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太原6月8日電(記者劉云伶)高考(Q吧)開始后,各地對考生的“關(guān)照”再度升級,目的是“為高考服務”。由此,兩種迥異的觀點也再次交鋒:有人為各地政府和社會各界對高考的人人性化安排切實有效,令人感動;也有人說,投入龐大的人力、物力等資源,造成公共資源巨大浪費,也是對高考緊張氣氛的過度渲染,更助長了高考政績觀?!瓣P(guān)照”高考如何把握尺度,應引起各地政府重視。 “一切為高考讓路”
隨著高考到來,社會諸多環(huán)節(jié)都進入“戰(zhàn)時狀態(tài)”,許多部門的工作中心都圍繞高考展開。
記者了解到,山西不少城市都成立了高考應急指揮中心,成員單位包括教育、公安、環(huán)保等政府多個部門。為確保道路安全暢通,太原市設(shè)立了30個交警高考救助點,各考點配備一名交警維護交通秩序,考試期間對位于小街巷的考點實行適時交通管制??忌俗墓卉嚢l(fā)生故障時,考生轉(zhuǎn)乘出租車費用由公交公司負擔。
同時,“為高考讓路”成為一些地方特意推出的舉措。
太原市公交總公司啟用180輛備用車以及部分公交旅游車,并要求公交車在途經(jīng)考點時不得鳴喇叭,并將電子報站改為人工報站,限度地減小噪音。在高考恰不在雙休日的2006年,山西省里某機關(guān)發(fā)出通知,要求今年高考期間,除特別緊急公務外,所有公車一律停用,以確??忌鷧⒓痈呖疾皇苡绊?。??谑羞\管處要求高考期間,所有公交大巴車都必須參與“免費接送高考生”社會公益活動。在一些地方,很多大型社會活動因與高考 “撞車”而延期或取消。
此外,來自社會各界的關(guān)愛也涌向考生。
在太原,4000輛貼著“愛心送考生”橘紅色標識的出租車整裝待發(fā),在許多考點和小區(qū)門口免費接送考生。在呂梁市,每個考點都有一些志愿者,為考生和家長免費提供開水和避暑藥品。
政府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關(guān)心,備受考生家長歡迎;一些部門的具體舉措,也確為考生提供了便利。高考第一天,太原市區(qū)30個交警援助點共出動警力751次,送考生33人,取證件6人,其他幫助8人,求助考生或家長沒有一人遲到。
7日,在太原市一些考點陪考的家長們說,孩子考試,他們似乎更緊張,生怕任何噪音、不便影響孩子。政府嚴禁考點、小區(qū)附近噪音等做法,凈化了孩子們的考試環(huán)境,他們也放心了。
考生“難以承受之重”
不容忽視的是,當大家紛紛將關(guān)切的目光投向考生時,許多考生卻表示,這是他們“難以承受之重”。
“為了我們能輕松迎接高考,我懇請社會各界從現(xiàn)在開始不要再過度關(guān)注我們了。”這是一位名叫文梓銘的考生在考前通過黑龍江省媒體發(fā)出的倡議。
“高喊一切都要給高考讓路,又是交通管制、又是急救車待命,雖透著人文關(guān)愛,但也讓人如臨大敵?!蔽蔫縻懺诔h書中說,社會各界關(guān)注高考沒錯,但輪番轟炸、胡亂支招就難免有炒作之嫌。因為這種過分的關(guān)注只會增加我們的心理壓力,“全社會這么照顧你,如果考不好,你對得起誰?”
與文梓銘一樣,太原市不少考生說,交通、考場等方面暢通、便利就已足夠,實在沒必要在高考時把他們放在“聚光燈”下,更不必讓原本熱鬧的世界突然寂靜下來,“這樣,我們好像連自己的心跳聲都能聽到,怎能不緊張!”
