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司法考試講義筆記解讀《刑法分則》侵犯財產罪

字號:

財產犯罪的預備知識:
    一、財產犯罪侵犯的法益包括:
    ①所有權(如故意毀壞財物罪)
    ②以及其他本權(指合法占有的權利,如擔保物權、抵押權、租賃權等),
    ③以及可以與本權相合理對抗的占有權、,以及需要通過法律程序恢復應有狀態(tài)的占有(即非法占有狀態(tài))但當這種占有沒有與所有權人或者本權者合理對抗的理由時,相對于本權者恢復權利的行為而言,則不是財產犯的法益。
    二、財物的價值包括“主觀價值、客觀價值”。財物包括違禁品(毒品、假幣、槍支、侵權、**物品;以情節(jié)論不以數(shù)額論,但可以參照當?shù)亟灰椎膬r格)和葬祭物(推定死者親屬占有)。
    “物”包括有形的物和無形的物(如盜竊水、電)、包括動產和不動產(如盜竊他人房前屋后的零星樹木)、還包括可以及時兌現(xiàn)的權利憑證。――注意:盜竊借條后交給債務人讓其賴賬的,構成詐騙罪共犯
    例:
    ★(1)甲欲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而將財物委托給乙轉交,但乙將該財物據(jù)為己有,乙的行為是否構成侵占罪? 因為甲畢竟沒有財物返還請求權,不能認定乙侵占了甲的財物。(同樣,行為人使婦女賣*后,采用欺騙手段使婦女免收其嫖宿費的,不成立詐騙罪。)
    ★(2)甲為盜竊犯,將其盜竊的財物委托乙窩藏或者代為銷售,但乙將該財物據(jù)為己有或者將銷售后所得的現(xiàn)金據(jù)為己有??梢杂哨E物犯罪吸收,沒有必要另以侵占罪論處。不能認為乙與原被害人之間具有委托關系。事實上根本不存在這種關系;也不能認為乙的行為侵犯了原被害人的財產所有權,因為原被害人的財產所有權整體己受到了甲的盜竊行為的侵害。
    搶劫罪(第263條、267條第2款、269條、289條):
    第二百六十三條【搶劫罪】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注意:搶劫的暴力必須足以壓制一般人的反抗,此暴力不是必須針對財物的持有者,可以是其他妨礙劫取財物的人,且暴力的目的是為了劫取財物,這里的脅迫必須有暴力的內容,這是和敲詐勒索罪的區(qū)別之一,關于其他方法,指迷倒麻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