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學活動的計劃和組織的重要工具,它能提高教學效果。指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和實踐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教案的編寫要做到因材施教、因時應宜、因地制宜。
折小魚的教案篇一
師:今天,老師為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本繪本小圖書,現(xiàn)在就請你們輕輕地把書寶寶請出來吧!
2、認識封面,知道故事名字。
師:你們知道這本書最外面的這頁叫什么嗎?(封面)。
師:這本書的封面——也就是故事的題目,是小貓對小魚說的一句話,叫《親愛的小魚》,這個故事的題目叫什么呀?(學生重復一遍)。
折小魚的教案篇二
1、教師彈奏歌曲旋律,幼兒欣賞,并用手在膝蓋上輕輕敲打,作為音樂伴奏。
2、教師用故事引出歌曲,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1)教師講述故事。
(2)教師范唱歌曲《小魚的夢》,幼兒傾聽歌詞。
3、教師引導幼兒用填圖的方法記憶歌詞,并且學唱歌曲。
(1)教師出示空缺的圖譜,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圖譜與歌曲之間的聯(lián)系,即圖譜所畫的內容就是歌詞內容。
(2)教師一邊放慢速度演唱歌曲,一邊引導幼兒根據(jù)歌詞,在圖譜空白出用簡單的筆畫填空,使圖譜完整。
(3)教師引導幼兒看圖譜完整演唱歌曲。
4、教師引導幼兒替換歌詞進行演唱。
(1)教師出示本活動前幼兒畫好的各種小動物的圖片,引導幼兒將新的動物形象編入歌曲當中。
(2)教師帶領幼兒演唱新編的歌曲。
5、教師引導幼兒按所編的歌詞內容給歌曲起名字。
折小魚的教案篇三
2、在教學過程中我給幼兒就提供一本電子繪本圖書,引導幼兒自主閱讀,給了幼兒猜想的空間和時間,同時也讓幼兒的思維更加的寬闊,使幼兒閱讀更加個性化。
3、在看看、猜猜、說說中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同時讓幼兒更深層次放入體會角色簡直的融融情意。
4、通過和幼兒進行互動游戲,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也使老師和幼兒之間幼兒深層次的情感交流,促進了彼此之間的感情。
折小魚的教案篇四
3555︱65316︱512332︱2——︱。
魚兒玩呀,玩了一天水,池塘媽媽懷里睡。
32565︱65316︱512332︱1——︱。
天上星星,星星落下來,為它蓋條珍珠被。
535—︱313—︱2225︱122—︱。
嗚——嗚——風兒唱支搖籃曲,
5635︱122—︱35565︱65316︱。
輕輕吹呀,慢慢吹,魚兒夢中夢中看見了。
512332︱1——︱535—︱313—︱。
媽媽在親它的嘴。嗚——嗚——。
51233︱321—‖。
媽媽在親它的嘴。
折小魚的教案篇五
一、將全班幼兒分成兩部份,兩個幼兒做魚網(wǎng),其余的幼兒做成群結隊的小魚。做網(wǎng)的兩名幼兒雙手相握,舉過頭頂,然后分開成魚網(wǎng)狀,做小魚的幼兒排成一字隊形,等待穿越。
二、游戲開始,全體幼兒念童謠:“很多小魚游來了,游來了,很多小魚游來了,游來了,快快捉?。 ?,扮做魚兒的幼兒低頭彎腰快速從魚網(wǎng)下部通過,扮魚網(wǎng)的兩名幼兒聽到“捉住”二字后,趕緊把魚網(wǎng)放下,捉住沒來得及通過的幼兒,把魚兒網(wǎng)住,放到桶里,沒有捉到的魚兒繼續(xù)參加游戲。當捉到3-5條小魚時,讓捉到的小魚集體表演一個節(jié)目。
三、第二次游戲讓幼兒換角色進行。
折小魚的教案篇六
一、親親熱熱:
1、接待:老師和寶寶及家長交流問候,表示歡迎。
2、點名游戲:網(wǎng)小魚。
老師:“各位家長、寶寶,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參加活動,我是xx老師?!毕驅殞殦]手說:“寶寶好!請家長握住寶寶的小手揮一揮,也向老師打個招呼?!?BR> 老師:“xx老師很想來認識一下每個寶寶,我們一起來做個網(wǎng)小魚的游戲吧。”
介紹游戲玩法:
出示呼啦圈:“看,這是我的魚網(wǎng)?!闭f完邊走邊唱《網(wǎng)小魚》,唱到最后一句時用魚網(wǎng)套住寶寶,請寶寶站起來向大家揮揮手,并由家長幫助寶寶介紹自己的名字“我叫xxx?!弊詈髱ьI大家一起拍手說:“歡迎你,xxx?!?BR> 集體游戲《網(wǎng)小魚》,直到每個寶寶都被介紹到。
二、做做玩玩:
1、老師演示游戲玩法:
老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好玩的東西,老師端起小碗輕輕搖搖,讓寶寶聽到聲響,引起寶寶的注意,然后傾斜小碗給寶寶看,并說:“豆子,豆子?!?BR> 2、老師示范抓豆子。
3、發(fā)小碗,要求寶寶拿到碗后說“謝謝!”
4、寶寶練習抓豆子。
家長和老師引導寶寶左右手都試一試。
提示家長:這個游戲可以鍛煉寶寶五指的力量和靈活性,培養(yǎng)寶寶做事的耐心。
5、出示小動物盒子:寶寶看,誰來了?xxx肚子餓了,想吃豆豆。
引導寶寶用勺勺豆子喂給小動物吃。
三、說說唱唱:
1、老師兒歌表演。
出示小魚:小魚游來啦!邊說便把小魚貼到自己的衣服上:“小魚要來給我們表演節(jié)目,拍手歡迎?!?BR> 老師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河里小魚游啊游,(雙手手心相對合攏,左右擺動)。
搖搖尾巴點點頭,(動作同第一句)。
一會兒上,(雙手上舉,揮動手掌)。
一會兒下,(雙手放腿兩側,抖動手掌)。
好像快樂的小朋友。(拍手)。
2、引導寶寶學做“小魚游”。
第一遍請家長握住寶寶的手腕帶寶寶一起學做動作。
老師、家長、寶寶一起邊念邊表演2—3遍。
寶寶和老師到中間表演。
提示家長:簡短的語言游戲可以增進寶寶的語言能力,在與寶寶一起游戲時要用夸張的語調和動作來激發(fā)寶寶的游戲興趣。
四、開開心心:
1、老師捏住一個夾子做“小魚游”狀:“看小魚游來了,哎呀!小魚說好餓呀,我們來請小魚吃東西吧?!?BR> 2、老師、家長和寶寶圍太陽傘外圍坐下,老師示范夾夾子。出示放有夾子的籮筐:“還有許多小魚沒東西吃呢!寶寶也來請他們吃一點吧!
3、寶寶在家長的幫助下讓小魚吃東西。(將夾子夾到太陽傘上)。
4、夾好后請家長拉起太陽傘的邊緣慢慢抖動,老師說:“哎呀!小魚要跑掉了,趕快抓住它。邊說邊示范用手捏住夾子尾端用力拉下夾子放進籮筐。
5、家長帶寶寶數(shù)數(shù)抓到的小魚,用擁抱或親吻獎勵寶寶。
五、蹦蹦跳跳:
老師:小魚們,來,我們一起游到大河里去吧。帶領寶寶從場地一端跑到另一端。
老師:漁民伯伯來網(wǎng)魚啦,我們快跑。請家長帶領寶寶跑步從太陽傘下鉆過。
提示家長:跑的時候不要太快,注意避讓其他人,保證寶寶的安全。
折小魚的教案篇七
1、幼兒欣賞音樂,并用手為音樂伴奏。
2、教師用故事引出歌曲,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1)這段音樂里,還藏著一個很好聽的故事呢,你們想聽嗎?
