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語文備考:《故宮博物院》同步試題4

字號:


    為方便2013年中考生及家長查詢相關信息,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特別搜集匯總了中考語文資料以供參考:
    【導學小貼士】故宮博物院,從五千年文明中走來,“前庭后院皇家地,曠世奇觀罕見聞?!弊鳛榛蕦m的故宮,是皇權的象征,是封建王朝的中樞所在地,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它前通天安門,后倚景山,東近王府井,西臨中南海,莊嚴、肅穆,也充滿神秘感。2007年5月8日,故宮博物院經(jīng)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讀了這篇文章,你一定會想到博物館一游了!
    【預習碰碰堂】好的學習,從預習開始。愿預習讓大家受益多多!
    1、《故宮博物院》的原題是_______ ___;故宮博物院又叫________ ,它的主要建筑包括 和 兩大部分。
    2、本文采取 __________順序,從天安門寫起,先略寫______ ____,接著具體說明____________,其中尤其是重點詳寫了____________,突出了它在皇權方面的核心地位。
    3、給下列加點字詞注音,或根據(jù)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鰲頭( )絢麗( )蟠龍( )和諧( )鎏金( )輪廓( )
    jiǒng( )然不同 líng瓏( )擊qìng( )額fāng( )zhàn( )藍
    【學法導引臺】情境朗讀法。本文可以看作為一篇解說詞,也可以看作是一篇導游詞,為我們沒有去過故宮,或者想要游覽故宮的人,提供了故宮建筑的全面介紹。運用情境朗讀法,一要讀出感染力。把握故宮博物院的建筑藝術集五千年皇家文明的成就,在讀文“解說”的過程中,時刻想著古代勞動人民審美水平和創(chuàng)造能力,充滿自豪感和贊美之情,感染聽者的心靈。二要讀出現(xiàn)場情境。在朗讀中注重情境的體會,如讀到“彎彎的金水河像一條玉帶橫貫東西”一句時,體會河水彎彎,美如玉帶的情景,由情帶讀,讀入情境,讀出贊美。三要讀清寫作順序。朗讀本文,情同“導游”,引領“游客”從天安門起步,從南至北,洞穿紫禁城,抵達景山,讓讀者的“游覽”如同河水一樣,流過這座瑰麗宏奇的建筑群。四要讀出介紹重點。朗讀中要注意體味重點解說內(nèi)容——太和殿,要美段美讀,讀得深情,讀出“文化味兒”。五要讀透寫作語言。即在讀中要注意體會詞句的情境。文章用詞準確,構句精彩,集中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在朗讀中應認真捕捉,讀出重音,加以強調(diào),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六要讀好說明方法。要將文中使用說明方法的關鍵詞句讀好,可將這些內(nèi)容處理為重音,或適當停頓,以強調(diào)說明效果,明確說明方法。
    【初讀觀覽臺】初讀時,要結(jié)合重點,細心朗讀,總攬全文,感受要義,探索方法。
    4、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說明方法。
    (1)紫禁城的城墻10米多高,有四座城門:南面午門,北面神武門,東西面東華門,西華門。宮城呈長方形,占地72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間。城墻外是50多米寬的護城河。城墻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瓏奇巧的角樓。( )
    (2)走進午門,是一個寬廣的庭院,彎彎的金水河像一條玉帶橫貫東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漢白玉石橋。( )
    (3)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臺基上下跪滿文武百官,中間御道兩邊排列著儀仗,皇帝端坐在寶座上。大殿廊下,鳴鐘擊磬,樂聲悠揚。( )
