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學教學工作計劃上學期

字號:


    工作計劃的本身就是一個框架,只有把工作放在框架里,才能從各個方面進行全盤考慮和分析評估,對有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或問題設置應對預案。搜集的《高三化學教學工作計劃上學期》,僅供大家借鑒!
    1.高三化學教學工作計劃上學期 篇一
    一、指導思想
    按照市教育局的安排,我們高三化學組以化學新課程標準為指引,以考試大綱為依據(jù),認真落實學校教學工作計劃,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為目標,抓好常規(guī)教學,夯實基礎,不斷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手段,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作為教學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務,不斷增強高考復習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加強集體備課,加強對青年教師的指導和培養(yǎng),全面打贏高三這一仗。
    二、教學要求
    1、以剛進入高三學生熱情高漲為契機幫助學生確立將來的高考目標,積極建設良好的班風、學風。加強化學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高效的學習方法,以應對日益加深的學習內容。認真研究教育改革發(fā)展趨勢,努力轉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積極投身教改實踐,勇于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不斷強化學生主體地位,自覺面向全體學生,著眼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品質、創(chuàng)新精神和綜合素質,努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動腦的科學育人過程。
    2、認真研究高考改革發(fā)展趨勢,深入學習《考試大綱》,正確把握高考的標準和特點,認真分析學生學習狀況,堅持精心設計和上好每一節(jié)課,有針對性地制定符合高考改革發(fā)展趨勢的教學目標,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運用基本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3、在教學中,仔細分析新教材的特點,狠抓高考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落實,加強學科內綜合的意識,在復習課中,要堅持精選習題,妙題精解、融會貫通。防止題海戰(zhàn)術和重結論、輕過程等不良傾向,提高舉一反三的能力。立足各班學生實際狀況,搞好分類指導、分層推進,在夯實基礎的同時,重視優(yōu)秀生的指導和訓練,關注其每一個錯誤及時分析錯誤的原因。抓中間促兩頭,努力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
    4、加強化學教學與科技、生產(chǎn)、生活和社會的聯(lián)系。在教學中,密切聯(lián)系有關的新科技成果和社會熱點問題,注意化學與其他學科的相互滲透與綜合,加強理科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在掌握本學科基礎知識的同時,不斷拓展相關知識面,增強理論聯(lián)系實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5、有意培養(yǎng)學生解題習慣,注重分析訂正。
    ①做題前認真讀題,站在出題者的高度來審題;
    ②做題過程中,每個步驟都要“言之有理”、準確無誤,原理、結果與題意一氣貫通,書寫要規(guī)范;
    ③對做錯的題,務必認真分析訂正。
    6、搞好試卷講評。除年級統(tǒng)考外,本科目還要逐章過關。每考必認真落實“統(tǒng)、查、析、講”四大環(huán)節(jié):分類統(tǒng)計解法樣本,分項統(tǒng)計錯誤地點,分題統(tǒng)計錯誤人數(shù),分段統(tǒng)計考試成績;查學生審題偏差,查學科知識漏洞,查應用能力缺陷,查思維方法障礙,查造成錯誤根源;分析試卷考查目標,考試范圍、背景材料、命題視角、分析解題方法、應試技巧;講試卷重點、難點、熱點、試題閃光點。
    7、要求學生做好章節(jié)歸納總結,提倡每日15分鐘回顧思考消化當天的化學知識。
    8、重視作業(yè)。要求學生規(guī)范,按時完成;要求教師詳細批改,改后學生認真更正。
    9、集思廣益,搞好協(xié)作,精選習題,精講精練,不折不扣的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滿意、讓家長放心、讓領導寬心。
    三、工作措施
    1、由于暑假后開學比較晚,對高三復習的影響比較大,時間緊任務重,只能是兩節(jié)課時復習一節(jié)內容,這必然嚴重影響復習的質量,為此,我們主要從老師自身出發(fā),強化個人素質,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重視集體備課,向課堂四十五分鐘要質量,主要采取“預習、精講、精練、點評”的模式,力求穩(wěn)扎穩(wěn)打,一步一個腳印的搞好第一輪復習,并在此基礎上,第二輪復習突出抓好幾個專題,重點抓好第三輪復習和綜合訓練,力爭高考取得較好的成績。
    2、認真做好教學常規(guī),確保教學有效開展
    認真?zhèn)浜妹抗?jié)課,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積極認真地做好課前的備課資料的搜集工作。認真上好每節(jié)課,積極實踐新課程理念,把握好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精心設置習題,合理、分層布置學生作業(yè),活頁課時作業(yè)和單元測試要求全批全改;不定期抽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及時反饋。精選習題,并要達到一定的預期效果。
