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二年級說課設計——《花瓣飄香》說課設計

字號:

各位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要說的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的第6課《花瓣飄香》。
    這是一篇洋溢著濃濃親情的課,它通過一個小女孩摘花瓣送給生病的媽媽的事,贊美了小女孩愛惜花草,體貼媽媽的美好心靈。十年教書,百年樹人。作為我們教育者,怎樣去塑造孩子們那還不成熟的心靈,不但要言傳身教,通過課文學習而授之于理,也是一個很好的教育途徑?!痘ò觑h香》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說教材
    1、教材分析
    《花瓣飄香》這是一篇敘事的記敘文,全文共十一個自然段,依循事情發(fā)展經過,以“花開→摘花瓣→談花→送花”為線索,層層敘寫,引人入勝。也是按時間的不同分為四個部份。
    第一部份(第一自然段):寫我家門前開滿了紅艷艷的月季花。
    第二部份(第二自然段):寫“我”看到了一個小女孩的花叢中摘了一片花瓣,飛快地跑遠了。
    第三部份(第三至第十自然段):這是文章的重點段,寫“我”通過與小女孩對話,得知她摘花瓣是為了送給生病的媽媽。
    第四部份(后一個自然段):寫我買來兩盆月季花,一盆送給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自己母親的陽臺上。
    教材中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在花叢中,小心翼翼地捧著一片花瓣。教學中能讓學生根據插圖來理解學習課文內容,可以增強教學效果。
    2、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2)會讀、會寫、會用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認、讀1個二類識字。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培養(yǎng)學生從小具有敬愛父母的思想感情,陶冶高尚情操。
    教學重點:通過充分的朗讀,體會小女孩真摯、純樸的親情。
    教學難點:感悟人物的內心世界。
    說教、學法
    說教法:為了突破重點,解決難點,我主要采用以下兩種教法:
    1、據圖想象法:“圖”是對內容的描繪,“內容”是語言文字對事件的記載。本文可以利用插圖來想象課文的內容,體會人物的內心。
    2、以讀代講法:“讀”是理解課文,體會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過分角色朗讀,引導學生體會小女孩純樸的親情。
    學法:
    1、回答問題法:解答問題是加強理解的必要手段,自己解答,充分動腦。聽別人解答,也能對問題有所認識。
    2、對話練習法:根據課文內容,進行對話練習。訓練口語,進一步理解文章的內涵。
    說教學設計
    我是抓住“小女孩”這個主要人物與“花”來進行設計的。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請學生觀察課文中的插圖,說一說小女孩在干什么?想一想小女孩手捧花瓣在想什么?談話后揭示課題。并提出問題“花瓣飄香”是什么意思?課文為什么以“花瓣飄香”為題?
    二、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啟發(fā)思考:這篇課文是怎樣圍繞月季花展開敘述的?
    討論、交流讓學生明確,教師出示板書:
    第一自然段寫花開。第二自然段寫摘花。
    第三到十自然段寫談花。第十一自然段寫送花。
    三、逐層理解,品位語言,推敲句意
    1、思考:第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讓我們知道了什么?
    2、思考:第二段中作者為什么要用“小心”與“飛快”兩個字來描寫小女孩摘花后的神態(tài)與動作?
    我這樣的設計,不但能讓學生理解了作者的寫作意圖,同時還能讓學生掌握一些寫作知識。
    3、精讀第三段,因為這一段是全文的重點,是以人物對話為主線展開敘述的。教學中啟發(fā)學生抓住提示語中的關鍵詞,(如“我輕輕地問”)來感悟人物的內心世界,表達人物的美好情感。小女孩的答話是朗讀的重點,要讓學生邊讀邊想,用心領會,從中體會到這個小女孩“是個懂事的孩子”。她雖然為了讓媽媽高興而摘花瓣,但卻不忍心摘下整朵花,怕影響別人觀賞的心理。
    具體的方法是分角色朗讀,使學生入情入境,充分體會小女孩話語中蘊含的親情。抓住第5自然段中的省略號,讓學生去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省略號省掉的會是什么?引導學生體會出小女孩不但懂事,而且還有著一顆美好的心。她不光為了媽媽,還要想到別人。
    4、學習第四自然段,啟發(fā)學生思考。作者聽了小女孩的話以后,為什么買了兩盆月季花?為什么要擺放一盆在母親的窗臺上?讓學生從中體會到小女孩的行動,給作者心靈上帶來的極大震撼與感染。
    5、后總結,①抓住題眼,加強對“飄香”象征意義的理解。解答揭題時提出的疑問。這一點要注意,準確地進行點撥、引導。②根據板書對全文進行概括性復習。