    (4)這里的建筑布局,環(huán)境氣氛,和前幾部分迥然不同。亭臺樓閣,池館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壇盆景,藤蘿翠竹,點綴其間。( )
    (5)廣場北面乾清門以內(nèi)叫“內(nèi)廷”,是皇帝和后妃們起居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有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和東六宮西六宮。( )
    5、假如你是故宮博物院的一位導游,你如何解說太和殿?請解說給你的同桌。并把你的解說思路寫在下面。
    【精讀深思屋】精讀就是要細細地讀,知其精微,品其佳妙。同時,本文語言準確嚴密,也不乏生動形象。朗讀課文時,要注意深入思考,品味語言的精妙所在。
    仔細朗讀下面幾段文字,完成語段后問題。
    ①太和殿俗稱金鑾殿,高28米,面積2380多平方米,是故宮最大的殿堂。在湛藍的天空下,那金黃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頂,顯得格外輝煌。殿檐斗拱、額枋、梁柱,裝飾著青藍點金和貼金彩畫。正面是12根紅色大圓柱,金瑣窗,朱漆門,同臺基相互襯映,色彩鮮明,雄偉壯麗。
    ②大殿正中是一個約兩米高的朱漆方臺,上面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背后是雕龍屏。方臺兩旁有6根高大的蟠龍金柱,每根大柱上盤繞著矯健的金龍。仰望殿頂,中央藻井有一條巨大的雕金蟠龍。從龍口里垂下一顆銀白色大圓珠,周圍環(huán)繞著6顆小珠,龍頭、寶珠正對著下面的寶座。梁枋間彩畫絢麗,有雙龍戲珠、單龍翔舞,有行龍、升龍、降龍,多態(tài)多姿,龍身周圍還襯托著流云火焰。
    ③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這條線也是北京城的中軸線,向南從午門到天安門延伸到正陽門、永定門,往北從神武門到地安門、鼓樓,全長約8公里。
    ④太和殿是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禮和元旦等都在這里受朝賀。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臺基上下跪滿文武百官,中間御道兩邊排列著儀仗,皇帝端坐在寶座上。大殿廊下,鳴鐘擊磬,樂聲悠揚。臺基上的香爐和銅龜,銅鶴里點起檀香或松柏枝,煙霧繚繞。
    6、比較各段內(nèi)容,分別概括每段的段意。
    7、文章詳細地介紹了太和殿,太和殿的特點有哪些?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為重點來詳細介紹?
    8、認真閱讀語段②,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說一說這一段文字的說明順序。
    9、反復朗讀語段中劃線的各句,說一說它們在語言方面各有什么特點。
    (1)大殿正中是一個約兩米高的朱漆方臺,上面安放著金漆雕龍寶座,背后是雕龍屏。方臺兩旁有6根高大的蟠龍金柱,每根大柱上盤繞著矯健的金龍。
    (2)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這條線也是北京城的中軸線,向南從午門到天安門延伸到正陽門、永定門,往北從神武門到地安門、鼓樓,全長約8公里。
    (3)大殿廊下,鳴鐘擊磬,樂聲悠揚。臺基上的香爐和銅龜,銅鶴里點起檀香或松柏枝,煙霧繚繞。
    【拓展延伸廊】最有效的學習,是在學習中舉一反三,切準文章及學習的重點,將之巧妙地延伸開去,以發(fā)揮文章“例題”的作用,取得點面結(jié)合的效果。
    10、閱讀下面太和殿側(cè)面圖,請用準確嚴密或者生動形象的語言介紹出來。
    〖提示〗可選準一個固定的點作參照,選用適當?shù)姆轿辉~,注意介紹的順序和條理,并時刻注意語言嚴密性及形象性。
    我的介紹:
    11、閱讀下面《沈陽故宮導游詞》(節(jié)選)內(nèi)容,完成文后題目。
    各位朋友,在繁華的沈陽古城中心,有一座巍峨莊嚴的清代宮殿建筑群。這里就是我們今天的目的地——沈陽故宮。
    依建筑時間和布局,沈陽故宮的建筑可分為三部分,它們分別是東路、中路、西路。今天,我們就按這個順序。首先參觀東路建筑。
