畫片,雙眼漸漸濕潤了。他想起了自己的媽媽。媽媽小時候要過飯,有要飯時,實在走不動了,竟然昏倒在路上。他又想起了在童年時代惟一疼愛他的奶奶。爸爸去世以后,媽媽改嫁了,他只好和奶奶相依為命。每到傍晚,他坐在墻角里,蜷著腿縮成一團,盼望著討飯的奶奶快些回來。慈祥的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摟在懷里,給他帶來溫暖,為他解除饑餓。他還想起了在丹麥封建王朝統(tǒng)治下,千千萬萬窮苦的兒童……想著、想著,他情不自禁地攤開稿紙,以自己的親身感受和對廣大窮苦兒童的同情,以及對統(tǒng)治階級的憎恨,奮筆疾書,寫出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優(yōu)美動人的童話。)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檢查讀文情況。
    3、提出不理解的字詞,互相幫助理解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層次
    1、提出要求。
    認真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哪些內(nèi)容,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BR>    2、學生自瀆,思考勾畫,共同學習。
    3、匯報交流,把課文內(nèi)容分為“賣火柴”、“擦燃火柴”、“凍死街頭”三個部分。
    四、布置作業(yè)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賣火柴小女孩凍死街頭的畫面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腦海里,讓我們再次懷著同情和悲傷的情感一起朗讀課文的后兩個自然段。
    2、學生齊讀。
    二、以“幸?!睘榫€索,解讀小女孩的命運
    1、課文中寫道:“她曾經(jīng)多么幸福,跟著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蹦敲?,小女孩擁有真正的幸福嗎?
    2、為什么說她沒有幸福?用自己的話說說。
    (1)、大年夜在街上賣火柴。
    A、指名讀這一自然段。
    B、展開想象:如果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你的妹妹,她的大年夜應(yīng)該是怎樣度過的?
    C、可是,在這團圓的幸福時刻,她有沒有壓歲錢?有沒有新衣服?有沒有享用不盡的食物?沒有,通通都沒有,連一雙鞋子也沒有,還得光著腳在大街上苦苦哀求人家買她的火柴。她有的只是什么?(是寒冷、是饑餓、是欺凌)
    D、找出這部分你想讀的句子讀一讀。
    (2)、不敢回家
    為什么說小女孩沒有幸福?(爸爸會打她,家里跟街上一樣冷)
    (3)、疼愛她的奶奶已經(jīng)死了
    為什么說小女孩沒有幸福?(沒有親人的疼愛,得不到關(guān)懷)
    (4)、她死了人們只說“她想給自己暖和一下……”
    為什么說小女孩沒有幸福?
    3、理解火柴給小女孩帶來的“幸福”
    (1)既然別人不能給她幸福、爸爸不能給她幸福、疼愛她的奶奶死了也不能給她幸福,連死了人們只說她想給自己暖和一下。那么文中為什么還說她曾經(jīng)多么幸福呢?是誰給了她這種幸福?(火柴)
    (2)請同學們打開課文,誰來讀讀小女孩第擦燃火柴的段落。大家邊聽邊看,有沒有幾個標點很明顯地跳到你的眼前?(感嘆號)讀一讀有感嘆號的句子。
    (3)你從這幾個感嘆號中體會到了什么?(是啊,與其說小小的火焰是奇異的火光,不如說是小女孩太冷了,她多想擁有溫暖?。。?BR>    (4)潘老師發(fā)現(xiàn),你朗讀的時候情感變化很大,能說說原因嗎?(燃:高興;滅:失望)是啊,火柴終究是要滅的,然而,滅的只是火柴嗎?(滅的還有小女孩的'希望),火柴一滅,她面對的就不是火爐,而是——寒冷;面對的不是火爐,而是——黑暗;面對的不是火爐,而是——紛飛的大雪。帶上你的理解和感情讀一讀這個自然段。
    (5)自由朗讀小女孩擦燃火柴的其它幾個段落。
    A、同學們,賣火柴的小女孩生活的時代離我們很遙遠,她的生活對我們來說是陌生的。但是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走進小女孩生活的那個環(huán)境,就一定能感受到她的痛苦?,F(xiàn)在請同學們自己閱讀小女孩其它四次擦燃火柴的段落。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悟,讀出自己的思考。
    B、誰來談?wù)劊?BR>    生:她渴望得到食物,因為她太餓了;
    生:她渴望得到快樂,因為她太孤獨了;
    生:她渴望得到疼愛,因為她沒有人關(guān)心;(引導有感情朗讀“奶奶,啊,請把我……”讀出懇求、讀出迫切)
    生:她想讓奶奶帶她飛走,因為她受不了這些痛苦了,很想擺脫。(引導朗讀“她趕緊擦著了一大把火柴……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弊x出同情、讀出悲傷)
    師:小女孩真的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了嗎?那么,這樣的地方在哪兒呢?是的,只有死才能擺脫寒冷、擺脫饑餓、擺脫痛苦!有感情地朗讀這一自然段。
    師:雖然她次地擦燃火柴,可是火柴卻次地熄滅,她的眼前沒有火爐,只有——寒冷;沒有烤鵝,只有——饑餓;沒有圣誕樹,只有——孤獨;沒有奶奶,只有——寂寞;沒有得到擺脫,只有——面臨死亡。
    4、誰來讀讀課文的后兩個自然段。
    師:你從她的朗讀中聽出了什么?
