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諸葛亮的經(jīng)典名言名句(通用6篇)

字號: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諸葛亮的經(jīng)典名言名句篇一
    2、怠慢則不能不開精,險躁則不能理性?!T葛亮
    3、圖以于易,為大于細?!T葛亮
    4、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諸葛亮
    5、有文事必有武備?!T葛亮
    6、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諸葛亮
    7、國之大務,莫先于戒備?!T葛亮
    8、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樂其業(yè)。——諸葛亮
    11、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T葛亮
    12、刑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 ——諸葛亮
    14、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 ——諸葛亮
    15、不愛尺壁而重愛寸陰,時難遭而易失也?!T葛亮
    16、大事起于難,小事起于易?!T葛亮
    18、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諸葛亮
    19、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諸葛亮
    20、非寧靜無以成學。 ——諸葛亮
    21、勢利之交,難以經(jīng)遠。 ——諸葛亮
    22、統(tǒng)治者必須具備外柔內(nèi)剛的氣質(zhì)?!T葛亮
    23、喜不應喜無事之事,怒不應怒無怒之物。——諸葛亮
    24、貴而不驕,勝而不悖,賢而能下,剛而能忍?!T葛亮
    25、勸農(nóng)業(yè),無奪其時。 ——諸葛亮
    26、勿以身貴而賤人,勿以獨見而違眾,勿持功能而失信?!T葛亮
    27、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T葛亮
    29、鞠躬盡瘁,死而后已?!T葛亮
    30、志當存高遠?!T葛亮
    31、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T葛亮
    諸葛亮的經(jīng)典名言名句篇二
    唐·李白
    漢道昔云季,群雄方戰(zhàn)爭。
    霸圖各未立,割據(jù)資豪英。
    赤伏起頹運,臥龍得孔明。
    當其南陽時,隴畝躬自耕。
    魚水三顧合,風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壯志吞咸京。
    何人先見許,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間人,頗懷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華發(fā)同衰榮。
    托意在經(jīng)濟,結(jié)交為弟兄。
    毋令管與鮑,千載獨知名。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唐·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zhuǎn),遺恨失吞吳。
    唐·杜甫
    野哭幾家聞戰(zhàn)伐,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唐·杜甫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福移漢祚難恢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宋·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guān)。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宋·文天祥
    平生心事付悠悠,風雨燕南老楚囚。
    故舊相思空萬里,妻孥不見滿三秋。
    絕憐諸葛隆中意,羸得子長天下游。
    一死皎然無復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明·佚名
    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憶去時言。
    只因先主丁寧后,星落秋風五丈原。
    諸葛亮的經(jīng)典名言名句篇三
    2、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諸葛亮
    3、有文事必有武備。——諸葛亮
    4、刑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T葛亮
    5、喜不應喜無事之事,怒不應怒無怒之物?!T葛亮
    6、勿以身貴而賤人,勿以獨見而違眾,勿持功能而失信。——諸葛亮
    7、圖以于易,為大于細?!T葛亮
    8、統(tǒng)治者必須具備外柔內(nèi)剛的氣質(zhì)?!T葛亮
    9、勢利之交,難以經(jīng)遠。——諸葛亮
    11、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樂其業(yè)。——諸葛亮
    14、勸農(nóng)業(yè),無奪其時。——諸葛亮
    15、鞠躬盡瘁,死而后已?!T葛亮
    16、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諸葛亮
    17、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諸葛亮
    18、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諸葛亮
    19、國之大務,莫先于戒備?!T葛亮
    20、貴而不驕,勝而不悖,賢而能下,剛而能忍?!T葛亮
    21、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T葛亮
    22、不愛尺壁而重愛寸陰,時難遭而易失也。——諸葛亮
    23、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25、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26、非寧靜無以成學?!T葛亮
    27、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T葛亮