    對化學有特殊愛好的同學,給予適當?shù)闹笇?。可以利用周末時間進行具體的輔導,并布置較高要求的作業(yè),以促進特長生的發(fā)展。
    要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對個別有心理障礙的同學要及時進行心理干預,幫助他們克服困難,迎難而上。
    3、積極開展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積極、認真開展實驗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直觀理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實驗能力。依據(jù)學?,F(xiàn)有實驗條件,在復習后期開放實驗室,盡可能的提供實驗儀器,以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4、積極開展教研活動,提高教學業(yè)務能力
    (1)學習化學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明確新課程的具體要求,利用集體備課活動時間,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育教學方法。
    (2)定時進行備課組內老師之間的交流。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每個教案、學案都在討論中確定,先形成共案,然后再根據(jù)各班和各任課老師的情況形成個案;備課組每周進行教研活動,內容包括有關教學進度的安排與調整、疑難問題的.分析討論研究,高考的新信息,化學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等。
    (3)積極參加教學改革工作。要使學生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中來,更好地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更自主地學習,學會學習的方法。多使用啟發(fā)式教學等好的教學方法,充分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4)組織老師相互聽課,增加交流機會,在相互學習的基礎上,共同提高教學水平。加強青年教師的培養(yǎng),使他們盡快的成為教學的骨干力量。
    5、繼續(xù)開展和加強學案教學
    學案運用要系列化。自學探究學案——技能訓練學案——綜合檢測學案——復習鞏固學案,構成學案系列。讓學生全過程參與學習,全面提高學習能力。
    當然學案要力求實效,切忌“假大空”、走過場。
    2.高三化學教學工作計劃上學期 篇二
    一、教學目的
    1、嚴格按照教學大綱要求,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關鍵,使學生掌握好教材規(guī)定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2、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學法指導,在上一學期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的分析、綜合、推理的邏輯思維能力,訓練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思維方法。
    二、教學任務
    1、理科選修班完成選修(4)的教學任務,文科選修班完成選修(1)的教學任務。
    2、使學生掌握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概念,理解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因素。
    3、理解電解質的電離平衡,理解鹽類水解的原理,了解鹽溶液的酸堿性,掌握酸堿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4、掌握電化學的`基本原理。
    三、教學措施
    1、盡快熟悉學生,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2、多做學生工作,要經(jīng)常找學生談心。
    3、改進教學方法,多采用討論啟發(fā)探究實驗探討等方法,活躍學生學習氣氛,提高學習興趣。
    4、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各層次的學生基礎。
    5、多聯(lián)系生活,如介紹一些實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如燃料電池汽車,天然氣汽車,高性能材料等提高學生的興趣。
    6、加強落實學生的學習,全批全改,個別學生還可采取面批。
    3.高三化學教學工作計劃上學期 篇三
    一、教學目的
    化學實驗是化學教育的基礎和必由之路,實驗是化學的生命線,是化學科學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沒有實驗,任何新的東西都不能深知。學生學習化學基礎知識、掌握實驗技能和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要靠化學實驗教學的運作;學生養(yǎng)成科學態(tài)度、情感意志品質,離不開化學實驗;學生科學世界觀、科學方法及良好學風的形成,更是與化學實驗教學緊密相關。
    二、教學措施
    1、注重實驗預習,培養(yǎng)自學習慣
    督促學生實驗預習是搞好分組實驗的保證。我們強調“磨刀不誤砍柴工”,要求學生必須復習有關知識,理解實驗原理,了解實驗內容、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抓好實驗預習,提高了學生的自學意識和計劃性,減少了實驗操作的忙亂現(xiàn)象,提高了實驗效率。
    2、指導規(guī)范操作,培養(yǎng)實驗技能
    分組實驗教師少,學生多,時間緊。學生在操作中易犯一些常識性甚至危險的錯誤,教師要在學生動手之前,對重要的操作進行規(guī)范化演示,對可能的安全隱患進行重點強調,同時要求學生之間自查互檢、相互交流和配合。這樣不僅保證了分組實驗的順利進行,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協(xié)作精神。