(2)教師講述故事一遍。提問:你覺得小魚幸福嗎?
(3)教師范唱歌曲《小魚的夢》,幼兒傾聽歌詞。提問: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呢?
3、出示圖譜,學唱歌曲。
(1)這里有一幅圖,你們看一看,圖上有什么?和我們唱的歌詞有什么關系?
(3)個別幼兒添畫圖譜,教師帶領其他幼兒邊看圖譜邊唱歌曲。
(4)引導幼兒看圖譜完整地演唱歌曲。
4、引導幼兒根據(jù)歌曲的旋律仿編歌詞。
(1)小魚做的是那么甜美的夢,還有哪些小動物在做夢呢?
(2)帶領幼兒演唱新編的歌曲。
5、讓幼兒為歌曲起名字。
6、跟著音樂做邊動作邊演唱歌曲走出活動室。
折小魚的教案篇八
1、熟悉歌曲旋律,在聽聽、講講畫畫中熟悉歌詞,初步學唱歌曲。
2、創(chuàng)編部分圖譜,遷移使用圖譜記憶歌詞的方法練唱,并根據(jù)歌曲旋律仿編歌詞。
3、在演唱歌曲中,體驗互相關心,互相體貼的幸福感。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5、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折小魚的教案篇九
根據(jù)教材以及班級小朋友的語言發(fā)展能力,我就設計了兩個情感環(huán)節(jié):一、幼兒自主閱讀,初步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感受他們之間的情誼,二、師幼共同閱讀,了解故事的內容,進一步感受貓與小魚之間融融的情意。通過看看、想想、說說,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同時穿插了游戲和幼兒互動,讓幼兒感受到了繪本閱讀的快樂。
折小魚的教案篇十
求異、好奇是兒童的重要的心理特點之一。一成不變的繪畫材料,會使孩子們感覺到索然無味。在美術活動中,我們通常使用的繪畫工具都是油畫棒、水彩筆等,繪畫形式單一,幼兒缺乏對多種繪畫工具交替組合運用的能力,畫面單調。因此,應運用多種繪畫工具,使孩子產(chǎn)生畫畫玩玩的心理,培養(yǎng)孩子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棉簽畫,是本學期我們班級的特色活動。小小的'棉簽,在孩子的手中成了繪畫工具,創(chuàng)作出富有童趣的作品。在本活動中,我為孩子創(chuàng)設了一個故事情境,讓孩子帶著興趣愉快地參與整個美術活動,激發(fā)他們對繪畫活動的樂趣。
1、在創(chuàng)設的故事情境中,觀察范例,復習對一些裝飾線條的認識。
2、正確使用棉簽,學習用簡單的線條圖形裝飾小魚的身體。
3、激發(fā)參與繪畫活動的興趣,發(fā)展想象力。
1、知識經(jīng)驗準備:已經(jīng)認識一些簡單線條和圖形。已初步欣賞過音樂《水族館》。
2、物質準備:范例,幼兒操作材料,顏料,棉簽,音樂《水族館》。
一、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觀察了解裝飾小魚的方法。
1、欣賞音樂《水族館》。
師:小朋友聽,誰來了?
3、觀察范例,鞏固復習對一些線條和圖形的認識。
4、師:原來,今天小魚穿那么漂亮的衣服想去干什么呢?原來小魚們要去參加一個快樂的聚會??蛇€有很多小魚都沒有自己的新衣服,讓我們來幫助小魚。用棉簽給小魚換上一件美麗的新衣。
二、講解作畫要求,學習使用棉簽裝飾小魚。
1、講解要求。
2、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三、展示幼兒作品,分享交流。
1、將幼兒作品展示在背景圖上。
2、評價作品。師: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哪條小魚的衣服最漂亮?(重點鼓勵由自己想象,獨特創(chuàng)作的幼兒)。
3、聽音樂,一起游戲。
折小魚的教案篇十一
1、體驗手工制作的樂趣。
2、了解魚鱗的外形特點。
3、能運用剪貼的方式表現(xiàn)立體的魚鱗,并按一定的規(guī)律粘貼。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
用線描的方式裝飾過魚。
2、材料準備。
教師用材料:掛圖:“大魚帶小魚”;示范作品;音樂《水草舞》。
幼兒用材料:學具“大魚帶小魚”、操作單頁5-8;記號筆,剪刀,白膠。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播放音樂《水草舞》,鼓勵幼兒隨音樂用身體或手部動作模仿魚兒游。
教師:海底世界是個美麗的家,魚兒在這里自由自在地遨游,快樂極了!小朋友們想不想也變成魚,遨游在海底世界。
二、探索發(fā)現(xiàn)。
1、出示掛圖“大魚帶小魚”,引導幼兒觀察不同外形的魚及魚鱗的形狀。
教師:圖中的魚兒有很多漂亮的顏色?仔細看這些魚的魚鱗是什么形狀的?
小結:魚兒身上有很多漂亮的顏色,它們魚鱗的形狀也不同,有半圓形的,有扇形的。
2、出示師范作品,引導幼兒觀察大魚的魚鱗裝飾,鼓勵幼兒自由討論制作立體魚鱗的方法。
教師:魚鱗是怎樣做出來的?還可以用哪些方式來裝飾魚鱗。
3、教師邊講述步驟,邊演示制作“大魚帶小魚”的'方法。
魚頭和魚尾處用記號筆裝飾;然后將彩色紙剪成條狀或卷成圈表現(xiàn)魚鱗,表現(xiàn)魚鱗時需按一定的規(guī)律排列粘貼;接著用同樣的方法制作小魚,裝飾好后把魚粘貼在操作單頁第5頁上進行展示。
三、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1、提出制作要求,給每組幼兒發(fā)放材料與廢紙筐,提醒幼兒將廢紙及時放入廢紙筐。
魚鱗時按一定的規(guī)律粘貼,如間隔排列(色彩間隔、形狀間隔等)。
四、欣賞評議。
引導幼兒相互評價欣賞。
五、結束活動。
教師和幼兒共同整理活動場地,結束活動。
折小魚的教案篇十二
總結:小魚有圓圓的大身體,圓圓的小眼睛,還有一條肉骨頭似的小尾巴,真可愛呀!
2、你愿意做一條小魚嗎?請游到水里來吧!(幼兒畫小魚,注意身體和尾巴的大小)。
總結:看!許多小魚都游來了,小魚和朋友在一起游玩真快樂,有朋友真好!
二、小魚逃走了。
1、ppt1(魚缸),可是有一條小魚他卻一點兒也不開心。他怎么了呀?為什么不開心呀?畫外音:“我一個人在這兒沒朋友,太寂寞了,我決定逃走去找朋友了?!?BR> 2、ppt2(窗簾),小魚逃去哪兒了?窗簾上去了。窗簾上都是什么啊?你們找到小魚了嗎?小魚和圓點是不是有點像呢?哪兒最像?(圓點點說:小魚小魚,我們是紅紅的,你也是紅紅的,我們是圓圓的,你也是圓圓的,就留在窗簾上吧!)。
4、ppt4(玩具屋)小魚又從糖果蓋得縫隙里逃走了,這回逃去了玩具屋呢,還能找到小魚嗎?玩具屋里的好朋友可真多呀!哪些朋友也是圓圓的呢?玩具們說:“小魚,和我們一起玩吧,你就留下來吧。”
5、小魚又逃走了,這下會去哪兒呢?(幼兒想象)。
三、小魚逃去了哪里?