一些教育界人士也認為,來自社會和家長過多的關(guān)注,令考生神經(jīng)緊張度驟增。一位校長告訴記者,如今很多考生已經(jīng)聽不得任何聲響,心理承受能力明顯脆弱。近年內(nèi)曾有考生因窗簾被風吹動而焦慮不安,后來進行投訴;還有考生總感覺監(jiān)考老師竊竊私語,經(jīng)學校核查和醫(yī)生診斷實為幻覺,該考生被懷疑已患精神疾病。
不僅如此,過度關(guān)注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經(jīng)受挫折、抗干擾能力。山西大學社會心理學副教授辛志勇說,從心理學上講,把對象融合到背景中才能和諧,否則會使其產(chǎn)生被聚焦、被評價的感覺,增強其焦慮心理。對尚未成熟的學生而言,這種感覺會令他們產(chǎn)生自己是“溫室中的花朵”的心理暗示,使他們難以增強經(jīng)受打擊、干擾的能力。
給“關(guān)照”高考一個理性的量化尺度
山西一位社會學專家提出,政府和社會各界給考生提供一定便利和人性化服務,無可厚非,但凡事要有度。在高考上消耗過多的社會成本,就是一筆不小的浪費。特別是有些行政措施到了“擾民” 的地步,就有些過分了。
同時,太原市一些中學校長表示,政府對高考的過度關(guān)照,會在無形中強化高考的“指揮棒” 作用,增加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高考政績觀”。
事實上,正因不少地方政府過于重視高考,將高考升學率作為評價學校的或主要指標,很多學校熱衷于高考成績排隊,使一些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的價值觀嚴重扭曲。 近年來,一些中學為提高升學率,采取要求高二或高校優(yōu)秀生參加高考等手段,擾亂了招生秩序,正是“高考政績觀”作祟。
太原市一所重點中學校長提出,應對政府的高考重視、安排和社會關(guān)注設(shè)立一定的制度或相對固定的方案,以給“關(guān)照高考”一個量化的尺度,以真正達到幫助考生、促進素質(zhì)教育的目的。她表示,關(guān)注高考在為考生提供便利的同時,不應可以營造過于安靜、過于周到的環(huán)境和氣氛,取而代之的當是正常有序的社會秩序,以使考生進入平常心態(tài)。(完)
隨著高考到來,社會諸多環(huán)節(jié)都進入“戰(zhàn)時狀態(tài)”,許多部門的工作中心都圍繞高考展開。
記者了解到,山西不少城市都成立了高考應急指揮中心,成員單位包括教育、公安、環(huán)保等政府多個部門。為確保道路安全暢通,太原市設(shè)立了30個交警高考救助點,各考點配備一名交警維護交通秩序,考試期間對位于小街巷的考點實行適時交通管制??忌俗墓卉嚢l(fā)生故障時,考生轉(zhuǎn)乘出租車費用由公交公司負擔。
同時,“為高考讓路”成為一些地方特意推出的舉措。
太原市公交總公司啟用180輛備用車以及部分公交旅游車,并要求公交車在途經(jīng)考點時不得鳴喇叭,并將電子報站改為人工報站,限度地減小噪音。在高考恰不在雙休日的2006年,山西省里某機關(guān)發(fā)出通知,要求今年高考期間,除特別緊急公務外,所有公車一律停用,以確??忌鷧⒓痈呖疾皇苡绊?。??谑羞\管處要求高考期間,所有公交大巴車都必須參與“免費接送高考生”社會公益活動。在一些地方,很多大型社會活動因與高考 “撞車”而延期或取消。
此外,來自社會各界的關(guān)愛也涌向考生。
在太原,4000輛貼著“愛心送考生”橘紅色標識的出租車整裝待發(fā),在許多考點和小區(qū)門口免費接送考生。在呂梁市,每個考點都有一些志愿者,為考生和家長免費提供開水和避暑藥品。