    生:聽出了小女孩命運的悲慘。
    生:聽出了人們的漠不關(guān)心。
    生:也聽出了安徒生對小女孩的同情。
    師:一個會讀書的人,就是能透過語言文字和作者同悲同喜,和文中的主人公同憂同樂。
    師: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嗎?
    生:沒有,她的幸福就是死,只有死她才能擺脫痛苦、饑餓、寒冷,不用忍受痛苦、饑餓和寒冷對她來說是一種幸福。
    生:她得到的是幻想中的幸福。她在幻想中看到了暖和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圣誕樹、慈愛的奶奶。
    5、雖然火柴又地熄滅,但是小女孩又地把它點燃,她點燃的只是火柴嗎?(她點燃起對幸福的渴望)次地點燃火柴,火柴卻次地熄滅,熄滅的只是火柴嗎?(是她的希望)然而不滅的又是什么呢?(不滅的是她追求幸福的信念)直到她離開這個世界,不能再點燃火柴了,她也要——(捏著燒過了的火柴梗)。她捏著的只是火柴梗嗎?你從這里看出了什么?
    6、小女孩的命運如此悲慘,然而至始至終,她有沒有哀怨過?有沒有流下一滴眼淚?找出文中描寫小女孩表情的一個詞。(微笑)你從“微笑”中體會到了什么?她微笑什么?(誰給了小女孩這樣的幸福?(火柴)可是火柴的光芒是如此的微小,小女孩卻從火柴中得到了這樣的幸福,你從這里體會到了什么?是誰給了小女孩這樣的幸福?與其說是火柴給了小女孩幸福,不如說是她自己。因為她用微笑去面對生活,因為哪怕是幻想的微小的幸福她也沒有放棄追求,哪怕到了死她的手里還捏著一把燒過了的火柴梗。)
    三、從《賣火柴的小女孩》中想開去
    從《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想開去,你想到了什么?
    1、不能失去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童話中賣火柴的小女孩和我們生活在不同的年代,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你能理解她的處境嗎?你能透過語言文字的描述,體會她面對寒冷、面對饑餓,面對痛苦時,心里是怎么想的?這給你怎樣的啟發(fā)?(好的讀者要提煉出屬于自己的東西。讀書在于讀自己,發(fā)現(xiàn)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因此,要讀出自己的思考。)
    2、要重視和同情社會中的貧困者與弱勢群體
    3、領(lǐng)悟安徒生作品人文精神的力量
    你能不能通過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安徒生的作品在我國廣為傳播,《賣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裝》《丑小鴨》等名篇,成為幾代人成長的精神食糧。安徒生已經(jīng)成為中國人耳熟能詳?shù)拿?。我們發(fā)現(xiàn)了《賣火柴的小女孩》更高的文學價值,因為它教會了我們對待困窘和艱難的一種人生態(tài)度。優(yōu)秀的童話足以影響人的一生,它對兒童來說不僅是生動的故事、美麗的形象,而且是精神家園、終極關(guān)懷。這就是偉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超越時代的永恒力量。我們真應(yīng)該感謝這位經(jīng)歷了200年滄桑卻歷久彌新的偉大作家——安徒生!
    四、布置作業(yè)
    1、閱讀安徒生的其它童話故事。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