1、你們想做這么美麗的小魚嗎?小魚們,趕快逃走,逃到紙上來。
2、小魚還想逃去哪兒會看見誰呢?(添畫相關的景物教師及時捕捉幼兒自己創(chuàng)造的圖像,運用添畫的方式補充畫面。)。
3、小魚朋友們去找你們的朋友吧。
四、小魚躲在哪兒。
1、一起來找找小魚。“小魚小魚在哪里?”
2、欣賞幼兒作品,從畫面上邊說說猜猜小魚躲在哪兒?那里有誰?
3、ppt5,小魚又逃走了,逃去了大魚池,能找到這條可愛的小魚嗎?和其他的朋友有什么不同?小魚說:“我回家了,這才是我的朋友,大家在一起是多么快樂,我再也不逃走了?!?BR> 結束:小魚們,你們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沒?讓我們也和自己的朋友擁抱一下,一起回家吧。
折小魚的教案篇十三
1、能隨音樂自由的表現(xiàn)魚兒游動的動作,感受音樂的停頓。
2、有初步的角色意識,愿意遵守游戲規(guī)則。
1、經(jīng)驗準備:事先引導幼兒觀察魚兒游的動作,理解捕魚的意思。
(一)以小魚游的游戲引入,激發(fā)幼兒游戲的愿望。
教師:小朋友,小魚是怎么游的?誰來表演小魚游?我們一起來學學小魚游吧。
(二)介紹游戲的玩法。
玩法:請兩個幼兒雙手上舉,碰在一起做"網(wǎng)魚",其他的幼兒扮演"小魚",跟著音樂有節(jié)奏的游動,一個接一個用碎步從網(wǎng)下鉆過。"當唱到"快快捉牢"的捉字時,漁網(wǎng)迅速地放下,開始"捕魚",把"小魚"套進網(wǎng)里。被捉到的幼兒排到尾末,游戲繼續(xù)進行,等音樂反復多變到結束時捕到的兩只"小魚",與"漁網(wǎng)"交換角色,游戲重新開始。
(三)提出游戲要求。
(四)幼兒游戲,教師指導。
1、引導幼兒隨音樂學"魚兒"游動的'動作,讓幼兒享受自由隨音樂運動的快樂。
3、引導幼兒充分感受歌曲,感受音樂結束前的休止。
4、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各種表現(xiàn)魚兒游動的動作,讓幼兒隨音樂進行游戲。
5、開始時教師可以當捕魚人,幼兒熟悉玩法后,與幼兒交換角色。
(五)教師簡要評價后,幼兒自由做魚游動作結束活動。
三、戶外活動:
1、體育游戲:小刺猬見領域活動指導p23。
2、分組活動:(見周計劃表)。
1.本游戲不是直接進行,而是通過環(huán)境和手指游戲先讓幼兒進入活動狀態(tài),逐步吸引幼兒參與游戲。
2.游戲不是死板的讓幼兒去做,而是通過自我模仿和識別進行,對幼兒在音樂的識別能力,及自我理解上有鍛煉和提高。
3.游戲主旨體現(xiàn)幼兒間的互相幫助,從他們能理解的活潑可愛的小魚身上學到互相友愛的道理,使他們對互相幫助理解的更深。
小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捉小魚》含反思這篇文章共2222字。
折小魚的教案篇十四
1、欣賞小魚的花紋,感受自然花紋的美。
2、能大膽給魚身設計各種的花紋。
3、體驗制作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一、出示一次性紙杯和紙盤,激發(fā)幼兒猜想。
師:這是什么?有什么用呢?這些用過的紙杯和紙盤怎么處理呢?(幼兒自由發(fā)言)小結:用過的紙盤和紙杯還可以再次利用,今天請小朋友和我一起來利用廢舊的紙杯和紙盤制作好玩、好看的小魚。
二、出示各種魚的圖片,幼兒觀察探討說一說小魚身上有哪些花紋?
師:每條小魚的花紋都不一樣,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小結:有的小魚身上穿了黃色的衣服,上面有圓形的魚鱗,有的小魚穿上了藍色的衣服,上面有一條一條的直線,每條小魚的花紋都不一樣。
三、出示各種材料,教師示范做法。
1、用一次性杯子制作小魚。
(1)先把紙杯的杯口對折,然后再給它添上尾巴,用訂書機訂好。
(2)示范添畫:在小魚的身體上添上眼睛,在杯身上畫上花紋,鼓勵幼兒大膽想像,畫出不一樣的花紋。
2、用紙盤制作小魚。
(1)用剪下的小扇形做魚尾,用膠水粘在大的扇形上。
(2)在合適的地方添畫眼睛。
(3)用廢舊彩紙給魚制作花紋。
老師示范了兩種魚的做法,請小朋友挑選你喜歡的魚來制作吧。
四、幼兒制作提示。
小朋友大膽畫不同花紋,用彩紙貼出好看的花紋。做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再次選擇不同的小魚制作。
五、作品展示。
將制作好的小魚貼在池塘背景上,幼兒共同欣賞,說說自己的感受。
本次活動有幾個改動和大膽嘗試的地方:
1、在導入部分原來的教案中師直接欣賞各式的小魚,在這篇教案中我直接出示了用過的廢舊紙杯和紙盤,以幼兒不以為然的引起他們的猜想,激發(fā)興趣,同時也是將本次活動的主角閃亮登場。
2、制作示范有大膽嘗試,通常對小班的幼兒來說,老師有一個示范就足夠了,但是老師今天進行了一個大膽的嘗試,用了紙杯、紙盤兩種示范,做出這個決定是有原因的,在看到其他的老師在上這個活動中,幼兒在立體的魚上進行添畫裝飾對不是很方便,對能力強的幼兒來說相對容易,所以我覺得用改用紙盤會不會更合適,所以在我班的操作中我改用了紙盤,但是發(fā)現(xiàn)紙盤一半孩子來說又太簡單,因此我在這次的教案中決定用兩種不同的材料來制作小魚,其一,出來的作品會有比較豐富,其二讓步同能力的孩子選擇合適自己的材料,而且我還鼓勵能力較強的孩子在時間充足的前提下嘗試做兩個不同的的小魚。
3、最后的展示部分的改動是,將小魚布置在事先準備好的池塘背景中,讓大家感受自己的勞動成果,感受整體的畫面效果,讓幼兒充分體驗親手制作的樂趣。
折小魚的教案篇十五
開學來,小朋友們正處于剛剛接觸繪畫活動的時候,引導的重點是要培養(yǎng)他們畫畫的興趣和初步的畫畫技能。我偶然看到一堂綜合活動《網(wǎng)小魚》的教案,覺得這題目很有趣,而且我班幼兒對小貓、小魚這些動物形象很熟悉,并很感興趣。
我想如果用小貓網(wǎng)魚的情節(jié)來引導幼兒學習畫橫線和豎線,他們一定也會很感興趣。于是我設計了本次美術活動——《網(wǎng)魚嘍》。
1、學習在規(guī)定范圍內畫橫線和豎線,養(yǎng)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2、在作畫過程中,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1、印畫魚群的畫若干、油畫棒
2、小貓圖片一張、畫好的漁網(wǎng)一張
1、出示小貓圖片
小貓咪咪今天過生日,貓媽媽想送禮物給小貓咪咪,小貓喜歡吃什么呢?