政府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關(guān)心,備受考生家長歡迎;一些部門的具體舉措,也確為考生提供了便利。高考第一天,太原市區(qū)30個交警援助點共出動警力751次,送考生33人,取證件6人,其他幫助8人,求助考生或家長沒有一人遲到。
7日,在太原市一些考點陪考的家長們說,孩子考試,他們似乎更緊張,生怕任何噪音、不便影響孩子。政府嚴禁考點、小區(qū)附近噪音等做法,凈化了孩子們的考試環(huán)境,他們也放心了。
考生“難以承受之重”
不容忽視的是,當大家紛紛將關(guān)切的目光投向考生時,許多考生卻表示,這是他們“難以承受之重”。
“為了我們能輕松迎接高考,我懇請社會各界從現(xiàn)在開始不要再過度關(guān)注我們了。”這是一位名叫文梓銘的考生在考前通過黑龍江省媒體發(fā)出的倡議。
“高喊一切都要給高考讓路,又是交通管制、又是急救車待命,雖透著人文關(guān)愛,但也讓人如臨大敵?!蔽蔫縻懺诔h書中說,社會各界關(guān)注高考沒錯,但輪番轟炸、胡亂支招就難免有炒作之嫌。因為這種過分的關(guān)注只會增加我們的心理壓力,“全社會這么照顧你,如果考不好,你對得起誰?”
與文梓銘一樣,太原市不少考生說,交通、考場等方面暢通、便利就已足夠,實在沒必要在高考時把他們放在“聚光燈”下,更不必讓原本熱鬧的世界突然寂靜下來,“這樣,我們好像連自己的心跳聲都能聽到,怎能不緊張!”
一些教育界人士也認為,來自社會和家長過多的關(guān)注,令考生神經(jīng)緊張度驟增。一位校長告訴記者,如今很多考生已經(jīng)聽不得任何聲響,心理承受能力明顯脆弱。近年內(nèi)曾有考生因窗簾被風吹動而焦慮不安,后來進行投訴;還有考生總感覺監(jiān)考老師竊竊私語,經(jīng)學校核查和醫(yī)生診斷實為幻覺,該考生被懷疑已患精神疾病。
不僅如此,過度關(guān)注也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經(jīng)受挫折、抗干擾能力。山西大學社會心理學副教授辛志勇說,從心理學上講,把對象融合到背景中才能和諧,否則會使其產(chǎn)生被聚焦、被評價的感覺,增強其焦慮心理。對尚未成熟的學生而言,這種感覺會令他們產(chǎn)生自己是“溫室中的花朵”的心理暗示,使他們難以增強經(jīng)受打擊、干擾的能力。
給“關(guān)照”高考一個理性的量化尺度
山西一位社會學專家提出,政府和社會各界給考生提供一定便利和人性化服務,無可厚非,但凡事要有度。在高考上消耗過多的社會成本,就是一筆不小的浪費。特別是有些行政措施到了“擾民” 的地步,就有些過分了。
同時,太原市一些中學校長表示,政府對高考的過度關(guān)照,會在無形中強化高考的“指揮棒” 作用,增加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高考政績觀”。
事實上,正因不少地方政府過于重視高考,將高考升學率作為評價學校的或主要指標,很多學校熱衷于高考成績排隊,使一些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的價值觀嚴重扭曲。 近年來,一些中學為提高升學率,采取要求高二或高校優(yōu)秀生參加高考等手段,擾亂了招生秩序,正是“高考政績觀”作祟。
太原市一所重點中學校長提出,應對政府的高考重視、安排和社會關(guān)注設(shè)立一定的制度或相對固定的方案,以給“關(guān)照高考”一個量化的尺度,以真正達到幫助考生、促進素質(zhì)教育的目的。她表示,關(guān)注高考在為考生提供便利的同時,不應可以營造過于安靜、過于周到的環(huán)境和氣氛,取而代之的當是正常有序的社會秩序,以使考生進入平常心態(tài)。(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