    28、怠慢則不能不開精,險躁則不能理性?!T葛亮
    29、大事起于難,小事起于易。——諸葛亮
    30、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諸葛亮
    諸葛亮的經(jīng)典名言名句篇四
    2、 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 ——諸葛亮
    4、 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諸葛亮
    6、 喜不應喜無事之事,怒不應怒無怒之物。 ——諸葛亮
    7、 勿與惡小而為之,勿與善小而不為。 ——諸葛亮 《三國志》
    8、 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者不懼。 ——諸葛亮 《便宜十六策》
    11、 將不可驕,驕則失禮,失禮則人離,人離則眾叛。 ——諸葛亮
    12、 勢利之交,難以經(jīng)遠。 ——諸葛亮
    14、 貴而不驕,勝而不悖,賢而能下,剛而能忍。 ——諸葛亮
    17、 審天地之道,察眾人之心。 ——諸葛亮 《便宜十六策》
    18、 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 ——諸葛亮
    19、 恢弘(hong)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諸葛亮
    21、 志當存高遠。 ——諸葛亮
    23、 統(tǒng)治者必須具備外柔內(nèi)剛的氣質(zhì) ——諸葛亮
    26、 圣人之治理也,安其居,樂其業(yè) ——諸葛亮
    27、 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諸葛亮
    28、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
    31、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諸葛亮 《后出師表》
    32、 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諸葛亮
    33、 勢力之交難以經(jīng)遠。 ——諸葛亮 《論交》
    34、 大事起于難,小事起于易 ——諸葛亮
    36、 喜不應喜無喜之事,怒不應怒無怒之物。 ——諸葛亮
    38、 國之大務,莫先于戒備 ——諸葛亮
    40、 非寧靜無以成學。 ——諸葛亮
    41、 怠慢則不能不開精,險躁則不能理性。 ——諸葛亮
    43、 不愛尺壁而重愛寸陰,時難遭而易失也。 ——諸葛亮
    45、 有文事必有武備 ——諸葛亮
    46、 圖以于易,為大于細 ——諸葛亮
    48、 勸農(nóng)業(yè),無奪其時。 ——諸葛亮
    49、 寧靜以致遠,淡泊以明志。 ——諸葛亮
    諸葛亮的經(jīng)典名言名句篇五
    1、行兵之要,務攬英雄之心,嚴賞罰之科,總文武之道,操剛?cè)嶂g(shù),說禮樂而敦詩書,先仁義而后智勇。
    2、兵卒有制,雖庸將未??;若兵卒自亂,雖賢將危之。
    3、外傷則內(nèi)孤,上惑則下疑;疑則親者不用,惑則視者失度;失度則亂謀,亂謀則國危,國危則不安。
    4、士之相知,溫不增華,寒不改葉,能四時而不衰,歷夷險而益固。
    5、寵之以位,位極則賤;順之以恩,恩竭則慢,所以致弊。
    6、勿以身貴而賤人,勿以獨見而違眾,勿持功能而失信。
    7、天作時不作而人作,是謂逆時;時作天不作而人作,是謂逆天;天作時作而人不作,是謂逆人。
    8、有制之兵,無能之將,不可敗也;無制之兵,有能之將,不可勝也。
    9、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10、臣初奉先帝,資仰憑借、依賴於官,不自治生謀生計。今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孫衣食,自有余饒。
    11、天之陰陽,地之形名,人之腹心,知此三者,獲處其功。知其士乃知其敵;不知其士,則不知其敵;不知其敵,每戰(zhàn)必殆。故軍之所擊,必先知其左右士卒之心。
    12、高節(jié)可以厲俗,孝弟可以揚名,信義可以交友,沈慮可以容眾,力行可以建功,此將之五強也。
    13、賞于無功者離,罰加無罪者怨,喜怒不當者滅。
    14、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
    15、古之善將者,養(yǎng)人如養(yǎng)己子,有難則以身先之,有功則以身后之;傷者,泣而撫之;死者,哀而葬之;饑者,舍食而食之;寒者,解衣而衣之;智者,禮而祿之;勇者,賞而勸之。將能如此,所向必捷矣。
    16、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17、怒不可以復悅,喜不可以復怒,故以文為先,以武為后。先勝則必后負,先怒則必后悔,一朝之忿,而亡其身。
    18、可是兵不戰(zhàn),民不勞而天下定也。
    19、惡不可順,美不可逆;順惡逆美,其國必危。
    20、吾心如稱,不能為人作輕重。
    21、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22、紅紫亂朱色,淫聲疑正樂。亂生於遠,疑生於惑。
    23、怠慢則不能不開精,險躁則不能理性。
    24、一曰,間之以是非而觀其志;二曰,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三曰,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四曰,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六曰,臨之以利而觀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觀其信。
    25、伏念臣賦性拙直,遭時艱難,興師北伐,未獲全功,何期病在膏肓,命垂旦夕。
    26、示之以進退,故人知禁;誘之以仁義,故人知禮;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勸;決之以賞罰,故人知信。
    27、君不見申生在內(nèi)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
    28、圖以于易,為大于細。
    29、不愛尺壁而重愛寸陰,時難遭而易失也。
    30、臣身在外,無別調(diào)度,隨時衣食,悉仰於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來增加些微財產(chǎn)。若臣死之日,不使內(nèi)有余帛,外有盈財,以負陛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