2、出示漁網(wǎng)
瞧!貓媽媽一早就帶上了漁網(wǎng)去網(wǎng)魚了。
1、認識橫線、豎線
(1)漁網(wǎng)是什么樣子的?
總結:橫著畫的直線叫橫線,豎著畫的直線叫豎線。橫線和豎線畫在一起就變成了漁網(wǎng)。
2、教師講解示范
出示畫有魚的小池塘:貓媽媽開始撒網(wǎng)了
1、示范畫橫線:從紙的這頭畫到另一頭,線要畫得直直的,靠緊一些(幼兒徒手畫)
2、示范畫豎線:豎線要從紙的最上面畫到最下面的,豎線要靠得緊一點,這樣魚網(wǎng)的網(wǎng)格才會小,小魚才不會跑出去。(幼兒徒手畫)
3、數(shù)數(shù)網(wǎng)到了幾條魚?
1、提醒幼兒從紙的一邊畫向另一邊,線條畫得直直的。
2、鼓勵幼兒專心操作,有耐心,細心一點。
1、幼兒自己觀察
看看小魚都被網(wǎng)住了嗎?一共網(wǎng)了幾條魚?
2、出示幼兒作品,總結漁網(wǎng)的特征
1、情景結尾
貓媽媽謝謝小朋友幫她網(wǎng)了這么多的魚給咪咪當生日禮物,相信咪咪一定會很開心的。
2、游戲《小魚小魚快快游》
折小魚的教案篇十六
1.學習掌握小魚缸的制作方法。
2.懂得用同一種幾何形體可以設計兩種以上的作品。
3.培養(yǎng)認真、細致的勞動態(tài)度。
1.教師準備已完成的作品,剪下的作品的每一個部件以及實物投影儀等電教設備。
2.學生準備制作紙工的工具、制作材料、剪刀、刻刀、墊板、雙面膠。
1課時。
()月()日。
同學們,老師今天給你帶來了一組圖片,請你來欣賞一下吧!播放圖片。老師呀,把這些美麗的海底圖片放入了小魚缸中,你看,(出示范作)。
1.讓學生看書上的.圖示和文字說明,了解小魚缸的制作過程和方法。
2.交流制作過程和方法,相機板書:
剪切——刻痕——折疊——粘貼。
(1)剪切:使用剪刀時要注意什么?剪下的邊角料該如何處理呢?
一般的剪沒什么問題,那像這樣的帶有齒的部件該用什么方法剪更快捷更方便呢?學生說后,投影儀演示一下。
(2)刻痕:剪好后,在所有的粘貼面上用刻刀刻痕,這樣有什么好處呢?(美觀,便于折疊)。
(3)粘貼:關于“魚”和“珊瑚”的粘貼在魚缸的正面和底面,你想怎么貼就怎么貼。圖示中沒有提到,但這個東西是用來干什么的呢?它有什么作用呢?(出示其中一個支撐架,演示用法)(使作品更具立體感,使作品栩栩如生))在進行粘貼時,我們通常的做法是把雙面膠粘在粘貼面上。但像這樣帶有齒的粘貼面,我們是否也這樣粘呢?為什么?那該怎樣粘?(把雙面膠粘貼在對應的部件位置上。)出示粘貼部件。
(4)討論:出示其中一張印有反面粘貼的部件,理解何謂反面粘貼,演示一下。
(5)示范粘貼弧形外框。(為使弧形外框更美觀,在桌上拉一拉,成自然卷曲)。
(6)師演示明膠片的插法。
3.看了老師做,同學們是不是也很想做呢?好,但在做之前老師要提兩點小建議:
(1)小組分工合作,每人都要動手動腦,可以小聲討論。
(2)你們可以模仿書上做,也可以有創(chuàng)新。
看哪個小組合作的好,作品完成的既快又美觀,我們還要評一評呢,好不好?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比我做得更好,有沒有信心?趕緊動手做吧!
1.發(fā)現(xiàn)好的做法及時推廣。(特別是齒的剪法)。
2.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集體性錯誤,及時糾正。
3.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小組。
以投影評價要求予以評價。
1.小組內自評.
2.組間互評.
3.評出最佳小組,用鼓掌予以表揚。
剪切作品牢固扎實。
刻痕外觀精致漂亮。
折疊有分工講速度。
粘貼安全使用工具。
折小魚的教案篇十七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
2、觀察模仿小魚游水的動作,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編。
1、光盤、音樂錄音帶。
2、電子琴。
3、小魚胸飾若干。
4、創(chuàng)設藍色大海的場景。
1、用小游戲幫助幼兒練習發(fā)聲。
(1)練習氣息:模仿吹氣球,通過吸氣、吐氣感知對氣息的控制。
(2)開口音、閉口音的練習:拼音a和i的四個標調的發(fā)聲練習。
2、欣賞小魚游水的錄像,鼓勵幼兒模仿小魚的動作。
幼兒:小魚游的時候,尾巴一擺一擺的;小魚像跳舞一樣,一會兒上、一會兒下,真好看;小魚游泳的時候,身體一扭一扭的,游的特別快。
教師:我們來學小魚游水吧!隨著音樂,孩子們高興的自由舞蹈,有的扭著屁股、有的搖著身體、有的擺動雙手、有的自由翻轉,還有的踮起腳尖輕靈的舞動…。
3、老師示范表演,幼兒欣賞。
教師:小魚真可愛,我來唱一首關于小魚游水的歌,你們要仔細聽呦!(邊唱邊表演動作)。
教師:孩子們,你們看誰來啦!
幼兒:小魚教師:這條小魚怎么了?
幼兒:它不高興了;它正發(fā)愁呢。
教師:它為什么不高興,為什么發(fā)愁呢?
幼兒:它只有一個人,沒人跟它玩;它太孤單了。
教師:一條魚水里游,孤孤單單在發(fā)愁。(教師自然的將歌詞教給幼兒。
)教師:兩條小魚在一起做什么呢?
幼兒:它們高興的'搖尾巴呢?。ㄓ變耗7滦◆~搖尾巴點頭的動作)。
教師:兩條魚水里游,搖搖尾巴點點頭。
教師:又游來了一條小魚,它們三個一起,怎么樣了?
幼兒:它們高興了。教師:什么事兒讓它們這么高興呢?
幼兒:它們有伴了,可以一起游戲了。
教師:三條魚水里游,歡歡喜喜做朋友。
教師:這么多小魚在一起怎樣了?
幼兒:它們在一起手拉手跳舞呢,特別高興。
教師:許多魚水里游,大家都是好朋友。
5、創(chuàng)編活動,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編、合作表演。幼兒在歡快的歌曲中,幾個小伙伴在一起快樂的討論、創(chuàng)編動作。有幾個孩子還自己分配了角色,表演了起來。后來全班的孩子都參與到了表演中。
6、幼兒戴上胸飾集體游戲。在藍色的大海中,一條小魚游來了。一名幼兒皺著眉、抱著肩、蹲在地上唱:一條魚水里游,孤孤單單在發(fā)愁。來了一名幼兒,兩個人高興的搖尾巴、擺身體唱:兩條魚水里游,搖搖尾巴點點頭。又來了一名幼兒,三個孩子手拉手邊跳邊唱:三條魚水里游,歡歡喜喜做朋友。全班幼兒一起快樂的自由舞蹈唱:許多魚水里游,大家都是好朋友。(孩子們將剛剛創(chuàng)編的舞蹈動作大膽的表現(xiàn)出來,每個孩子的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他們在活動中體驗到了樂趣)游戲可反復進行,由不同的幼兒扮演一條魚、兩條魚、三條魚,給每個孩子單獨表演的機會。
折小魚的教案篇一
師:今天,老師為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本繪本小圖書,現(xiàn)在就請你們輕輕地把書寶寶請出來吧!
