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為各位同學(xué)整理了《高一下學(xué)期語文背誦篇目》,希望對你的學(xué)習(xí)有所幫助!
1.高一下學(xué)期語文背誦篇目 篇一
石頭城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過華清宮
杜牧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書憤
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fēng)大散關(guān)。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雨霖鈴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fēng)情,更與何人說!
2.高一下學(xué)期語文背誦篇目 篇二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hù)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觀刈麥
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fēng)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fù)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wù)邽楸瘋?BR>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nóng)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3.高一下學(xué)期語文背誦篇目 篇三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dá),歸雁洛陽邊。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hù)在燕然。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
行路難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海。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fēng)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4.高一下學(xué)期語文背誦篇目 篇四
短歌行
曹操
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dāng)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歸園田居(其一)
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_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yuǎn)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
游褒禪山記(第3段)
王安石
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yuǎn),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yuǎn),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5.高一下學(xué)期語文背誦篇目 篇五
《登高》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錦瑟》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lán)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蜀道難》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dāng)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biāo),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yuǎn)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XX如麻.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cè)身西望長咨嗟!
《琵琶行》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xué)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shù)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zhuǎn)徒于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6.高一下學(xué)期語文背誦篇目 篇六
1、《氓》
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fù)關(guān).不見復(fù)關(guān),泣涕漣漣.既見復(fù)關(guān),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離騷》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也.
3、《阿房宮賦》(唐•杜牧)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fù)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晌,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fēng)雨凄凄.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yuǎn)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tài)極妍,縵立遠(yuǎn)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fù)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架梁之椽,多于機(jī)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XX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fù)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
4、《前赤壁賦》(宋•蘇軾)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5、逍遙游(莊子)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fēng)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fēng)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fēng);背負(fù)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蜩與學(xué)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湯之問棘也是已: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shù)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fù)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yù)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數(shù)數(shù)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fēng)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數(shù)數(shù)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
1.高一下學(xué)期語文背誦篇目 篇一
石頭城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過華清宮
杜牧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書憤
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fēng)大散關(guān)。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雨霖鈴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fēng)情,更與何人說!
2.高一下學(xué)期語文背誦篇目 篇二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fēng)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hù)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觀刈麥
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fēng)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fù)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wù)邽楸瘋?BR>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nóng)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3.高一下學(xué)期語文背誦篇目 篇三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fēng)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dá),歸雁洛陽邊。
使至塞上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hù)在燕然。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biāo)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biāo)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fēng)直到夜郎西。
行路難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jì)滄海。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zhuǎn)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fēng)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4.高一下學(xué)期語文背誦篇目 篇四
短歌行
曹操
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dāng)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讌,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歸園田居(其一)
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余畝,草屋_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yuǎn)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復(fù)得返自然。
游褒禪山記(第3段)
王安石
于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yuǎn),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yuǎn),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5.高一下學(xué)期語文背誦篇目 篇五
《登高》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錦瑟》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lán)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
《蜀道難》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西當(dāng)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biāo),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黃鶴之飛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zhuǎn)石萬壑雷.其險也如此,嗟爾遠(yuǎn)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XX如麻.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cè)身西望長咨嗟!
《琵琶行》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xué)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shù)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zhuǎn)徒于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
6.高一下學(xué)期語文背誦篇目 篇六
1、《氓》
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fù)關(guān).不見復(fù)關(guān),泣涕漣漣.既見復(fù)關(guān),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離騷》屈原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兮,何不改乎此度也?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也.
3、《阿房宮賦》(唐•杜牧)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乎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fù)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晌,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fēng)雨凄凄.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遠(yuǎn)聽,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tài)極妍,縵立遠(yuǎn)視,而望幸焉,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
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摽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迤,秦人視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使負(fù)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架梁之椽,多于機(jī)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XX之心,日益驕固.戍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fù)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
4、《前赤壁賦》(宋•蘇軾)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fēng)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fēng).”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fēng),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5、逍遙游(莊子)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fēng)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fēng)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fēng);背負(fù)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蜩與學(xué)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湯之問棘也是已: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shù)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fù)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yù)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數(shù)數(shù)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fēng)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數(shù)數(shù)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