    沈陽故宮以其獨特的建筑藝術和特殊的歷史而聞名中外,在這片絢麗多彩,雄偉多姿的建筑群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就是我們面前的大政殿。
    大政殿草創(chuàng)于1625年,是處理國家政務和舉行慶典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大政殿為八角重檐攢尖式建筑,外形近似滿族早期在山林中狩獵時所搭的帳篷。在大政殿的房脊上,還飾有八個蒙古力士,牽引著八條鐵鏈,象征著“八方歸一”。正門前的大柱上,盤旋著兩條翹首揚爪的金龍,是受漢族敬天畏龍思想的影響,以龍代表天子的至尊無上。大政殿建筑特點的多樣性,體現(xiàn)了多民族文化的融合。金龍盤柱,盡顯中原之風;八位力士又流露了濃郁的蒙古色彩;而亭帳式的風貌,則是滿族古老文化的延續(xù)。
    作為最早使用和最為重要的宮殿之一。許多重大歷史事件都以大政殿為舞臺上演。1643年,六歲的順治皇帝在大政殿繼承帝位,并于次年在此頒布了出兵令,命攝政王多爾哀兵入山海關直搗中原,最終完成了滿清一代的一統(tǒng)大業(yè)。
    大政殿兩側(cè)南向,十王亭呈燕翅排列。錯落有致,如眾星拱月,南寬北狹,似無窮無盡,象征兵多將廣,萬世綿延。十王亭是清朝入關前左右翼王和八旗旗主在皇宮內(nèi)辦公的地方。它們與大政殿構成了一組亭子式的院落建筑,反映了滿族獨特的軍政體制——八旗制度,這在中國的歷史上堪稱獨步天下。遠在努爾哈赤立國之初,凡遇軍國大事都由汗王與八旗貝勒大臣共同討論決定。努爾哈赤定都沈陽后,在修建宮殿時便將這種“君臣合署辦公”的制度固定化。以建筑的形式表現(xiàn)了八旗制度和“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政體及軍事民主的思想。因而形成了大政殿、十王亭這組獨特的建筑,為中國宮殿建筑史寫下了空前的一頁。
    各位朋友,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中路。從1626年皇太極繼承汗位,即續(xù)建皇宮,形成沈陽故宮的中路建筑。中路建筑前起大清門,后至清寧宮,院落三進,獨成一體。
    大清門是沈陽故宮的正門,為皇帝臨朝前,文武百官候朝的地方。它便是演義小說中俗稱的“午朝門”。大清門的屋頂滿鋪黃琉璃瓦并襯以綠色剪邊,既保留了以黃為尊的傳統(tǒng)觀念,又體現(xiàn)了滿族對故鄉(xiāng)山林的深厚眷念。從而形成了區(qū)別北京故宮的一個特點——宮殿頂覆以黃琉璃瓦鑲以綠色剪邊。
    穿過大清門,北望便是崇政殿。崇政殿俗稱“金鑾殿”,是清太宗皇太極舉行日常朝會的地方。1635年,皇太極下令將族名‘女真”改為“滿洲”。1636年皇太極在崇政殿登基稱帝,上尊號“寬溫仁圣”,將國號“金”改為“清”年號“天聰”改為“崇德”。
    (1)你一定能概括出沈陽故宮的特點的。
    (2)舉例寫出這篇文章所使用的說明方法。
    (3)文章對大政殿的說明順序是 ,你的依據(jù)是:
    。
    (4)文章對沈陽故宮的東、中路進行了介紹說明,你更喜歡對哪一路的介紹?請結(jié)合兩個部分內(nèi)容具體說明原因。
    參考答案:
    1、“古代藝術的寶庫——故宮博物院”;紫禁城,前朝、內(nèi)廷。2、空間太和門以外的設施,三大殿,太和殿。3、áo xuàn pán xiè liú  kuò 迥 玲 磬 枋 湛4、(1)列數(shù)字、作詮釋(2)打比方(3)舉例子、作描摹(4)作比較、作描墓(5)作詮釋5、說明:解說可以加入自己合理的聯(lián)想和補充,語言有文采一些。思路示例:太和殿的所處位置——外形特征——建筑風格——殿內(nèi)設置與裝飾——太和殿的歷史及其功能。6、①太和殿的外形。②太和殿的內(nèi)部設施。③三大殿的特殊位置。④太和殿的功能。7、太和殿外觀宏偉,色彩絢麗,裝飾考究,氣勢非凡。因為太和殿是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8、按“正中——背后——兩旁——上方”的空間順序進行了說明。
    中考相關信息請關注出國留學網(wǎng)中考頻道......
    ?
    
語文試題 數(shù)學試題 英語試題 政治試題 物理試題 化學試題 歷史試題
語文答案 數(shù)學答案 英語答案 物理答案 化學答案 歷史答案 政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