2、認識封面,知道故事名字。
師:你們知道這本書最外面的這頁叫什么嗎?(封面)。
師:這本書的封面——也就是故事的題目,是小貓對小魚說的一句話,叫《親愛的小魚》,這個故事的題目叫什么呀?(學生重復一遍)。
折小魚的教案篇二
1、教師彈奏歌曲旋律,幼兒欣賞,并用手在膝蓋上輕輕敲打,作為音樂伴奏。
2、教師用故事引出歌曲,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1)教師講述故事。
(2)教師范唱歌曲《小魚的夢》,幼兒傾聽歌詞。
3、教師引導幼兒用填圖的方法記憶歌詞,并且學唱歌曲。
(1)教師出示空缺的圖譜,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圖譜與歌曲之間的聯(lián)系,即圖譜所畫的內容就是歌詞內容。
(2)教師一邊放慢速度演唱歌曲,一邊引導幼兒根據(jù)歌詞,在圖譜空白出用簡單的筆畫填空,使圖譜完整。
(3)教師引導幼兒看圖譜完整演唱歌曲。
4、教師引導幼兒替換歌詞進行演唱。
(1)教師出示本活動前幼兒畫好的各種小動物的圖片,引導幼兒將新的動物形象編入歌曲當中。
(2)教師帶領幼兒演唱新編的歌曲。
5、教師引導幼兒按所編的歌詞內容給歌曲起名字。
折小魚的教案篇三
2、在教學過程中我給幼兒就提供一本電子繪本圖書,引導幼兒自主閱讀,給了幼兒猜想的空間和時間,同時也讓幼兒的思維更加的寬闊,使幼兒閱讀更加個性化。
3、在看看、猜猜、說說中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同時讓幼兒更深層次放入體會角色簡直的融融情意。
4、通過和幼兒進行互動游戲,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也使老師和幼兒之間幼兒深層次的情感交流,促進了彼此之間的感情。
折小魚的教案篇四
3555︱65316︱512332︱2——︱。
魚兒玩呀,玩了一天水,池塘媽媽懷里睡。
32565︱65316︱512332︱1——︱。
天上星星,星星落下來,為它蓋條珍珠被。
535—︱313—︱2225︱122—︱。
嗚——嗚——風兒唱支搖籃曲,
5635︱122—︱35565︱65316︱。
輕輕吹呀,慢慢吹,魚兒夢中夢中看見了。
512332︱1——︱535—︱313—︱。
媽媽在親它的嘴。嗚——嗚——。
51233︱321—‖。
媽媽在親它的嘴。
折小魚的教案篇五
一、將全班幼兒分成兩部份,兩個幼兒做魚網(wǎng),其余的幼兒做成群結隊的小魚。做網(wǎng)的兩名幼兒雙手相握,舉過頭頂,然后分開成魚網(wǎng)狀,做小魚的幼兒排成一字隊形,等待穿越。
二、游戲開始,全體幼兒念童謠:“很多小魚游來了,游來了,很多小魚游來了,游來了,快快捉?。 ?,扮做魚兒的幼兒低頭彎腰快速從魚網(wǎng)下部通過,扮魚網(wǎng)的兩名幼兒聽到“捉住”二字后,趕緊把魚網(wǎng)放下,捉住沒來得及通過的幼兒,把魚兒網(wǎng)住,放到桶里,沒有捉到的魚兒繼續(xù)參加游戲。當捉到3-5條小魚時,讓捉到的小魚集體表演一個節(jié)目。
三、第二次游戲讓幼兒換角色進行。
折小魚的教案篇六
一、親親熱熱:
1、接待:老師和寶寶及家長交流問候,表示歡迎。
2、點名游戲:網(wǎng)小魚。
老師:“各位家長、寶寶,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參加活動,我是xx老師?!毕驅殞殦]手說:“寶寶好!請家長握住寶寶的小手揮一揮,也向老師打個招呼?!?BR> 老師:“xx老師很想來認識一下每個寶寶,我們一起來做個網(wǎng)小魚的游戲吧。”
介紹游戲玩法:
出示呼啦圈:“看,這是我的魚網(wǎng)?!闭f完邊走邊唱《網(wǎng)小魚》,唱到最后一句時用魚網(wǎng)套住寶寶,請寶寶站起來向大家揮揮手,并由家長幫助寶寶介紹自己的名字“我叫xxx?!弊詈髱ьI大家一起拍手說:“歡迎你,xxx?!?BR> 集體游戲《網(wǎng)小魚》,直到每個寶寶都被介紹到。
二、做做玩玩:
1、老師演示游戲玩法:
老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好玩的東西,老師端起小碗輕輕搖搖,讓寶寶聽到聲響,引起寶寶的注意,然后傾斜小碗給寶寶看,并說:“豆子,豆子?!?BR> 2、老師示范抓豆子。
3、發(fā)小碗,要求寶寶拿到碗后說“謝謝!”
4、寶寶練習抓豆子。
家長和老師引導寶寶左右手都試一試。
提示家長:這個游戲可以鍛煉寶寶五指的力量和靈活性,培養(yǎng)寶寶做事的耐心。
5、出示小動物盒子:寶寶看,誰來了?xxx肚子餓了,想吃豆豆。
引導寶寶用勺勺豆子喂給小動物吃。
三、說說唱唱:
1、老師兒歌表演。
出示小魚:小魚游來啦!邊說便把小魚貼到自己的衣服上:“小魚要來給我們表演節(jié)目,拍手歡迎?!?BR> 老師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河里小魚游啊游,(雙手手心相對合攏,左右擺動)。
搖搖尾巴點點頭,(動作同第一句)。
一會兒上,(雙手上舉,揮動手掌)。
一會兒下,(雙手放腿兩側,抖動手掌)。
好像快樂的小朋友。(拍手)。
2、引導寶寶學做“小魚游”。
第一遍請家長握住寶寶的手腕帶寶寶一起學做動作。
老師、家長、寶寶一起邊念邊表演2—3遍。
寶寶和老師到中間表演。
提示家長:簡短的語言游戲可以增進寶寶的語言能力,在與寶寶一起游戲時要用夸張的語調和動作來激發(fā)寶寶的游戲興趣。
四、開開心心:
1、老師捏住一個夾子做“小魚游”狀:“看小魚游來了,哎呀!小魚說好餓呀,我們來請小魚吃東西吧?!?BR> 2、老師、家長和寶寶圍太陽傘外圍坐下,老師示范夾夾子。出示放有夾子的籮筐:“還有許多小魚沒東西吃呢!寶寶也來請他們吃一點吧!
3、寶寶在家長的幫助下讓小魚吃東西。(將夾子夾到太陽傘上)。
4、夾好后請家長拉起太陽傘的邊緣慢慢抖動,老師說:“哎呀!小魚要跑掉了,趕快抓住它。邊說邊示范用手捏住夾子尾端用力拉下夾子放進籮筐。
5、家長帶寶寶數(shù)數(shù)抓到的小魚,用擁抱或親吻獎勵寶寶。
五、蹦蹦跳跳:
老師:小魚們,來,我們一起游到大河里去吧。帶領寶寶從場地一端跑到另一端。
老師:漁民伯伯來網(wǎng)魚啦,我們快跑。請家長帶領寶寶跑步從太陽傘下鉆過。
提示家長:跑的時候不要太快,注意避讓其他人,保證寶寶的安全。
折小魚的教案篇七
1、幼兒欣賞音樂,并用手為音樂伴奏。
2、教師用故事引出歌曲,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1)這段音樂里,還藏著一個很好聽的故事呢,你們想聽嗎?