    3、寫好實驗報告,培養(yǎng)科學品質
    實驗報告是學生感性認識與理性思維相結合的產(chǎn)物,是知識升華為能力的途徑。在實驗中常有些同學忙于操作,沒認真觀察和分析現(xiàn)象,或“只觀不察”缺乏記錄,結果導致對實驗過程印象模糊,寫實驗報告只好搬書照抄或憑空臆造,使實驗的實踐價值大打折扣。因此我們在實驗時提醒學生注意觀察和記錄,在實驗后也給予學生充裕的時間整理記錄,完成實驗思考題,通過實驗報告的撰寫促進感性認識的飛躍。對實驗失敗的學生,我們允許他們在分析原因之后,利用課余時間補做實驗,修改實驗報告。強調實驗報告的撰寫,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認真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也為今后社會實踐活動中撰寫社會實驗報告奠定了基礎。
    4.高三化學教學工作計劃上學期 篇四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思路,以解決學校化學常規(guī)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提高教學質量為突破口,以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改革為契機,以集體備課研究為突破口,進一步深化教育科研理論的學習和校本研究,為創(chuàng)造優(yōu)秀的教師群體和優(yōu)秀化學教研組而努力。
    二、教學工作重點
    (一)化學課堂改革
    為探索提高教育質量的途徑,進一步提高我?;瘜W教學質量,本學期我們重點繼續(xù)進行生命化課堂改革,尤其針對新授課和習題課。組織全體老師鉆研大綱、鉆研考綱、鉆研教材、鉆研教法、教研學生。
    初步討論擬定新授課采取如下的基本模式:
    1、展示學習目標,明確學習任務,使學生明確學習方向。
    2、根據(jù)學習任務學生認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師加強巡視、給予必要的指導。
    3、學生展示學習成果,在此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展示思維過程,教師進行必要的點評。
    4、檢測反饋,自主檢查知識的掌握情況。
    習題課采用如下的基本模式:
    1、將試題分類,確立學習目標,明確學習任務,對所涉及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復習。
    2、結合學習目標,針對集中問題,找準切入點,小組進行合作探究,教師進行重點點撥。
    3、總結解題方法,交流討論成果,注重引導學生展示思維過程,教師加強對學情的把握。
    4、目標檢測,利用所學知識作答,自查掌握情況,提升學生應用知識、方法、規(guī)律,解題的能力。
    (二)做好教學常規(guī)
    在抓好其他教學常規(guī)的基礎上,重點做好備課這一環(huán)節(jié)。精心備好每一堂課,備課的具體步驟為:
    1、教師從自主研究的角度分析課標、教材、學情,形成初稿。
    2、參照優(yōu)秀教案對備課進行進一步修改與完善,形成教學復稿。
    3、參與集體備課,進行詳細的研討、補充、改進和完善,形成集體備課稿。
    4、針對實際教學進行反思、修改形成完善稿。
    重視集體備課的同時,要更多的關注教學后記。在以前的教學反思的基礎上進行改進,主要內容包括:自我評價、課堂生成、同伴點評、思考感悟等。
    三、對學生課前、課中、課后的教學常規(guī)要求
    (一)課前要求做好預習。學生根據(jù)教師研究設計的預習內容,自主掌握教材內容,獨立學習,獨立思考,主動參與。通過預習,學生明確哪些是應該記住的。哪些是難以理解的,課上應重點掌握的。
    (二)課中從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入手,有效激發(fā)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轉變課堂管理和學習方式,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合作學習過程要求:
    1、遵守課堂紀律。
    2、積極思考,大膽發(fā)言,主動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3、小組內分工明確,根據(jù)個人能力,輪流完成各項任務,組內成員熱情互助、主動交流、互學有效。
    4、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或生成的問題及時反饋給老師。
    (三)課后做到:
    1、在規(guī)定時間內認真、規(guī)范、高效地完成作業(yè),對于有疑問的或不會的題目作出相應的標記。參照課本、筆記本獨立解決習題中存在問題。
    2、自主復習、查漏補缺,對重要知識點進行復習、整理鞏固、掌握方法、思路、規(guī)律。
    3、將具有代表性的習題,整理錯題本。
    四、工作計劃和措施
    1、組織化學教師搞好各年級常規(guī)教學活動,落實好備課組活動。今年備課地點在初四辦公樓二樓會議室,由于校長負責化學組備課活動,教研組老師全員參與,達到提高教育教學能力,逐步形成各自獨特的教學風格,全面提高化學教育教學質量。
    2、組織好優(yōu)質課、公開課的上課、聽課、評課活動,并收集好相關的資料。
    3、組織青年教師向老教師學習,結成幫扶對子,打造優(yōu)秀的教師隊伍。
    4、組織好對新教師的教學活動的指導工作,做好相關的評價。
    5、以各級部備課組為主體,全員參與,開展課題的工作,落實課題研究。
    6、教研組每周開展集體備課,做好新教材教法的教研總結。
    7、組織全體教師對教學工作獻計獻策。
    8、組織各年級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培訓。
    9、做好各階段的出題、審題、考試閱卷工作,及時寫好考試情況分析總結,做好教學反思工作。
    10、組織老師積極參加讀書征文活動和微課程資源開發(fā)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