(2)教師講述故事一遍。提問:你覺得小魚幸福嗎?
(3)教師范唱歌曲《小魚的夢》,幼兒傾聽歌詞。提問: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呢?
3、出示圖譜,學唱歌曲。
(1)這里有一幅圖,你們看一看,圖上有什么?和我們唱的歌詞有什么關系?
(3)個別幼兒添畫圖譜,教師帶領其他幼兒邊看圖譜邊唱歌曲。
(4)引導幼兒看圖譜完整地演唱歌曲。
4、引導幼兒根據(jù)歌曲的旋律仿編歌詞。
(1)小魚做的是那么甜美的夢,還有哪些小動物在做夢呢?
(2)帶領幼兒演唱新編的歌曲。
5、讓幼兒為歌曲起名字。
6、跟著音樂做邊動作邊演唱歌曲走出活動室。
折小魚的教案篇八
1、熟悉歌曲旋律,在聽聽、講講畫畫中熟悉歌詞,初步學唱歌曲。
2、創(chuàng)編部分圖譜,遷移使用圖譜記憶歌詞的方法練唱,并根據(jù)歌曲旋律仿編歌詞。
3、在演唱歌曲中,體驗互相關心,互相體貼的幸福感。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5、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折小魚的教案篇九
根據(jù)教材以及班級小朋友的語言發(fā)展能力,我就設計了兩個情感環(huán)節(jié):一、幼兒自主閱讀,初步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感受他們之間的情誼,二、師幼共同閱讀,了解故事的內容,進一步感受貓與小魚之間融融的情意。通過看看、想想、說說,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同時穿插了游戲和幼兒互動,讓幼兒感受到了繪本閱讀的快樂。
折小魚的教案篇十
求異、好奇是兒童的重要的心理特點之一。一成不變的繪畫材料,會使孩子們感覺到索然無味。在美術活動中,我們通常使用的繪畫工具都是油畫棒、水彩筆等,繪畫形式單一,幼兒缺乏對多種繪畫工具交替組合運用的能力,畫面單調。因此,應運用多種繪畫工具,使孩子產(chǎn)生畫畫玩玩的心理,培養(yǎng)孩子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棉簽畫,是本學期我們班級的特色活動。小小的'棉簽,在孩子的手中成了繪畫工具,創(chuàng)作出富有童趣的作品。在本活動中,我為孩子創(chuàng)設了一個故事情境,讓孩子帶著興趣愉快地參與整個美術活動,激發(fā)他們對繪畫活動的樂趣。
1、在創(chuàng)設的故事情境中,觀察范例,復習對一些裝飾線條的認識。
2、正確使用棉簽,學習用簡單的線條圖形裝飾小魚的身體。
3、激發(fā)參與繪畫活動的興趣,發(fā)展想象力。
1、知識經(jīng)驗準備:已經(jīng)認識一些簡單線條和圖形。已初步欣賞過音樂《水族館》。
2、物質準備:范例,幼兒操作材料,顏料,棉簽,音樂《水族館》。
一、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觀察了解裝飾小魚的方法。
1、欣賞音樂《水族館》。
師:小朋友聽,誰來了?
3、觀察范例,鞏固復習對一些線條和圖形的認識。
4、師:原來,今天小魚穿那么漂亮的衣服想去干什么呢?原來小魚們要去參加一個快樂的聚會??蛇€有很多小魚都沒有自己的新衣服,讓我們來幫助小魚。用棉簽給小魚換上一件美麗的新衣。
二、講解作畫要求,學習使用棉簽裝飾小魚。
1、講解要求。
2、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三、展示幼兒作品,分享交流。
1、將幼兒作品展示在背景圖上。
2、評價作品。師: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哪條小魚的衣服最漂亮?(重點鼓勵由自己想象,獨特創(chuàng)作的幼兒)。
3、聽音樂,一起游戲。
折小魚的教案篇十一
1、體驗手工制作的樂趣。
2、了解魚鱗的外形特點。
3、能運用剪貼的方式表現(xiàn)立體的魚鱗,并按一定的規(guī)律粘貼。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
用線描的方式裝飾過魚。
2、材料準備。
教師用材料:掛圖:“大魚帶小魚”;示范作品;音樂《水草舞》。
幼兒用材料:學具“大魚帶小魚”、操作單頁5-8;記號筆,剪刀,白膠。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播放音樂《水草舞》,鼓勵幼兒隨音樂用身體或手部動作模仿魚兒游。
教師:海底世界是個美麗的家,魚兒在這里自由自在地遨游,快樂極了!小朋友們想不想也變成魚,遨游在海底世界。
二、探索發(fā)現(xiàn)。
1、出示掛圖“大魚帶小魚”,引導幼兒觀察不同外形的魚及魚鱗的形狀。
教師:圖中的魚兒有很多漂亮的顏色?仔細看這些魚的魚鱗是什么形狀的?
小結:魚兒身上有很多漂亮的顏色,它們魚鱗的形狀也不同,有半圓形的,有扇形的。
2、出示師范作品,引導幼兒觀察大魚的魚鱗裝飾,鼓勵幼兒自由討論制作立體魚鱗的方法。
教師:魚鱗是怎樣做出來的?還可以用哪些方式來裝飾魚鱗。
3、教師邊講述步驟,邊演示制作“大魚帶小魚”的'方法。
魚頭和魚尾處用記號筆裝飾;然后將彩色紙剪成條狀或卷成圈表現(xiàn)魚鱗,表現(xiàn)魚鱗時需按一定的規(guī)律排列粘貼;接著用同樣的方法制作小魚,裝飾好后把魚粘貼在操作單頁第5頁上進行展示。
三、創(chuàng)作表現(xiàn)。
1、提出制作要求,給每組幼兒發(fā)放材料與廢紙筐,提醒幼兒將廢紙及時放入廢紙筐。
魚鱗時按一定的規(guī)律粘貼,如間隔排列(色彩間隔、形狀間隔等)。
四、欣賞評議。
引導幼兒相互評價欣賞。
五、結束活動。
教師和幼兒共同整理活動場地,結束活動。
折小魚的教案篇十二
總結:小魚有圓圓的大身體,圓圓的小眼睛,還有一條肉骨頭似的小尾巴,真可愛呀!
2、你愿意做一條小魚嗎?請游到水里來吧!(幼兒畫小魚,注意身體和尾巴的大小)。
總結:看!許多小魚都游來了,小魚和朋友在一起游玩真快樂,有朋友真好!
二、小魚逃走了。
1、ppt1(魚缸),可是有一條小魚他卻一點兒也不開心。他怎么了呀?為什么不開心呀?畫外音:“我一個人在這兒沒朋友,太寂寞了,我決定逃走去找朋友了?!?BR> 2、ppt2(窗簾),小魚逃去哪兒了?窗簾上去了。窗簾上都是什么啊?你們找到小魚了嗎?小魚和圓點是不是有點像呢?哪兒最像?(圓點點說:小魚小魚,我們是紅紅的,你也是紅紅的,我們是圓圓的,你也是圓圓的,就留在窗簾上吧!)。
4、ppt4(玩具屋)小魚又從糖果蓋得縫隙里逃走了,這回逃去了玩具屋呢,還能找到小魚嗎?玩具屋里的好朋友可真多呀!哪些朋友也是圓圓的呢?玩具們說:“小魚,和我們一起玩吧,你就留下來吧。”
5、小魚又逃走了,這下會去哪兒呢?(幼兒想象)。
三、小魚逃去了哪里?
1、你們想做這么美麗的小魚嗎?小魚們,趕快逃走,逃到紙上來。
2、小魚還想逃去哪兒會看見誰呢?(添畫相關的景物教師及時捕捉幼兒自己創(chuàng)造的圖像,運用添畫的方式補充畫面。)。
3、小魚朋友們去找你們的朋友吧。
四、小魚躲在哪兒。
1、一起來找找小魚。“小魚小魚在哪里?”
2、欣賞幼兒作品,從畫面上邊說說猜猜小魚躲在哪兒?那里有誰?
3、ppt5,小魚又逃走了,逃去了大魚池,能找到這條可愛的小魚嗎?和其他的朋友有什么不同?小魚說:“我回家了,這才是我的朋友,大家在一起是多么快樂,我再也不逃走了?!?BR> 結束:小魚們,你們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沒?讓我們也和自己的朋友擁抱一下,一起回家吧。
折小魚的教案篇十三
1、能隨音樂自由的表現(xiàn)魚兒游動的動作,感受音樂的停頓。
2、有初步的角色意識,愿意遵守游戲規(guī)則。
1、經(jīng)驗準備:事先引導幼兒觀察魚兒游的動作,理解捕魚的意思。
(一)以小魚游的游戲引入,激發(fā)幼兒游戲的愿望。
教師:小朋友,小魚是怎么游的?誰來表演小魚游?我們一起來學學小魚游吧。
(二)介紹游戲的玩法。
玩法:請兩個幼兒雙手上舉,碰在一起做"網(wǎng)魚",其他的幼兒扮演"小魚",跟著音樂有節(jié)奏的游動,一個接一個用碎步從網(wǎng)下鉆過。"當唱到"快快捉牢"的捉字時,漁網(wǎng)迅速地放下,開始"捕魚",把"小魚"套進網(wǎng)里。被捉到的幼兒排到尾末,游戲繼續(xù)進行,等音樂反復多變到結束時捕到的兩只"小魚",與"漁網(wǎng)"交換角色,游戲重新開始。
(三)提出游戲要求。
(四)幼兒游戲,教師指導。
1、引導幼兒隨音樂學"魚兒"游動的'動作,讓幼兒享受自由隨音樂運動的快樂。
3、引導幼兒充分感受歌曲,感受音樂結束前的休止。
4、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各種表現(xiàn)魚兒游動的動作,讓幼兒隨音樂進行游戲。
5、開始時教師可以當捕魚人,幼兒熟悉玩法后,與幼兒交換角色。
(五)教師簡要評價后,幼兒自由做魚游動作結束活動。
三、戶外活動:
1、體育游戲:小刺猬見領域活動指導p23。
2、分組活動:(見周計劃表)。
1.本游戲不是直接進行,而是通過環(huán)境和手指游戲先讓幼兒進入活動狀態(tài),逐步吸引幼兒參與游戲。
2.游戲不是死板的讓幼兒去做,而是通過自我模仿和識別進行,對幼兒在音樂的識別能力,及自我理解上有鍛煉和提高。
3.游戲主旨體現(xiàn)幼兒間的互相幫助,從他們能理解的活潑可愛的小魚身上學到互相友愛的道理,使他們對互相幫助理解的更深。
小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捉小魚》含反思這篇文章共2222字。
折小魚的教案篇十四
1、欣賞小魚的花紋,感受自然花紋的美。
2、能大膽給魚身設計各種的花紋。
3、體驗制作的樂趣。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yǎng)他們大膽創(chuàng)新能力。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一、出示一次性紙杯和紙盤,激發(fā)幼兒猜想。
師:這是什么?有什么用呢?這些用過的紙杯和紙盤怎么處理呢?(幼兒自由發(fā)言)小結:用過的紙盤和紙杯還可以再次利用,今天請小朋友和我一起來利用廢舊的紙杯和紙盤制作好玩、好看的小魚。
二、出示各種魚的圖片,幼兒觀察探討說一說小魚身上有哪些花紋?
師:每條小魚的花紋都不一樣,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小結:有的小魚身上穿了黃色的衣服,上面有圓形的魚鱗,有的小魚穿上了藍色的衣服,上面有一條一條的直線,每條小魚的花紋都不一樣。
三、出示各種材料,教師示范做法。
1、用一次性杯子制作小魚。
(1)先把紙杯的杯口對折,然后再給它添上尾巴,用訂書機訂好。
(2)示范添畫:在小魚的身體上添上眼睛,在杯身上畫上花紋,鼓勵幼兒大膽想像,畫出不一樣的花紋。
2、用紙盤制作小魚。
(1)用剪下的小扇形做魚尾,用膠水粘在大的扇形上。
(2)在合適的地方添畫眼睛。
(3)用廢舊彩紙給魚制作花紋。
老師示范了兩種魚的做法,請小朋友挑選你喜歡的魚來制作吧。
四、幼兒制作提示。
小朋友大膽畫不同花紋,用彩紙貼出好看的花紋。做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再次選擇不同的小魚制作。
五、作品展示。
將制作好的小魚貼在池塘背景上,幼兒共同欣賞,說說自己的感受。
本次活動有幾個改動和大膽嘗試的地方:
1、在導入部分原來的教案中師直接欣賞各式的小魚,在這篇教案中我直接出示了用過的廢舊紙杯和紙盤,以幼兒不以為然的引起他們的猜想,激發(fā)興趣,同時也是將本次活動的主角閃亮登場。
2、制作示范有大膽嘗試,通常對小班的幼兒來說,老師有一個示范就足夠了,但是老師今天進行了一個大膽的嘗試,用了紙杯、紙盤兩種示范,做出這個決定是有原因的,在看到其他的老師在上這個活動中,幼兒在立體的魚上進行添畫裝飾對不是很方便,對能力強的幼兒來說相對容易,所以我覺得用改用紙盤會不會更合適,所以在我班的操作中我改用了紙盤,但是發(fā)現(xiàn)紙盤一半孩子來說又太簡單,因此我在這次的教案中決定用兩種不同的材料來制作小魚,其一,出來的作品會有比較豐富,其二讓步同能力的孩子選擇合適自己的材料,而且我還鼓勵能力較強的孩子在時間充足的前提下嘗試做兩個不同的的小魚。
3、最后的展示部分的改動是,將小魚布置在事先準備好的池塘背景中,讓大家感受自己的勞動成果,感受整體的畫面效果,讓幼兒充分體驗親手制作的樂趣。
折小魚的教案篇十五
開學來,小朋友們正處于剛剛接觸繪畫活動的時候,引導的重點是要培養(yǎng)他們畫畫的興趣和初步的畫畫技能。我偶然看到一堂綜合活動《網(wǎng)小魚》的教案,覺得這題目很有趣,而且我班幼兒對小貓、小魚這些動物形象很熟悉,并很感興趣。
我想如果用小貓網(wǎng)魚的情節(jié)來引導幼兒學習畫橫線和豎線,他們一定也會很感興趣。于是我設計了本次美術活動——《網(wǎng)魚嘍》。
1、學習在規(guī)定范圍內畫橫線和豎線,養(yǎng)成良好的操作習慣。
2、在作畫過程中,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1、印畫魚群的畫若干、油畫棒
2、小貓圖片一張、畫好的漁網(wǎng)一張
1、出示小貓圖片
小貓咪咪今天過生日,貓媽媽想送禮物給小貓咪咪,小貓喜歡吃什么呢?
2、出示漁網(wǎng)
瞧!貓媽媽一早就帶上了漁網(wǎng)去網(wǎng)魚了。
1、認識橫線、豎線
(1)漁網(wǎng)是什么樣子的?
總結:橫著畫的直線叫橫線,豎著畫的直線叫豎線。橫線和豎線畫在一起就變成了漁網(wǎng)。
2、教師講解示范
出示畫有魚的小池塘:貓媽媽開始撒網(wǎng)了
1、示范畫橫線:從紙的這頭畫到另一頭,線要畫得直直的,靠緊一些(幼兒徒手畫)
2、示范畫豎線:豎線要從紙的最上面畫到最下面的,豎線要靠得緊一點,這樣魚網(wǎng)的網(wǎng)格才會小,小魚才不會跑出去。(幼兒徒手畫)
3、數(shù)數(shù)網(wǎng)到了幾條魚?
1、提醒幼兒從紙的一邊畫向另一邊,線條畫得直直的。
2、鼓勵幼兒專心操作,有耐心,細心一點。
1、幼兒自己觀察
看看小魚都被網(wǎng)住了嗎?一共網(wǎng)了幾條魚?
2、出示幼兒作品,總結漁網(wǎng)的特征
1、情景結尾
貓媽媽謝謝小朋友幫她網(wǎng)了這么多的魚給咪咪當生日禮物,相信咪咪一定會很開心的。
2、游戲《小魚小魚快快游》
折小魚的教案篇十六
1.學習掌握小魚缸的制作方法。
2.懂得用同一種幾何形體可以設計兩種以上的作品。
3.培養(yǎng)認真、細致的勞動態(tài)度。
1.教師準備已完成的作品,剪下的作品的每一個部件以及實物投影儀等電教設備。
2.學生準備制作紙工的工具、制作材料、剪刀、刻刀、墊板、雙面膠。
1課時。
()月()日。
同學們,老師今天給你帶來了一組圖片,請你來欣賞一下吧!播放圖片。老師呀,把這些美麗的海底圖片放入了小魚缸中,你看,(出示范作)。
1.讓學生看書上的.圖示和文字說明,了解小魚缸的制作過程和方法。
2.交流制作過程和方法,相機板書:
剪切——刻痕——折疊——粘貼。
(1)剪切:使用剪刀時要注意什么?剪下的邊角料該如何處理呢?
一般的剪沒什么問題,那像這樣的帶有齒的部件該用什么方法剪更快捷更方便呢?學生說后,投影儀演示一下。
(2)刻痕:剪好后,在所有的粘貼面上用刻刀刻痕,這樣有什么好處呢?(美觀,便于折疊)。
(3)粘貼:關于“魚”和“珊瑚”的粘貼在魚缸的正面和底面,你想怎么貼就怎么貼。圖示中沒有提到,但這個東西是用來干什么的呢?它有什么作用呢?(出示其中一個支撐架,演示用法)(使作品更具立體感,使作品栩栩如生))在進行粘貼時,我們通常的做法是把雙面膠粘在粘貼面上。但像這樣帶有齒的粘貼面,我們是否也這樣粘呢?為什么?那該怎樣粘?(把雙面膠粘貼在對應的部件位置上。)出示粘貼部件。
(4)討論:出示其中一張印有反面粘貼的部件,理解何謂反面粘貼,演示一下。
(5)示范粘貼弧形外框。(為使弧形外框更美觀,在桌上拉一拉,成自然卷曲)。
(6)師演示明膠片的插法。
3.看了老師做,同學們是不是也很想做呢?好,但在做之前老師要提兩點小建議:
(1)小組分工合作,每人都要動手動腦,可以小聲討論。
(2)你們可以模仿書上做,也可以有創(chuàng)新。
看哪個小組合作的好,作品完成的既快又美觀,我們還要評一評呢,好不好?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比我做得更好,有沒有信心?趕緊動手做吧!
1.發(fā)現(xiàn)好的做法及時推廣。(特別是齒的剪法)。
2.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集體性錯誤,及時糾正。
3.幫助個別有困難的小組。
以投影評價要求予以評價。
1.小組內自評.
2.組間互評.
3.評出最佳小組,用鼓掌予以表揚。
剪切作品牢固扎實。
刻痕外觀精致漂亮。
折疊有分工講速度。
粘貼安全使用工具。
折小魚的教案篇十七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
2、觀察模仿小魚游水的動作,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編。
1、光盤、音樂錄音帶。
2、電子琴。
3、小魚胸飾若干。
4、創(chuàng)設藍色大海的場景。
1、用小游戲幫助幼兒練習發(fā)聲。
(1)練習氣息:模仿吹氣球,通過吸氣、吐氣感知對氣息的控制。
(2)開口音、閉口音的練習:拼音a和i的四個標調的發(fā)聲練習。
2、欣賞小魚游水的錄像,鼓勵幼兒模仿小魚的動作。
幼兒:小魚游的時候,尾巴一擺一擺的;小魚像跳舞一樣,一會兒上、一會兒下,真好看;小魚游泳的時候,身體一扭一扭的,游的特別快。
教師:我們來學小魚游水吧!隨著音樂,孩子們高興的自由舞蹈,有的扭著屁股、有的搖著身體、有的擺動雙手、有的自由翻轉,還有的踮起腳尖輕靈的舞動…。
3、老師示范表演,幼兒欣賞。
教師:小魚真可愛,我來唱一首關于小魚游水的歌,你們要仔細聽呦!(邊唱邊表演動作)。
教師:孩子們,你們看誰來啦!
幼兒:小魚教師:這條小魚怎么了?
幼兒:它不高興了;它正發(fā)愁呢。
教師:它為什么不高興,為什么發(fā)愁呢?
幼兒:它只有一個人,沒人跟它玩;它太孤單了。
教師:一條魚水里游,孤孤單單在發(fā)愁。(教師自然的將歌詞教給幼兒。
)教師:兩條小魚在一起做什么呢?
幼兒:它們高興的'搖尾巴呢?。ㄓ變耗7滦◆~搖尾巴點頭的動作)。
教師:兩條魚水里游,搖搖尾巴點點頭。
教師:又游來了一條小魚,它們三個一起,怎么樣了?
幼兒:它們高興了。教師:什么事兒讓它們這么高興呢?
幼兒:它們有伴了,可以一起游戲了。
教師:三條魚水里游,歡歡喜喜做朋友。
教師:這么多小魚在一起怎樣了?
幼兒:它們在一起手拉手跳舞呢,特別高興。
教師:許多魚水里游,大家都是好朋友。
5、創(chuàng)編活動,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編、合作表演。幼兒在歡快的歌曲中,幾個小伙伴在一起快樂的討論、創(chuàng)編動作。有幾個孩子還自己分配了角色,表演了起來。后來全班的孩子都參與到了表演中。
6、幼兒戴上胸飾集體游戲。在藍色的大海中,一條小魚游來了。一名幼兒皺著眉、抱著肩、蹲在地上唱:一條魚水里游,孤孤單單在發(fā)愁。來了一名幼兒,兩個人高興的搖尾巴、擺身體唱:兩條魚水里游,搖搖尾巴點點頭。又來了一名幼兒,三個孩子手拉手邊跳邊唱:三條魚水里游,歡歡喜喜做朋友。全班幼兒一起快樂的自由舞蹈唱:許多魚水里游,大家都是好朋友。(孩子們將剛剛創(chuàng)編的舞蹈動作大膽的表現(xiàn)出來,每個孩子的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他們在活動中體驗到了樂趣)游戲可反復進行,由不同的幼兒扮演一條魚、兩條魚、三條魚,給每個孩子單獨表演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